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2020年第28期

2020年第28期

 

 

部委决策

 

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

 

  据悉,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15日给"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成员代表回信,赞赏他们对中国和平发展、开放发展的坚定信心和继续扎根中国的承诺,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设性建议。

  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当前,中国正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落实"六稳"、"六保"的重大政策举措,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营商环境,开辟新机遇新前景。你们坚守扎根中国发展是正确选择。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希望你们秉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加强同中国企业的交流合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由全球具有行业引领性和代表性的39家跨国公司组成。近日,委员会18位首席执行官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赞赏中国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迅速控制住疫情蔓延并率先复工复产,为支持全球抗疫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认为,习近平主席关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重要论断和"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政策和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国的信心和继续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承诺。

 

习近平强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据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习近平表示,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情况比预料的要好。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习近平指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应对疫情的人民战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自救,同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物质支撑。习近平向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一要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二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三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坚决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四要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要增强爱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要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要拓展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习近平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吸收企业家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国办发文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政策措施。

  一是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政府部门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深入推进"多规合一",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和规则,实现测绘成果共享互认。

  二是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清理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不合理准入条件。精简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管理措施,年内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权限下放到省级。降低小微企业等经营成本,支持地方开展"一照多址"改革,鼓励引导平台企业降低佣金、条码支付手续费等。

  三是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进出口通关效率,推行"提前申报",优化"两步申报"通关模式。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原则上"单一窗口"一口受理。进一步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授权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

  四是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优化货运驾驶员、兽医等部分行业从业条件。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明年6月底前实现职称信息在线核验。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降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申请条件。增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业态应用场景供给。

  五是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年内基本实现主要涉税事项网上办。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效率。优化动产担保融资服务。

  六是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以实施效果为重点的政策评估制度。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加快建立营商环境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一张网"。抓好惠企政策兑现,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研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要加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国务院要求从五方面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扩内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确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措施,促进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

  会议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和"两新一重"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加强城市短板领域建设,围绕农民进城就业安家需求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一要针对防疫和防汛防灾减灾中暴露出的问题,着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相关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预防和应对重大疫病的综合能力。科学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加强台风、地震、火灾等各种灾害防御能力建设。二要着眼满足群众改善生活品质需求,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环保设施、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改造、公共停车场等薄弱环节建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三要针对大量农民到县城居住发展的需求,加大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完善县城交通、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的住房,提高县城承载能力。四要引导促进多元化投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公益性项目财政资金保障机制,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对有一定收益、确需建设的公共设施项目予以倾斜。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建立公用事业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引导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各地要加强项目储备和开发,逐步解决城市发展历史欠账。坚决防止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五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进城农民就近打工就业提供机会。

  会议指出,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灵活就业规模大、空间大,是稳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压实地方特别是市和区县政府责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对灵活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劳动者合理有序经营。一是鼓励个体经营。二是支持非全日制就业。三是对网络零售、移动出行、线上教育培训、在线医疗等新就业形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四是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五是动态发布社会需要的新职业,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增强群众灵活就业能力。

 

国务院发文要求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包括支持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措改造资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运用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进行债券融资;吸引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等。

  《意见》提出,2020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意见》明确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要求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可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各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清单、标准。要区分轻重缓急,切实评估财政承受能力,科学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不得盲目举债铺摊子。

  在资金支持方面,《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机制。一是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积极推动居民出资参与改造,研究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办法。支持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二是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给予资金补助,重点支持基础类改造内容。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支持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措改造资金。三是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模化实施运营主体采取市场化方式,运用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等进行债券融资,但不得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杜绝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四是通过政府采购、新增设施有偿使用、落实资产权益等方式,吸引各类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各类需改造设施的设计、改造、运营。支持规范各类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改造。支持以"平台+创业单元"方式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服务新业态。五是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提供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可按现行规定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不动产登记费等。

  在配套政策中,《意见》明确土地支持政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利用闲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在一定年期内暂不办理变更用地主体和土地使用性质的手续。增设服务设施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依法积极予以办理。

 

最高法、发改委发文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保障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简称意见》)。

    2020年5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出了动员令。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法治保民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营造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起草了《简称意见》。

    《意见》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市场主体、产权保护、公平交易、市场秩序、民生保障、服务开放、高效解纷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三十一条贯彻意见。

  其中,意见明确要求废除按照所有制类型区分市场主体和对民营企业不平等保护的司法裁判规则。加强对新型市场主体的保护,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现代法人制度。就推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主体救治退出机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问题,提出具体的司法保障意见。

  在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方面,意见提出,明确和统一裁判标准,准确界定产权关系,重点解决违法查封、扣押、冻结民营企业财产等产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对产权保护的价值引领作用。打击针对企业家和严重危害民营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缴民营企业被侵占、挪用的财物,完善财产返还和退赔制度。

  为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意见分别从尊重契约、促进金融为实体服务、拓展担保合同范围、规范互联网交易、促进劳动力要素优化配置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

  意见还提出,对以金融创新为名掩盖金融风险、规避金融监管、进行制度套利的违规行为,以其实际构成的法律关系认定合同效力和权利义务,同时要研究制定针对网络借贷、资管计划、场外配资、资产证券化、股权众筹等金融现象的司法应对举措。

    意见提出,促进金融和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修改完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大幅度降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坚决否定高利转贷行为、违法放贷行为的效力。

  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目前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年利率24%。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郑学林表示,最高法正在结合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开展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修订工作,调整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形势下,降低民间借贷利率保护上限对于纾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从源头上防止'套路贷''虚假贷'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他说。

 

银保监会要求坚决惩治重大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

 

  7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暨纪检监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半年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银保监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持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坚决惩治重大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坚持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弥补短板、重塑生态"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推动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紧盯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全面推进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规范系统工作人员个人投融资行为。深化落实巡视审计工作任务,将政治监督持续推向深入。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会议指出,要紧扣"六稳""六保"要求,把稳企业保就业和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更好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促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循环,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金融纾困政策,聚焦暂时遇困但仍有前景的企业,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防止"僵尸企业"搭便车。综合采取坚决整治不当收费、合理降低费率、加大贷款优惠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大幅增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长期资金支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

  会议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业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坚决防止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房地产贷款乱象回潮和盲目扩张粗放经营卷土重来。确保如期完成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实现风险出清。依法依规处置不法金融集团和重大风险事件,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丰富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加大惩治力度,提升处罚效率。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立足国内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战略主动,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充分准备。

  会议强调,要持续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从制度上组织上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加强股东资质审查,实施股东入股"承诺制",对违法违规问题股东坚决实施行业禁入。强化"两会一层"履职监督,督促提升董事专业性独立性,强化监事会依法独立行使监督职责,加强高管层履职行为规范。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建立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公开常态化机制,强化外部监督和市场约束。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压实相关各方责任,拓宽风险处置和资本补充资金来源,加快推进中小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保持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整性,尤其要保持农信社或农商行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进一步优化保险监管机制,加快保险资金运用改革,强化保险在灾害防护体系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巨灾保险,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扩大试点。

 

银保监会就银保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据悉,为规范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的经营活动和金融服务,保护客户的合法权利,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维护银行业保险业安全稳健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银保监会近日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并于7月16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办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至少每三年开展一次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演练,检验应对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办法指出,应对突发事件金融服务应当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常态管理原则。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并将突发事件应对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及时处置原则。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及时启动本单位应对预案,制定科学的应急措施、调度所需资源,及时果断调整金融服务措施。三是最小影响原则。银行保险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将突发事件对业务连续运行、金融服务功能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确保持续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四是社会责任原则。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充分评估突发事件对客户、员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供便民金融服务,妥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受突发事件重大影响的企业、行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

  办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前已经发放、受突发事件影响、非因借款人自身原因不能按时偿还的各类贷款,应当考虑受影响借款人的实际情况调整贷款回收方式,可不收取延期还款的相关罚息及费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仅以贷款未及时偿还为理由,阻碍受影响借款人继续获得其他针对突发事件的信贷支持。

  办法规定,为切实服务受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的客户,支持受影响的个人、机构和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包括减免受影响客户账户查询、挂失和补办、转账、继承等业务的相关收费;与受重大影响的客户协商调整债务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等;为受重大影响的客户提供续贷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信贷等业务审批流程等措施。

  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包括适当延长受重大影响客户的报案时限,减免保单补发等相关费用;适当延长受重大影响客户的保险期限,对保费缴纳给予一定优惠或宽限期;对因突发事件导致单证损毁遗失的保险客户,简化其理赔申请资料等措施。

  在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办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通过行业自律和联合授信等机制,防范客户不正当获取、使用与应对突发事件有关的融资便利或优惠措施,有效防范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防止客户挪用获得的相关融资。

 

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市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据悉,债市互联互通又迈出关键一步。为进一步便利债券投资者,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7月19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

  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等基础设施可联合为发行人、投资者提供债券发行、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付息兑付等服务。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上述提及的两个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具体可分为交易前台连接和登记结算后台连接两个部分。交易前台的连接,是指外汇交易中心与沪深交易所交易平台建立高效系统连接,提供交易服务。登记结算后台的连接,是指中央结算公司、上清所和中国结算两两互相开立名义持有人账户,建立高效系统连接,支持合格投资者实现"一点接入"交易结算。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由于此前两个市场的基础设施机构均有过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经验,以及此次互联互通是支持合格投资者参与现券协议交易,因此有望尽快实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切实便利债券跨市场发行与交易,促进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形成统一市场和统一价格,为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宏观调控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效率。

