先试ECFA,厦门经济“会再发”
台湾“陆委会”昨天推出有关ECFA的政策说帖。在早些时候,也有消息称,两岸海协、海基两会上半年举行第三次商谈,也可能触及大陆提出的CECA、台湾提出的ECFA这个话题。
什么叫CECA,什么叫ECFA?所谓CECA,是“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英文的缩写。这种模式类似但又不同于大陆与港澳签署的“更紧密经贸伙伴安排”(CEPA)。 所谓CECA,是“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英文缩写,是指在世贸允许的框架内,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CECA与ECFA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由于马英九当局顾虑遭民进党指责为自我“矮化”,就玩了个文字游戏,将今后两岸可能签署的CECA改为ECFA。ECFA的闽南话谐音“A搁发”,意思是“会再发”。
据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两岸若签署ECFA,对台湾有利的产业有石化、纺织、汽车、机械,产值可增长到两位数字;对台湾不利的产业有电机电子、木材造纸和农渔畜牧。整体而言,ECFA对台湾贸易有正面影响。两岸若不签署ECFA,对台湾外销型产业会有很大伤害。因为大陆产品价格低廉,关税平均又高达两位数字,台湾石化等产业将被迫迁往大陆或越南。这就是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台湾必须与大陆签署ECFA,台湾经济才“会再发”。笔者认为,与台湾关系密切的厦门,必须先行先试ECFA,厦门经济也才“会再发”。厦门的对台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是众所周知的。去年,厦门台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台企工业已占半壁江山;厦金航线全年运载旅客近百万人次,成为台胞进出大陆的重要通道;对台贸易也随之大幅增长。厦门要振兴经济,离不开对台经贸的发展。
就既有优势而言,自去年两岸人民可以经金、马、澎往来以后,厦门与金门“小三通”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初步具有了成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厦金两地完全可以率先进行区域合作试点,共同打造为一个集仓储、转运、工业、金融、消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自由贸易区”,在带动海峡西岸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展自己。
怎么做?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李非在接受采访时说,两地可先行做出贸易优惠和投资便利化安排,实现更紧密的经济联系。这就是大陆提出的CECA、台湾提出的ECFA,用闽南话说就是“会再发”。
厦金两地要试行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贸易障碍,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双方在区内的船只、人员按共同认可的模式自由往来;人民币与新台币在自由贸易区内自由流通;双方的企业和机构在区内互设生产、贸易、金融等办事处和分支机构,为商务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两地通过建立某种经济联系机制,协调经济政策,逐步建立和形成统一的市场,从而在深层次上提高两岸经济合作水平。这样,厦门就“会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