  此外,公告指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实现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华外资银行以及境内上市的其他银行,可以选择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或者以直接开户的方式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协议交易。对此,光大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危玮肖指出,允许银行可以在交易所采用"一对一协议"的交易方式,有利于压缩债券利率中的流动性利差,降低发债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

 

中证协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规范

 

  据悉,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发行上市准备工作正积极推进。7月2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规范》,同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定于7月25日组织技术上线通关及网上发行业务通关测试。

  在发行定价方面,《规范》明确,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通过向网下投资者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可以初步询价后确定发行价格,也可在初步询价确定价格区间后,再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发行数量2000万股(份)以下且无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可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其对应市盈率不得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已经或者同时境外发行的,直接定价的发行价不得超过境外市场价格。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应当通过向网下投资者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关于路演推介,《规范》明确,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采用现场、电话、视频会议、互联网等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路演推介,应当至少采用互联网方式向公众投资者进行公开路演推介。

  《规范》明确,主承销商应当做好网下投资者核查和监测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违反相关要求的投资者,主承销商应当拒绝或剔除其报价。

  《规范》还明确,中国证券业协会建立创业板证券首次公开发行与承销观察员机制,对创业板项目的路演过程、发行簿记过程、询价过程、定价与配售、撰写和出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等业务环节随时选取进行现场观察,了解创业板发行承销自律规则的落实情况,对发行与承销过程中承销商是否履职尽责、是否存在违规或不当行为予以关注。

  深交所发布公告,将联合中国结算、中证金融定于7月25日组织技术上线通关及网上发行业务通关测试,本次测试主要模拟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技术系统上线后,创业板注册制股票网上发行业务启动首日场景。重点测试内容为向中国结算统一账户平台报送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账户相关信息,以及创业板注册制股票的网上发行申购及投资者交易权限管理,创业板核准制股票的网上发行申购、现货集中竞价交易、网络投票、转融通证券出借、转融券、融资融券等业务。

  测试完成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技术系统将正式上线。自7月27日起,可启动创业板注册制股票及存托凭证的网上发行业务,继续支持个别存量的创业板核准制股票网上发行和上市交易业务,业务启动的具体日期以相关公告为准。

 

险企权益资产配置占比最高升至45%

 

  据悉,为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引导保险资金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升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自主决策空间,银保监会日前制定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7月17日起施行。

  《通知》共有十二条,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主要考虑是通过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赋予公司更多自主投资权,提高监管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二是强化对重点公司的监管。明确规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的保险公司,不得新增权益类资产投资;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不足100%的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出现重大风险事件、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弱且匹配状况较差、受到处罚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不得超过15%。由于各类被动原因造成超过监管比例的保险公司,应当及时报告并提交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在6个月内整改到位。

  三是增加集中度风险监管指标。针对以往出现的盲目投资、投资冲动带来的过度投资、频繁举牌等不理性行为,在现有集中度指标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保险公司投资单一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0%,银保监会另有规定或经银保监会批准的除外。通过增加集中度监管指标,进一步分散类别和品种投资风险。

  四是引导保险公司开展审慎投资和稳健投资。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原则,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上市和非上市权益类资产风险特征,制定不同配置策略,强化投资能力建设,重点配置流动性较强、业绩较好、分红稳定的品种;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严格遵守资产分类的监管要求,按照不同类别资产的风险因子,准确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的发布实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探索建立差异化的监管机制,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切实防范重点公司和重点品种风险;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开展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更多资本性资金。

 

财产险和再保险属地监管改革8月启幕

 

  据悉,为进一步统筹监管资源,完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工作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银保监会日前研究制定了《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监管主体职责改革方案》(《方案》),将于今年8月起实施。

  《方案》的核心是:除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外,87家财产保险公司和13家再保险公司划分为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和银保监局属地监管两类。其中,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公司36家,银保监局属地监管公司64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将部分类型保险公司的监管职责授权至地方局,既是监管部门简政放权、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有效性的体现,也是监管适应保险行业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属地监管改革红利的落地,有望进一步释放和激发行业的活力。

  哪些公司试点属地监管 据了解,此次属地监管改革在传统财产险公司中进行试点,主要为中资中小型财产险公司和外资财产险公司。这些公司将由当地银保监局属地监管。

  而大中型财产险公司、政策性财产险公司(如农业保险)和创新性财产险公司(如互联网保险、相互保险)和13家再保险公司,仍为银保监会直接监管公司。

  一家财产险公司高管表示,保险业的属地监管已具备实施的条件,此前已在部分地区、部分监管领域有所尝试,积累了相关经验。2014年12月,原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资金运用属地监管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授权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深圳保监局代行部分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职权。据了解,目前,上述6家原保监局已在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监测、研究分析上有所作为。

  还有个别省市也开展了属地化监管改革试点。比如,自2017年开始,原天津保监局就先后允许多家产险及寿险公司天津分公司开业。业内人士认为,这或与允许保险公司跨京津冀区域经营备案管理试点有关。

  属地监管包含哪些事项 据了解,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将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联动的有效机制,总体目标是实现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协调一致。一是,建立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多方参与的监管联动会议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建立并完善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协同监管局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性和有效性,维护监管政策一致性和权威性。三是,充分发挥银保监局贴近市场、熟悉情况的优势,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建立专项工作交办机制。

  属地监管改革实施后,银保监会和银保监局将厘清分工,明晰职责,各司其职,权责对等,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有效性。

  具体来看:

  1、银保监会统筹监管整体政策。包括:提出监管工作目标规划和工作重点,统筹机构管理,统筹监管标准,统筹监管数据,统筹监管报告,统筹监管协商联动机制等。

  2、银保监会、属地监管局则分别承担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监管主体职责。监管主体职责包括:市场准入退出管理、非现场监测和风险分析、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监管、准备金监管、产品监管、资金运用行为监管、市场行为监管、信访举报投诉处理、现场调查、现场检查、实施行政处罚、案件监管、提出个案风险监控处置和市场退出措施并承担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等。

  市场准入退出管理方面:

  银保监会的监管主体职责包括:法人机构筹建、法人机构开业、公司分立或合并、所有公司省级分公司筹建(开业由协同监管局负责)、所有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所有公司省级分公司撤销、所有公司境外保险类机构设立、所有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直接监管公司变更公司名称、直接监管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直接监管公司变更公司5%股权以上的股东、直接监管公司发行次级定期债及资本补充债、直接监管公司董事及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17项。

  属地监管局的监管主体职责包括:属地监管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属地监管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属地监管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属地监管公司变更公司5%股权以上的股东、属地监管公司发行次级定期债及资本补充债、属地监管公司董事及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等7项。

  3、按照公司分支机构分布确定协同监管局。协同监管局配合银保监会或属地监管局,做好辖内分支机构的日常监管。

  银保监会可结合工作需要,对直接监管公司和属地监管公司的范围以及相关监管事权划分进行动态调整。

  业内人士分析,属地监管改革体现了以审慎监管、风险监管、分类监管和联动监管为导向。一是,综合分析公司经营指标和风险数据,评估研判行业整体风险水平和发展趋势,维护行业安全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突出风险导向,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处置风险事件。三是,对机构主体科学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精准度。四是,强调全国监管一盘棋,合理统筹系统监管资源,构建上下联动与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总体来看,此次属地监管改革,有利于进一步统筹监管资源、理顺监管体制机制、明晰监管职责分工,促进监管协同联动,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分析称。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相信未来保险业简政放权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拓宽。

七部门发文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

 

  日前,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小店经济发展体系,加快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以稳定就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升经济活力。

  《通知》指出,至2025年,培育小店经济试点城市(区)100个,赋能服务企业100家,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小店主体更为壮大,民众就业更有保障,经济弹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通知》显示,推动集聚发展转型升级。鼓励社区小店"一店多能",标准化连锁经营,以延长营业时间、拓展品类项目、人性化管理等方式为居民提供便利化、多样化服务,保障民生需求。鼓励现代商圈、购物中心的小店创新业态,以时尚、潮流、品牌、文化为特色吸引往来客流,依托商联体平台打造"吃喝玩乐购看"一站式消费的新体验、新标杆。鼓励批发市场的小店差异化发展,搭载借力电商平台,创新营销模式和交易方式,以"质量优、服务好、讲诚信"的经营理念拓展市场。鼓励旅游景点、特色街区的小店,以异域风情、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等新奇体验留住国内外游客,增强美食街、酒吧街、茶叶街、文创街等街区"烟火气"。

    《通知》要求,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以大带小",鼓励电商平台为小店提供批发、广告营销等数字化服务,鼓励采取降低门槛、发展增值服务等方式减免佣金和基本服务费,减轻小店信息成本和经营负担。鼓励电商平台的小店在线集聚,利用平台技术、流量、场景和资源优势,创新云逛街、云购物、云展览、云直播、云体验、云办公,拓展批发、零售、餐饮、民宿、美发等领域数字化营销活动,打造"小而美"网红品牌,提升"人气"口碑。

  降低小店成本方面,《通知》提出,支持物流企业为小店开展统仓、共配、冷链、托盘和周转箱循环共用等供应链服务,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减免连锁加盟费用;鼓励减免小店代理费用等。

  商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全国小店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周期为2年。确定试点城市和赋能服务企业名单后,还将适时印发试点推广经验做法。

 

政策要闻

 

▲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出炉

 

  近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印发《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旨在构建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央地平台互联互通的监测预警"天罗地网",强化科技赋能,促进关口前移,阻止非法集资风险蔓延放大,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近年来,非法集资"网来网去"特征明显,风险蔓延快、波及面广、涉众性强,大案要案高发频发,严重影响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健全非法集资全链条治理格局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打造覆盖全国的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银保监会联合部分地方政府和成员单位,就建设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三年规划深入调查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研讨,向各地各相关部门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在充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强调,注重关口前移、打早打小,提高监测预警体系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的能力,力争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阶段推动解决问题;注重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系机制,搭建技术平台,深化数据融合,打造形成"全国一张网";注重科技赋能、安全高效,大力拓展数据来源,统一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提升风险预警效能。强化安全意识,健全防护制度,保障数据安全。

  《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要完成国家平台和大部分地方平台建设,率先实现国家平台与重点地区平台对接。到2021年底,各地要完成地方平台建设,并与国家平台全面对接。到2022年底,要基本建成"统分结合、智能驱动、高效协同"的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

 

▲证监会修订行政处罚办法完善执法责任

 

  7月17日,证监会就《证券期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公开征求意见。证监会表示,此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适应实践需要,定位于程序规范,具体落实《行政处罚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程序,严格行政执法责任,更好地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处罚办法》共三十九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立案调查条件和调查权限。《处罚办法》规定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发现涉嫌违反证券期货法律、法规和规章,符合相关条件的,经批准后应当立案调查。同时,为保障行政处罚工作依法顺利开展,结合新证券法,进一步明确细化了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执法权限和措施,以及不配合调查的情形及后果。二是规范调查取证行为。调查取证的规范性直接关系案件处理结果,是行政处罚的关键。《处罚办法》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执法实践,对取证要求、调查措施作了进一步明确。三是优化查审流程。探索多样化、差异化的查审模式,分类分层予以不同处理,提升案件查处效率。四是明确行刑衔接程序。结合执法实际,明确"直接刑事移送"、"先处罚后刑事移送"、"处罚、刑事移送并行"等三种模式,加强证券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五是落实执法公示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定对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行政处罚决定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予以公开。六是加强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

 

▲科创板股东向特定机构减持股份指引发布

 

  据悉,为规范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7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业务指引》正式发布,自2020年7月22日起施行。

  《指引》规定,科创公司股东以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配售方式减持所持有的已解除限售的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的,所涉的交易、配售、登记、存管、结算相关业务,适用本指引。相关参与主体违反业务规则的,上交所和中国结算可以根据规定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进行纪律处分,并视情况向中国证监会报告。

 

▲证监会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

 

    近日,证监会相关部门向派出机构下发通知,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该通知将由派出机构转发辖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通知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为推动行业做大做强,证监会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并购重组效应,实现母子公司协同发展,证监会支持行业机构在有效管理不正当竞争、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前提下,探索更为灵活的母子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范围。二是为支持行业机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公司活力,证监会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按照《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等规定,在有效防范利益输送、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前提下,通过直接持股或者设立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有限合伙企业等形式实施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措施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一步明确的事项,传导出"放管服"改革和鼓励行业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创新发展的监管要求。监管层鼓励证券基金行业做大做强,机构应该充分利用目前政策红利,并购重组外延式发展和增厚资本金等内涵式发展"双轮驱动",增大自身的规模和体量。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了机构可以通过直接持股形式实施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计划的明确,可让行业机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券商属于人力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员工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员工持股计划作为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切实可行的一种中长期激励手段,通过推出持股计划将员工利益与公司绑定,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凝聚力、竞争力。

 

    ▲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企业债券受理工作规则

 

  7月20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中央结算公司")发布《企业债券受理工作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受理规则》")。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定的企业债券受理机构,中央结算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证券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20]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20]298号)等文件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指导下,按照企业债券注册制改革方向,遵循法制化、市场化、规范化原则,制定出台了该工作规则。

  《受理规则》的出台既是推进实施企业债券注册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切实履行企业债券受理机构职责的重要体现。《受理规则》制定立足受理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一方面,针对受理工作的各环节,制定了规范化的标准流程,方便市场参与者明晰快捷办理业务。另一方面,规则对受理工作的时限与业务流程明确相关要求,力争为市场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此外,推动受理工作全程信息化、透明化,发行人的债券申报、进度查询、文件补正以及接收受理机构出具文件等均通过企业债券受理审核系统开展。受理工作相关信息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对外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下一步,中央结算公司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关注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以京、沪、深三地协同方式,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规范的服务。同时,切实发挥金融基础设施职能和专业机构优势,扎实做好企业债券注册制改革的各项工作,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新三板精选层持续监管规则发布

 

  据悉,证监会7月22日发布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精选层挂牌公司持续监管指引(试行)》及五项挂牌公司定期报告格式准则,明确新三板精选层的定期报告规则。

  证监会表示,制定《监管指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新三板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合精选层公司特点的持续监管制度;二是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精选层公司的监管要求进行强化,为加强精选层公司行政监管、结合市场分层实施分类监管奠定制度基础;三是借鉴上市公司监管经验,针对精选层公司构建证监会、派出机构和全国股转公司"三点一线"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具体来看,本次制定的五项挂牌公司定期报告格式准则,包括精选层年报、中报及季报格式准则,创新层、基础层中报格式准则。制定过程中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三个层次之间的披露要求呈梯度化,依次降低;二是注重层次内部规则衔接,中期报告披露要求低于年度报告,高于季度报告;三是以现有新三板监管规则为基础,借鉴上市公司制度理念,充分体现挂牌公司特点。

  证监会指出,下一步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指引》的规定,加强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公司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封闭管理办法拟修订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封闭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指出,客户在期货交易中透支、穿仓导致保证金不足时,期货公司应当及时以自有资金补足保证金,不得占用其他客户的保证金。

  此次修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修改与当前保证金安全存管监控制度做法不同的内容。比如,删去期货公司资金划转均需向存管银行提供划款凭证、说明等材料,增加各方向监控中心数据报送的义务;明确一个期货公司可以在同一存管银行开设多个保证金账户;期货公司向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备保证金账户开立、变更等要求,改为向期货保证金安全存管机构报备等。

  二是强化存管银行在保证金封闭管理中的责任。就保证金账户冻结事宜,明确存管银行应当在银行内部系统中对保证金账户进行特殊标识,并在相关网络查控等平台中作限制整体冻结设置,并在收到有权机关对保证金账户的冻结、扣划指令时,应当提示账户资金的特殊性质以及账户不得被整体或超出涉案金额范围冻结、扣划等安排。

  三是增加与对外开放相衔接的条款。将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的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适用对客户的相关规定,统一纳入保证金封闭圈管理。

 

    ▲上金所调整各黄金延期合约涨跌停板和保证金比例

 

  7月22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上金所)发布公告称,鉴于近期黄金价格大幅波动,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进行调整。

  公告显示,自2020年7月23日(星期四)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从8%调整为9%,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7%调整为8%。

  公告还表示,若23日出现单边市,按照《上海黄金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调整的保证金和涨跌停板的水平高于上述标准时,则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上金所在公告中提醒各会员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根据客户的持仓及风险情况适当调整保证金收取比例,同时提醒投资者谨慎运作,理性投资,合理控制持仓规模,确保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国税总局明令禁征"过头税"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税务执法方式严禁征收"过头税费"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各级税务机关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以及以清缴补缴为名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  

  《通知》强调,各级税务机关不得组织对某一行业开展多年期、撒网式的风险推送和自查补缴税费。

  要持续完善支持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和管理服务措施,不得专门针对某一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组织开展全面风险应对和税务检查。

  此前,今年5月开始,全国有多个地区地方税务部门向网店发送了"风险自查提示",要求企业自查3年以来(2017年至2019年)存在的漏报问题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上述《通知》似对这一做法的明令禁止。

 

    ▲两部委组织开展第三批物流园区示范工作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示范物流园区典型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全国物流园区网络体系,推动物流降本增效提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批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的通知》,启动新一批物流园区示范工作。

  《通知》要求,要认真总结前两批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经验,选择一批具有较好区位和基础条件,行业企业认同、运营模式先进、区域带动作用强的物流园区开展示范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带动物流产业集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各省级发展改革委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地方行业协会做好本地区示范物流园区的组织申报工作,指导有意愿、有基础参与的物流园区认真编制申报材料。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地报送的示范物流园区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示范名单。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物流园区示范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以适当方式总结推广示范物流园区创新做法及经验特色。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据悉,农业农村部7月16日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下称《规划》)。《规划》要求,推进聚集发展,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用3至5年的时间,培育一批产值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专业村,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骨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全国乡村产业的发展目标。《规划》要求,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比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方面,《规划》强调,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核心。要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规划》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规划》提出,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

 

国资改革

 

国资委要求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7月17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总结2020年上半年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务。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因时因势谋划、突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面动员部署,迅速形成强大合力,勇扛急难任务,全力驰援抗疫前线,强化基础保障,提供坚强抗疫支撑,抓早抓细抓实,强化境外单位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和国家队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率先复工复产,带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生产经营逐月好转,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在这场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会议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定发展信心,积极识变求变应变;深刻认识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意义,强化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主动积势蓄势谋势,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着力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突出科技创新,全力固链补链强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努力避险化险除险。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好服务发展大局。

  会议要求,今年下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倒计时的关键阶段,做好国资央企工作责任重大,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突出抓好提质增效稳增长,咬紧全年目标任务,全力拓展增长空间,强化管理挖潜增效,全力以赴抓好企业经营发展工作。突出抓好企业改革落实落地,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重要抓手,狠抓责任落实、重点举措、典型示范,切实提升改革综合成效。突出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切实加强协同创新,集中抓好重点任务攻关,努力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突出抓好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重要抓手,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作用,突出主业实业优化升级,积极推动重组整合,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配置效率。突出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以健全防控机制为重要抓手,切实防范化解违规投资经营和管理风险,高度重视安全环保稳定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突出抓好企业党的建设,以"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扎实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抓实抓细境内和境外单位疫情防控,全力服务抗疫工作需要。要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坚决克服疫情和灾害影响,增强工作针对性、提高扶贫实效性。当前,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有力支援地方防汛抢险工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贡献力量。

 

国资委正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7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按程序报批。

  《方案》将紧紧抓住未来三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各项重点任务明确国企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提出明确的任务举措,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改革落实不平衡、不到位的情况,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而不是面面俱到。

 

 

广东省属国企改革21条印发

 

  近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省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21条措施,为接下来3年省属企业"改革向哪走"指明了方向。

  《若干措施》提出,省属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占职工人数比重每年增长10%以上。2020年,完成第一批省属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启动第二批整合;完成省属企业总部职能、机构和岗位设置调整。到2022年,85%以上省属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除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外,原则上省属企业不再保留规下企业;实现1-2家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力争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有1家主业上市公司;技能人才占职工总量比例提升至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做强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目前,广东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超过70%集中在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为进一步优化配置国有资源,《若干措施》重点围绕强化省属企业功能定位和主业管理、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关键作用、推动企业创新升级等方面,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

  具体而言,首先,要求省属企业制定集团层面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整体方案,二级及以下企业主业要符合集团主业定位并形成有效产业链条,加快非集团主业企业、非优势业务剥离,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比重。其次,发挥省属企业关键作用,在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创新平台等方面优化配置国有资源,提升国有经济控制力。再者,推动企业创新升级,投资布局一批区域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项目,实施大型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同时,推动省属企业围绕主业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盘活企业沉淀资金、存量资金和闲置房产,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处置,清理长期不分红和长期亏损的参股股权。

  在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若干措施》要求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建立骨干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推动国有资产向上市公司集中,对于国企做优做强主业有重要意义。广东将制定并实施省属企业资本运营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市场竞争类企业实现主业资产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对于在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团队,给予不超过募集资金2‰(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到2022年,计划实现1-2家省属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力争每家省属企业至少有1家主业上市公司。

  创新赋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在国企改革发展中,增强企业活力、加速创新发展是关键抓手之一。《若干措施》提出,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打造精干高效的集团总部、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力争解决国企"活力不足"的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激发国企创新发展的活力至关重要。《若干措施》提出,一方面,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健全国有企业家培养体系,加大优秀应届毕业生招聘力度,在引进或培育国家及省重点人才工程的专家人才和创新团队上取得突破,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健全管理人员岗位职级体系和综合考核评价制度,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对考核评价不能胜任的,依法依规调整岗位、降职降薪。全面推行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深化省属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构建员工正常流动和退出机制。

  同时,《若干措施》还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对承担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任务团队的工资总额予以重点保障,推动收入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劳动强度高的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岗位倾斜。

  党建引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若干措施》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具体而言,重点围绕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优化董事会运行机制、加大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若干措施》也进行了针对性布局。比如,以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和履职方式,加强国资监管队伍能力建设,落实国资监管机构依法享有的"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出资人权利,强化以股东身份和市场化方式监管运营国有资本。再如,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要求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对列入人才工程计划的技术或创新团队探索年薪制等分配形式;在投资运营类、市场竞争类企业稳妥开展风险抵押、项目跟投等试点;在符合条件的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全面推行股权激励措施。

 

我国需要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企改革

 

  据悉,经济参考报发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王绛文章介绍,充分竞争领域一般指市场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市场信息足够透明、竞争充分,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领域。当前,中国国有资本多数分布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以及引领国家产业跨越式升级的战略竞争领域,但也有很大部分存在于充分竞争领域,与其他性质的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以税费上缴和利润分配等形式为国家提供资本积累。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的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国有资本整体的运营效率,对社会产品供给、国家财政收入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需要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调整。

  充分竞争领域国企改革刻不容缓

  文章介绍,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产业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中国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平衡,需要加快自身体制机制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任务。

  第一,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环境逼迫国有企业加快改革调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涵盖联合国全部产业分类(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跨国公司逐步进入中国市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民营企业大量兴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市场商品供给,中国结束短缺经济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对国有企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始,一大批技术、资金准入门槛较低的行业,内部机制不活的国有企业被迫退出了市场。当前,国内市场充斥着各类市场主体的激烈竞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机制不活、技术落后的企业将很快面临生存危机,国有企业必须加快改革,主动调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二,中国区域产业同构问题进一步激化市场竞争。长期以来,由于资源禀赋、国家产业政策引导等因素,中国一直存在区域产业同构问题。如过去一段时期很多省市将高新技术、房地产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导致政策性区域产业同构。又如一些区域内资源禀赋相近,不同程度地存在区域内主导产业同构现象。国有资本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监管体制下,地方监管的国有资本也需要保值增值,承担起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地方民生的主体责任。区域经济结构趋同、主导产业趋同,必然加剧区域内产业竞争,也导致不同地方国有资本监管主体所监管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三,国有资本分布不平衡与承担的任务存在一定矛盾。当前中国经营性国有资本依据功能不同,大体上分中央、省、地(市)三级监管,部分县级城市虽然经营性国有资本量较少,但也设立了相关国资监管机构。在涉及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诸如军工国防、重要能源、重要基础设施、战略竞争领域的国有资本一般由中央政府直接监管,地方国有资本一般承担保障地方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任务。但全国各地区国有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区国有经济发达,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如此,发达地区的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更大范围地筹集资金、整合资源、扩张市场、提升资本保值增值能力,纷纷走出了本地区,在全国范围进行并购重组,发达地区通过国有资本的引导和带动,有更多更优的资源投资于公共设施和民生保障事业。而欠发达地区则因缺乏发展地方经济所需要的大企业带动,“引擎”动力不足,容易陷入国有资本积累越弱,发展任务越重,公共事业越需要补齐,民生保障不足的恶性循环。

  第四,企业规模效益与自主创新机制结合不足。当前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大型企业及特大型企业,初步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国有企业也是中国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在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央企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国产大飞机等领域,以及核电、风电、电动汽车等设备制造及产品研发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全球领先水平。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重要的、代表世界技术前沿的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部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以“大”代“强”现象仍然存在,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品牌创新、市场创新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大而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必然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以最优规模和全面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仍然较重。

  第五,新一轮全球技术及产业变革浪潮倒逼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当前,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簇群为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国有资本当前分布较为集中的重化工领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抓大放小”政策,顺应当时世界重化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趋势,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轻纺、食品加工等过度竞争领域退出,将国有资本聚集到产业上游和重化工领域形成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领域也进入了激烈竞争的状态。如石油炼化行业,2019年全国炼油总能力8.63亿吨,在已经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当年新增两座规模千万吨级、世界级技术水平的炼厂,民营企业已占全国炼油能力的27.2%。钢铁行业,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产量占中国全钢铁行业61%。发电行业也存在中央企业与中央企业、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2019年,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仅76.6%,产能过剩必然加剧竞争,国有资本亟须抓紧向更高端领域主动调整。

  充分竞争领域国企改革调整应坚持的原则

  文章提出,一是坚持市场改革方向原则。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调整的过程中,要坚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以解决国有企业市场活力不足的问题为中心,进一步厘清政府、市场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全面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在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调整要坚持市场化操作,产权转让和交易坚持公正透明,更多地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公开市场化操作。

  二是以出资人意志为核心原则。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必须以出资人意志为核心,坚决维护国有资本安全,促进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保值增值目标。国有产权交易要依法依规,坚决防止国有权益流失。

  三是有进有退原则。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结构与布局调整需要继续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以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为导向,努力占领市场高端,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市场供给,繁荣国内市场。要在有效盘活存量资产的同时,主动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通过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质量提高引领国内产业高端发展。

  四是动态调整原则。从产业演进一般规律看,充分竞争领域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的。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很多保障型企业将进入一般竞争领域,如过去城市供水、供电、公共交通、邮政等,目前在中国多数地区已经进入了充分竞争领域。一些战略竞争领域的产业,也会由于技术的普及,逐渐进入充分竞争领域。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竞争态势及时对充分竞争的业务单元进行界定,并进行经营策略调整。

  五是充分授权经营原则。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改革调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由企业依据自身资源、市场环境、市场信息等经营情况,对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进行资产组合、业务组合,并随时作出决策调整,承担经营风险,对决策及经营后果负完全责任。

  六是责权利一致原则。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改革调整要坚持责权对等,规范资本所有权、经营权及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企业负责人不仅享有充分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权力,也必须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经营责任的义务,同时要建立起市场化薪酬长期激励机制,实现利益与责任的一致。

  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型升级

  文章表示,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改革调整,要按照今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的,“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经济,通过资本化、证券化等方式优化国有资本配置,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转型升级。

  一要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同时,要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通过上市等股权多元化改革,促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转机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二要加快充分竞争行业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要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完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依法确立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授予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和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要明确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对充分竞争领域资本保主动调整资本配置的主体责任,加快自身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资本管控能力和运营能力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产权监管和企业主业监管制度,对主业完全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可考虑放开主业经营限制,赋予企业更快捷地自主进入和退出有关产业、处置相关股权的完全自主权,促进企业以价值管理为导向,充分自主地进行资本资源配置。加快保障类、自然垄断类的国有企业充分竞争领域业务单元的改革,促进充分竞争业务的子企业市场化经营的活力与动力。对企业的非重要配套业务、与主业相关度不大但可以依托经营的增值业务,如企业广告、房屋设备租赁等业务,可考虑适度放宽主业经营限制,由企业集团决策改制,推进市场化经营管理。

  三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股权整合。要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有产权结构的优化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功能,授权其对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和股权进行集中运营管理,综合运用证券化、资产置换、托管等现代金融手段,有序进退,有效整合并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国有资本要素组合优化,不断提高经营效率。

  四要加快国有资本整合,促进国有资本全国“一盘棋”。要加快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国资监管机构所监管的充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跨区域流动与整合,促进更大范围内国有资源整合。通过优势企业与不同区域优势资源相互融合,实现大企业带动下的中国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减少市场恶性竞争。此外,要依托国有大型、特大型优势企业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援疆援藏、西部产业大开发、东北产业转型振兴、产业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目标。

  五要建立健全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必须加快建立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为主要引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加快从一般性的低科技、低价值的低端产品市场有序退出,努力打造国际国内精品品牌,通过占领市场高端和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引领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健康发展。

  六要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快解决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社会包袱和历史包袱问题,加快“大集体”改革、“三供一业”移交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促进国有企业轻装迎接市场竞争。同时,要加快清理“僵尸企业”,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市场化主动退出。

  七要加快市场化选人用人及市场化薪酬改革。进一步促进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必须加快健全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扩大企业经理人员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范围,实行差异化管理和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市场化业绩考核办法。同时要加快充分竞争领域国有企业负责人市场化薪酬改革,进一步加大分红权激励、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的力度。对充分竞争领域的中小国有企业,可以加大通过资产出售、托管,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等办法探索的力度,实现国有资本主动退出。

  八要探索混合所有制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深化充分竞争领域国资国企改革,要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不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需要加快探索混合所有制条件下,特别是国有资本非控股状态下有效加强企业党的领导的有效途径。

 

劳动用工

 

62.7%的就业目标完成率成色几何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就业564万人,对标全年任务目标,完成率达到62.7%。对此,证券时报7月21日刊发报道指出,在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宏观背景下,新增就业人数、工作时长延长等数据与经济复苏的态势是一致的,表明全国经济复苏目前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

  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网络娱乐、在线教育、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新场景的发展提速。据研究机构的跟踪数据显示,二季度视频主播招聘需求同比增加204.53%。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经济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且也能够创造大体量的新就业岗位。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降两月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稳就业、保民生,各级政策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这些政策在今年上半年确实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7月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2.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同时,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比上个月上升0.7小时。此外,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17752万人。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丁守海表示,上半年就业规模基本与预期一致。5月以来,全国复产复工复商复市积极推进,经济修复的速度有所加快,目前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特别是6月份,虽然部分省份出现了疫情的反复,但是由于防控措施及时得力,使得全国其他省份的经济复苏进程基本未受拖累。新增就业人数、工作时长延长等数据与经济复苏的态势是一致的。

  虽然就业形势整体取得了积极变化,但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仍然突出。刘爱华介绍,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同比减少496万人,下降2.7%。同时,大学生失业率创同期新高。从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这部分人群主要是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达到19.3%。

  “这个19.3%比5月份上升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刘爱华说。

  据了解,从已经公布数据的省市来看,一些地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达标,也有一些地方超额完成任务,但不少地方的新增就业目标距离完成尚有差距。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二季度东部地区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就业形势仍最差。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明显,京津冀地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长三角地区招聘需求人数增幅相对较大。

  新经济就业蓄水池不断扩容

  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网络娱乐、在线教育、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新场景的发展提速,对稳就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影视/媒体/出版/印刷职业中视频主播等岗位需求增长迅猛,该职业招聘需求人数同比增加204.53%。

  阿里研究院数字经济就业研究中心主任徐飞介绍,去年4月,数字化管理师被人社部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截至目前,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规模已从当时的70万人发展到200万人。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表示,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就业灵活性的问题,能够在传统正规就业的基础之上带来更多就业机会,降低了就业成本,缩短了就业搜寻时间。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且也能够创造更大体量,更大规模的就业新形式。这些新形式的就业对于我国当前稳就业、保就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整体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共享经济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激活了闲置资源的剩余价值,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许多全新的就业岗位,在稳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说。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62亿。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从事网红相关业务的企业有千余家,过半成立于2017年之后。

  “每个新职业的产生,都是因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徐飞表示,但目前国家在数字化人才培训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王霆认为,需要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来提升传统产业里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让该群体能够迅速地投入到新经济中。

  失业率会再次冲高吗?

  受疫情影响,年内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两度达到或超过6%。丁守海表示,经过简单测算,今年要满足现有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需求,全年经济增速需要在4.5%左右。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应该是说这意味着就业缺口仍然会存在,就业压力会比较大。

  “但这个就业缺口未必会完全表现为显性失业。”丁守海说,也有可能通过隐蔽性失业来消化,员工的就业质量和工资会下降。同时,农民工的失业问题和“在职未就业”的问题比较难追踪。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也指出,仅从统计数字上来看,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实际形势可能远比数字上看到的严峻得多。我们国家的基本体制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显性失业率不会特别高。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伍戈表示,一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是滞后的。整个就业形势最糟糕的时候可能正在经历或者某种程度上而言,未必完全达到顶峰。

  “这次就业冲击和传统的就业冲击是完全不同的。”张车伟说,最担心的是,这种冲击型的失业慢慢演变成结构性的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个长期问题,这使得劳动者素质、技能和大学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教育体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丁守海认为,失业保险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为临时的失业者提供一个暂时的、临时的、短期的基本生活保障。

  据了解,7月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开始发放阶段性失业补助金或临时生活补助。刘爱华介绍,从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快速调查看,企业复工复岗的态势在持续,很多行业的企业都在扩招岗位。相信随着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持续显效,随着基本面的逐步回升,随着企业发展能力的增强,下半年我们有信心保持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节能减排

 

九部门要求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增强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落实力度。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督促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以上城市等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围绕2020年底阶段性目标,分析评估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有实效的具体推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通知要求,狠抓以下重点领域推进落实:

  (一)加强对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制品的监督检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行为;按照《意见》规定的禁限期限,对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等开展执法工作。各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组织对辖区内涉及生产淘汰类塑料制品的企业进行产能摸排,引导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生产调整等工作。

  (二)加强对零售餐饮等领域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各地商务等部门要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结合当地政府工作安排,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等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的监督管理。各地商务、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推动集贸市场建立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进一步规范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的销售和使用。各地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部署要求,加强景区景点餐饮服务禁限塑的监督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明确餐饮行业禁限塑的具体监管部门并加强监督管理,引导督促相关企业做好产品替代并按照《意见》规定期限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

  (三)推进农膜治理。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与供销合作社协作,组织开展以旧换新、经营主体上交、专业化组织回收等,推进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推进农膜回收示范县建设,健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对市场销售的农膜加强抽检抽查,将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违规用于农田覆盖的包装类塑料薄膜等纳入农资打假行动。

  (四)规范塑料废弃物收集和处置。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结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推动将分拣成本高、不宜资源化利用的低值塑料废弃物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能源化利用,减少塑料垃圾的填埋量。

  (五)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时完成已排查出的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任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开展农田残留地膜清理整治。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部门要牵头组织开展清洁海滩等行动。

  通知指出,8月底前,各地要对照该通知要求,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年底前,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开展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对各地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推进和监督执法情况进行部委联合督查,联合专项行动方案另行印发;视情将联合专项行动发现的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强化督查问责。

 

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据报道,浙江省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进入升级版。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省经信厅和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印发《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下称《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前,省级及以上园区基本完成建设。

  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推进碧水攻坚战的基础性、标志性工程之一。2018年以来,浙江已累计完成300余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要求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等各类工业园区均纳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根据要求,2020年底前,浙江省级及以上园区基本完成建设,省级以下重点园区全面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40%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21年底前,80%完成建设;2022年底前,全省重点园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在建设标准和分级管理上,《方案》也进行了细化,将128个省级以上园区和201个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食品等主要涉水行业所在园区列为重点建设园区,实施建设进展定期调度,未列入重点的其他园区,由各地参照重点园区要求、结合各地实际自主推动实施,确保每一滴水都有管可入。

 

苹果计划203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

 

  7月21日,苹果公司发布《2020年环境进展报告》,计划未来十年内,所有业务、生产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实现碳中和。

  苹果公司在报告中称,将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75%,剩余25%将通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来抵消。苹果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运营领域实现碳中和,新的承诺意味着,到2030年市场上售出的每一台苹果设备都将对气候产生"净零"影响。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气候行动可以成为发掘创新潜力、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通过践行碳中和承诺,苹果公司希望能够激起整个行业产生更广泛的改变。

  苹果公司的十年路线图将通过一系列创新行动来降低碳排放。在回收利用方面,苹果将在产品中持续提高低碳材料和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在产品回收方面进行创新,并设计出尽可能节能的产品。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苹果将找寻各种新方法,降低公司设施的能源使用,提高能源效率,并协助供应链实现同样的转型。

  促使供应链改用清洁能源和加快技术工艺革新,同样是减排的重要手段。苹果将继续保持以100%再生能源进行营运,并将整个供应链改用清洁能源。苹果公司表示,目前已有70多家供应商承诺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来制造产品。同时,苹果公司会对制造产品所需的工艺和材料进行技术改进,解决排放问题,通过投资以及与两大铝材供应商合作,积极支持首次开发直接无碳冶铝工艺。此外,苹果公司在全球投资各类环保项目,例如投资恢复肯尼亚大草原和哥伦比亚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项目,帮助清除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除了苹果公司,其他公司也在加快推进减排计划。有报道日前称,微软、耐克、星巴克、联合利华与达能集团等跨国公司正在组建一个新的联盟,致力于分享减少碳排放的资源和策略。该联盟名为"向零排放转型",成员还包括梅赛德斯-奔驰、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印度IT巨头Wipro、巴西化妆品巨头Natura以及非营利机构环境保护基金,未来还将招募新的成员。

  该联盟的目标是在不迟于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此倡议将遵循九项原则,包括把环境目标放在公司管理工作首位,披露更多数据,以及对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进行额外投资等。

 

自主创新

 

国务院发文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据悉,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高新区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意见》指出,要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意见》明确,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的原则,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高新定位、打造高地的原则,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开放创新、高端产业集聚、宜创宜业宜居的增长极。要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原则,完善竞争机制,加强制度创新,营造公开、公正、透明和有利于促进优胜劣汰的发展环境,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要坚持合理布局、示范带动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意见》提出六个方面任务举措。一是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服务支持,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三是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四是加大开放创新力度,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五是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服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设绿色生态园区,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六是加强分类指导和组织管理。国务院科技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高新区规划引导、布局优化和政策支持等相关工作,省级人民政府要将国家高新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国家高新区建设的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安徽颁布政策鼓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据悉,安徽省科技厅日前出台《关于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和社会力量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动力,加速创新型省份建设,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意见》提出,对R&D经费支出排前100名规上企业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企业R&D强度)排前100名的规上企业每家各给予50万元奖励。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特级建筑企业等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对R&D经费支出强度高于上一年度全省R&D经费支出强度的企业,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级计划项目和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支持高校院所加大研发投入。根据《意见》,设立高峰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把科学研究作为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和高峰学科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鼓励高校院所联合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含企业自立研发项目),横向科研经费按合同由高校院所、企业自主管理、规范使用,对单个项目实际到账300万元及以上的,可视同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强化财政资源配置导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意见》要求,坚持把研发作为支出重点领域,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做好预算安排,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两个只增不减",即:R&D经费支出只增不减、全社会R&D强度只增不减。发挥各级各类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促进银企联动、投贷结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依法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财政金融政策合力推动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

  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评估。《意见》明确,建立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徽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协调数据的上报和联合发布,实现统计信息共享和预测预警联动。把"两个只增不减"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省政府对各市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等考核评价工作,将企业R&D强度纳入对"一室一中心"、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基地,特级建筑企业,省属企业等考核评优重要内容,推动各行业R&D经费支出、R&D强度持续提升。

专家论坛

 

周其仁认为重启经济的重点是重启"来来往往"  

 

    北京日报日前发表北大博雅资深教授、北大国发院教授周其仁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来自于一些重大事件,最突出的两个事件,一个是美国政府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第二个是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给人类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这两个重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机制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当人类的来来往往、互联互通、全球化已经达到有史以来一个非常高水平的时候,当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高度依赖来来往往时,发生了突发的冲击:一个是通过强加的高关税,让各国贸易流量大幅度下降。一个是病毒的危害导致人群大规模隔离,国和国、城市和城市、地区和地区的正常来往受到阻碍。

  文章称,这两个事件,其实从反面教育我们,"来来往往"非常重要,因为它一旦受到挫折,会带来经济流量难以想象的下降,会对经济增长、普通人的生活带来非常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在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时,应该高度重视,在重启经济过程中,把重点放在重启"来来往往",重启"互联互通",因为"互联互通"对经济的增长有决定性的意义。

  "来来往往"实现财富的生产,实现真金白银的收入

  文章表示,如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家庭,不可能关起门来实现财富的生产,实现真金白银的收入。任何财富的生产活动都要和他人来往,和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来往。

  可以说,当代的财富是在来来往往当中生产的。在来来往往的过程节点上,通过这些节点不断向外部辐射,然后构成了一种连接。

  今天财富和经济的生产过程,和古代、和早期人类有很大差异。这个道理在于,在来来往往当中,分工才能达到更高水平;不同地方的人、不同地方的企业,才能择专而精,选择生产它最有效率的东西,然后用所生产的东西,去和其他各方交换生产资料。

  这就是来来往往的经济,这也是我们所有的经济政策、经济行为当中要高度重视来来往往的根源。

  一个地方的政府当然要为本地人民服务,但是仔细观察各个地方的人民,要提高收入,要从事精神文明生产和物质文明生产,就一定要和其他地区来往。所以,今天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府,不仅要为人民、为因为疫情隔离起来的人民的物质增长和精神需求服务,也要为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来往服务,要确保互联互通,确保来来往往,不断提高来来往往的水平。

  "来来往往"要打大算盘,主动向更远地方开放,提供更多服务

  文章认为,在来来往往当中都要打算盘,个人和个人,家庭和家庭,企业和企业,地方和地方,都要打算盘。算盘打得最好的是打大算盘。

  什么是大算盘呢?从经验来看,就是主动给其他地区、其他人提供服务,提供得越多,算盘打得越大,收入水平就越高。

  2019年,上海的金融交易总额达到了1933万亿,我们一年的GDP接近100万亿,而上海一年的金融成交量就有1933万亿。这肯定不只是给上海人、上海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上海人、上海企业也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反过来,更重要的是,这1933万亿的金融交易总额,不仅仅是上海人民、上海企业的储蓄,这个资金来源于全国各地、方方面面,部分来自于境外。

  增加"来来往往"的层次、频率、多样性

  文章分析,中心城市、核心城市、增长极,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别人提供的东西多。曼哈顿城只有60平方公里,可是中国的企业阿里要跑到纽约去上市。因为纽约能给出非常大的资金量,当然这个资金量不是纽约人的储蓄,是吸收了全球的资金。这个经济规律就是,你给别人的东西越多,资源就越往这个地方汇集。

  现在没有一个地方不提招商引资,但是要想好招来干什么。招商引资不是招来了关起门来为自己服务,而是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企业可以为更广大的地区、更广大的市场来提供服务,最好是为全球服务。一个地区的产品服务能够提供给更广大的客户、更广阔的市场,这个地区就越发达,越可能成为网络节点当中的出类拔萃者。

  我们有很多规划上的用语:城市圈、经济带、一体化,比如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它绝不是说,要把长三角这几个省、市的人搬到一起住,也不是要构造另一个城市圈,另外一个层级或经济圈、经济带,根本就在于增加城市之间的来来往往的层次、频率、多样性。

  高水平"来来往往"的实质是市场本位的全球化

  当然,仅仅长三角地区高水平的来来往往,还不够,还要有更大发展。现在特朗普政府这么一折腾,国内国际都对全球化产生很重的阴影,全球化还能不能继续、还能不能重回过去的水平或是超过这个水平?有很多不同看法。

  全球化从来都是两个层次:一个是国别之间的全球化;一个是市场本位的全球化。

  去年5月访问华为,华为给的信息非常清晰,是美国政府的少数人在遏制华为,不是美国在遏制华为,尤其不是美国的企业和产业界在遏制华为。你是它的大客户,它为什么要遏制你?它的芯片卖给你,它才能赚钱。遏制华为,是少部分人为了追求政治利益、短期的选战利益,或是意识形态、国家战略的考虑,才设置的障碍。

  美国的产业界和企业界不是这么想问题的。去年5月他们给的信号是,华为供货商的律师和华为的律师一起来研究怎么越过美国商务部设置的障碍,他们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听凭关税涨到让生意中断呢?中国的企业也是一样的,不会因为美国总统宣布涨了25%的税,或者涨了75%的税,就老老实实交税或者乾脆不做这个生意了。

  浙江台州一家公司,它是做塑料产品的,给世界最大的快餐公司提供刀叉和吸管类塑料制品。长期的商业经验证明,吸管从中国生产,再运到美国去很不划算,所以他们在宾夕法尼亚州设了一个厂,招了65个美国工人。去年11月份,他们在墨西哥又开了个厂。美国对中国的产品收高关税,但美墨之间是有低关税协定的。中国公司可以到墨西哥边境去生产,然后运到美国市场。他们在印度尼西亚也设了一个厂,因为快餐配套产品全世界都需要。

  美国有那么多跨国公司,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有相应多的跨国公司?中国公司只适合在中国作战、不适合在全球布局吗?我们除了为中国人民、中国客户服务,不可以拿我们的好产品和服务为全球消费者、为全球客户服务吗?

  还有一个企业,在疫情之中,它的机器制造设备--工作母机,出口到德国。要知道,德国是号称"工作母机之家"的国家。疫情期间他们派了工程师到德国去做服务。这跟当年华为在很多发生战争的地方铺基站的故事是一样的。这是这个时代真正优秀的企业家的战略选择,证明中国企业可以全球作战、全球布局。

  这个世界很大,不仅仅只有一个美国,而且美国也不仅仅只有美国政府,还包括美国的人民、美国的消费者、美国的企业,所有这些,中国企业都应该尽收眼底。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在应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中,我们要把国内的、国际的"来来往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中小企业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沪揭牌

 

    据悉,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7月16日在注册地上海正式揭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出席仪式并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揭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各股东单位和有关方面的支持指导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于今年6月22日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标志着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按照市场化、公司化、法制化运作步入新阶段。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揭牌运营后,将围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目标,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整合政府、技术、资金、市场等资源,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通过投资子基金和直接投资部分优质项目等方式,支持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成立规模为357.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母基金,对提振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以及维护产业链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认为资金和需求不足仍是中小企业主要困难

 

  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企业。一年过半,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如何?相关政策措施落地是否到位?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还有哪些“堵点”、“难点”、“断点”?近日,围绕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发表了看法。

  张竞强表示,综合各方面客观数据,上半年中小企业初步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的目标。目前来看,近一半的企业反映市场预期向好,超70%的企业对于战胜当前困难充满信心。他还特别提到,帮扶中小企业,需要大力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解决创投企业面临的税负高、重复征税问题。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积极变化

  协会公布的二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继续回升,这是否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全面恢复?

  对此,张竞强表示,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由2月的76.4恢复到6月的86.4,稳步增长,逐月向好。从工业生产看,5月份恢复到正常水平,当月增长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看,5月份增长1%,实现今年首次正增长;从对外贸易看,前5个月完成出口3.27万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综合各方面客观数据,上半年,中小企业没有出现大规模企业破产,员工失业现象,初步实现了“稳企业保就业”的目标。

  企业对哪些助企纾困的政策获得感更强?

  张竞强表示,中小企业普遍对减税降费和普惠金融这两类政策的满意度较高。近五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放水养鱼的政策,降低了企业负担,增加了企业积累。今年以来的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实惠更多、惠及面更广,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政策等,深受企业欢迎,为企业经营降低了成本。6月份小微企业成本指数进一步上升,印证了企业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中小企业资金指数为100.5,历史上首次高于景气临界值100,表明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根据了解,已有近2000万户小微企业受益,平均贷款利率为6.82%。

  两会前后是企业预期的分水岭。目前来看,近一半的企业反映市场预期向好,超70%的企业对于战胜当前困难充满信心。

  资金不足和需求不足仍是企业主要困难

  当下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什么变化?对此,张竞强表示,融资难、融资贵历来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而且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疫情发生后,90%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企业大面积停工,营业收入骤降,固定支出不减,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紧张,只有10%的企业表示自有资金能支撑半年以上。

  进入6月以来,需求不足较为明显。近一半中小企业反映,国内订单减少10%以上;6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2.6%,反映海外市场更加低迷;6月小企业PMI为48.9%,比5月下降1.9个百分点,说明小企业当前遇到困难更多。

  从行业分项指数来看,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指数恢复相对较慢。这两个行业有哪些个性化的困难?

  张竞强认为,资金支持还是第一位的,维持企业运转、稳住岗位,主要依靠资金链不断。现在有不少小微企业主是靠抵押不动产等方式融资维持企业运转。

  普惠金融打破了过去小微企业融资跟银行“绝缘”的状态,解决了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的问题。我们也建议,可以设立“工资贷”、“房租贷”,这些钱可以不给企业,而是直接发放到职工个人账户或者给到房东。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稳岗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帮助企业渡过眼前的难关,避免发生大面积的下岗失业。当然,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要恢复正常的经营运转,最根本还是要疫情防控形势缓解,疫情过去。

  支持创投行业发展

  从协会掌握的情况来看,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还有哪些 “断点”、“堵点”?

  张竞强说,现行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受益对象是微型企业,没有覆盖到量大面广的小型企业。同时,规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这条限制违背了就业优先政策。

  我们的建议是,对月销售收入30万以下的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将年所得额由100万扩大到200万,按25%计税,按20%征收;年所得额超过200万,不到500万,按50%计税,按20%征收,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受惠面。同时,取消规定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的限制。再者,企业税费负担重的部分仍是社保缴费。这方面需要重新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将历史欠账解决,实现精算平衡。

  在解决资金难题方面,还有哪些环节或群体还需要得到更多支持?

  张竞强说,国家应该要支持创投企业的发展。创新、创业、创投三者来说应该是并重的。光有创业创新,没有创投资金的支持,创业创新将是无源之水。这些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在初创期银行不会给它贷款,即使普惠金融也不可能给它贷款,只能是种子资金、天使资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当前创投企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纳税。二是税负高。根据目前政策,创投基金可以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或者按创投基金年度所得整体核算,分别采用20%税率或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对其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创投企业的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但仔细研究后发现:如合伙制创投基金按照年度所得核算,虽然适用5%~35%超额累进税率,但由于项目通常退出金额较大,都会达到35%的税率征收标准,实际税率基本为35%,比之前大大增加税收负担。我们的建议一是取消增值税,二是税收优惠与投资期限挂钩,对不同期限的投资采用差别优惠税率,投资期限越长、税率越低。资本市场应该要鼓励长期投资。

 

调查分析

 

调研指全球1/3公益机构或将在一年内关闭

 

    据悉,美国慈善捐助基金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披露,受新冠肺炎疫情对资金筹措的影响,全球三分之一的公益机构预估将在未来一年内关闭,另有三分之一表示不确定能够在当前情况下坚持多久。报告还表示,全球已有28家公益机构关停,七成机构或将难以完成预计的筹款目标。

  美国慈善捐助基金会是一家协助企业、机构及个人进行捐助的全球基金会,已有逾30年历史,迄今完成慈善捐助资金总额超40亿美元。该基金会分别在2020年3月、5月及6月对125个国家和地区的414家公益机构进行了三次调研,样本多由欧洲、北美和东南亚的公益机构组成。三次调研均显示,疫情对公益组织呈负面影响的比例居高不下,维持在90%以上。

  上述调研发现,接受调研的公益机构中,超过九成仍在运营,但其中超过一半的机构只提供有限的服务和项目、或提供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新服务和项目。另有机构表示,暂停项目开展的主要原因为无法线上开展活动,以及受疫情限制缺乏足够志愿者。调研引述印度一家致力于防止对女性施暴的组织的说法表示,由于捐款方转向疫情救助,导致该组织失去了大量资金来源;另一家中国香港的公益机构则表示,志愿者不仅提供了人力和专业知识,也是必要的收入来源,但疫情期间企业志愿者被取消了。

  上述调研显示,疫情期间,个人捐赠仍是公益机构筹款的主要来源,其次为企业捐助。尽管大多数公益组织找到了与捐赠方合作的新方式,但仅有16.67%的受访公益组织表示能过去两个月内够完成筹款目标,超过一半的机构无法筹措到目标资金的一半,还有约12%的机构未能获得任何资助。资金紧张导致七成受访机构面临员工薪酬支付困难,超过五分之一的机构无力支付办公室租金和运维费用。

  调研还发现,许多公益机构面临两难,即日益增加的服务需要和长期稳定捐赠方的资金压缩。对于那些能够提供服务和项目的公益机构而言,挑战在于保证资金来源。超过一半的受访机构表示,当前最大的需求在于筹措资金支付运营费用。受访机构表示,捐赠方理解当前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资金去向和时限的要求,将近一半的机构表示,捐赠方允许延迟完成当前项目或推迟报告,约三分之一的机构表示捐赠方允许资金的弹性使用,即用于其他项目或支付薪酬、房租等。调研指出,不少受访组织建议,资金支持应从短期的疫情应对转向长期的复苏工作。

  此前,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对中国执行型公益机构的调研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果。参与调查样本主要为国内30人以下的中小型机构,其主要资金来源为政府采购服务、国内基金会资助和众筹收入。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接受调查的机构认为,疫情使机构面临不少困难,但尚能坚持,也有四分之一的机构认为虽面临困难但基本正常,另有14.8%的机构认为将难以为继;调查还发现,不同省份呈现出不同的受影响程度,如25%的云南省公益机构认为影响很大,或与该省服务型公益机构对当地政府购买服务的高依赖度以及此项政府资金在疫情下不足有关。

  与前述美国慈善捐助基金会的调研结果类似,近八成的中国机构表示受疫情影响,项目难以开展,主要原因为公益机构无法进入社区开展项目活动,以及疫情导致目标群体的参与和配合度下降。同时人员方面还遭遇志愿者招聘困难,员工的防疫安全难以保证,以及员工顾虑大且工作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在资金方面,约57%的机构表示资金难以为继,主要原因为新筹资机会减少,或与资金向疫情相关项目靠拢导致传统项目被边缘化有关,亦或因为资助方资金萎缩,另有疫情使机构运作成本超出预算以及资助方原承诺资金减少或不能兑现等原因。

  北京益行公益信息交流服务中心的调查还显示,中国公益机构也同全球公益组织面临同样的问题,即资金使用希望能够更灵活。但中国公益机构还表示,希望地方政府的疫情纾困资金能覆盖公益机构,此外超过70%的中国公益机构希望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采购服务项目,以及基层政府对公益组织在社区开展项目给予更多的支持。

 

经贸态势

 

中国和柬埔寨完成自贸协定谈判

 

    7月20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柬埔寨商业大臣潘索萨举行视频会议,共同宣布完成中国―柬埔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就加强两国抗疫合作、深化双边经贸关系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钟山表示,今年是中柬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双方成功达成双边自贸协定,是发展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稳定区域供应链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复苏的实际行动。中国商务部愿继续与柬埔寨商业部共同努力,做好签署协定的各项工作,以达成自贸协定为契机,推动双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潘索萨表示,中柬完成自贸谈判,在双边关系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双方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进入了新时期,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柬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以完成自贸谈判为契机,为双方经贸发展及全球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会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柬埔寨王国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声明说,中国和柬埔寨将履行各自国内程序,努力争取在 2020年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投资视点

 

临港新片区发布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认定和管理办法

 

  据悉,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7月16日正式发布新片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以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和创业人才,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办法自2020年7月10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

  该办法所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是涵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多种形态孵化载体的统称,是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满足企业不同成长阶段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平台。

  其中,众创空间需具备以下条件:运营时间不少于12个月。拥有不低于500平米的创业场地或提供不少于30个创业工位。入驻的创业团队和企业不低于20家,企业入驻时成立不超过24个月,入驻时间不少于3个月。拥有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专业队伍等。

  科技企业孵化器需具备以下条件:实际缴纳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运营时间不少于12个月。拥有不低于3000平方米的创业场地。在孵企业数量不少于20家。拥有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的专业队伍等。

  科技企业加速器需具备以下条件:实际缴纳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拥有可支配场地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要求,有明确的产业导向,产业聚集度达60%以上。入驻加速企业数量2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0%以上。入驻企业中拥有有效知识产权企业占比不低于30%等。

  除了对平台有要求,办法对平台企业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其中,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在孵企业注册地及主要研发、办公场所须在载体场地内,入驻时成立时间不超过24个月。孵化时限一般不超过48个月。技术领域为生物医药、现代农业、集成电路的企业,孵化时限不超过60个月。

  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来说,则至少符合以下条件中一项:第一,经国家备案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二,累计获得天使投资或风险投资超过500万元;第三,连续2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1000万元;第四,被兼并、收购或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天津市出台一揽子利好助返乡入乡创业

 

  据悉,天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创业者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知》加大了政策支持。在天津市创业的返乡入乡人员享受与天津市劳动者均等的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对首次领取营业执照,生产经营满1年,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12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的,给予3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返乡入乡创业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符合条件的可参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给予支持。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规定予以贴息支持。探索开展市级创业担保贷款经办业务。对经国家级和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推荐的创业人员,可免担保申请贷款。允许采用财产抵押、质押、保证及信用等担保方式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对经营稳定守信再次贷款的返乡农民工取消反担保。

  为提升创业培训,《通知》规定,有培训需求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根据创业意向、区域经济特色和重点产业需求,参加创业培训。对参加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机构培训费补贴,对参加培训后半年内成功创业的,按照成功创业人数再给予创业培训机构每人1000元的补贴。对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参加改善和扩大企业培训并取得培训结业证书的,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机构培训费补贴。

  此外,围绕优化创业服务,鼓励各涉农区人社部门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完善区以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创业服务功能,组建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技术人才等组成的专家团,向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加大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力度,为返乡入乡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风险考核、项目推介、融资支持、跟踪扶持等创业孵化服务,并按规定给予建设费补贴、孵化补贴、带动就业补贴。试行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给予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最高250万元的信用担保贷款。对返乡入乡创业失败的劳动者,按规定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

  为加强人才支撑,《通知》还提出鼓励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培训中心、企业公共实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积极面向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规享受培训补贴。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合格的就业困难人员、低保家庭成员、农村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人员依规给予生活费补贴。

 

天津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公布

 

  据悉,天津市日前公布《天津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2020-2022年)》。根据《方案》,到2022年,天津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将提供中医药服务,80%的家庭医生团队能提供中医治未病服务,5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康复服务,推广不少于10个中医专科诊疗方案,培养100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使天津市名中医人数增加10%至15%。

  构筑中西医并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方案》提出,健全以中医一附院为医学中心,市中研附院、中医二附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区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国医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中医诊所为网底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到2022年,将中医三附院纳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规划建成河北区、西青区区属中医医院,实现区级公立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全覆盖;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原则上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基本实现区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标准。到2022年,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诊疗常见病、多发病服务能力,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

  《方案》提出,加强中医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专科专病。同时,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优化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实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全覆盖,拓展治未病服务至其他科室。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增加"治未病服务包",推广5个以上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鼓励三级中医医院建设中医康复中心,牵头组建中医康复医联体,在二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康复服务供给,依托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推广5种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和中医康复诊疗方案。

  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发挥达仁堂、乐仁堂等老字号作用,研究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推动中药新药实现产业化。发挥中药大品种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实现中药产品剂型多样化,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药品牌。创新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方式,完善临床使用备案制度,全面提升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技术、质量标准。完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管理相关规定,做好对医疗机构政策解读和工作指导,细化备案范围和备案资料要求,缩短备案时限。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方案》提出,推动市部局共建天津中医药大学,加强"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开展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组织开展高层次中医药学者专项选拔培养计划,为培养后备中医药领域院士提供全面支持。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推荐"海河医学学者"、"津门医学英才"、"青年医学新锐"等人选时,专门设置中医药人才名额,合理提高中医药人才推荐比例。建立市、区、院三级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鼓励天津市名中医、高级职称中医医师在基层带徒。改革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中医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可直接聘任中级职称;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申报高级职称,可按照天津市基层卫生专业评审相关规定予以倾斜。

  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方案》提出,要系统布局市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基地,推动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市部共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分院落户天津市。在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中医药研究方向,开展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临床研究,加快中药新药创制研究,研发一批先进的中医器械和中药制药设备。推动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天士力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探索中医药"走出去"与"鲁班工坊"建设相结合,鼓励留学生来津接受中医药学历教育。

  改革完善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

  《方案》提出,要合理确定新增收费项目及价格,改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在动态调整时重点考虑针灸、推拿、正骨等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将基层慢性病中医药防治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范围,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分批遴选中医优势明显、治疗路径清晰、费用明确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合理确定付费标准。健全中医药监督队伍,市、区两级医药卫生监督部门要明确承担中医药监督职能的机构,加大对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监督力度。建立健全对非医疗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联合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建立机构自治、行业自律、行政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

 

跨省统一准入标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瞄准“五大经济”

 

  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应该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对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日前介绍,两省一市共同研究起草了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先行启动区产业项目准入标准,实现跨省级行政区“一个目录明导向、一个标准定准入”。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刘平表示,去年启动编制工作以来,两省一市借鉴雄安新区以及日内瓦、松山湖等国内外知名湖区的建设经验,提出在示范区发展以“五大经济”为主导的产业。

  所谓“五大经济”,包括功能型总部经济、特色型服务经济、融合型数字经济、前沿型创新经济和生态型湖区经济。其中,功能型总部经济的重点是放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溢出效应,引进和培育一批跨国企业、民营企业和央企国企总部,如正在推进建设的青浦华为研发中心等。

  特色型服务经济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绿色金融、科技服务等特色鲜明的高端服务业,如依托进博会发展国际化、精品化的会展业。

  融合型数字经济重点发挥三地的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优势,发展“AI+”“5G+”“北斗+”“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前沿型创新经济重点发展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支持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如江苏吴江推进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等。

  生态型湖区经济是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体现时代风、江南韵和国际范的湖区水乡文体旅游、绿色农业等滨湖产业。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唐晓东说,除了指导目录和准入标准,示范区执委会还将研究建立招商引资协同机制,形成产业分区引导、重大项目会商、首谈利益保障、合理迁移利益共享等工作机制。

 

吉林省出台稳定扩大汽车消费具体举措

 

    据悉,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近日,吉林省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具体举措》(以下简称《具体举措》)。《具体举措》主要从延长"国六"排放标准切换时间、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加快淘汰老旧货车、畅通二手车交易、加大信贷支持等方面促进汽车消费。

  落实调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将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日期由2020年7月1日延长至2021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前生产、进口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2021年1月1日前允许在省内销售和注册登记。未经批准,各地不得提前实施国家确定的汽车排放标准。

  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吉林省已经下发了《吉林省2019-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在2022年12月31日前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

  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制定《老旧货车和燃气车淘汰实施方案》,开展路检路查和入户监督抽测,对柴油车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排放监控。督促省内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依法做好老旧车辆拆解工作。开展国三以下柴油货车禁限行,加大对驾驶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处罚力度。

  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加快推进二手车服务网点设置。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对符合国家在用机动车排放标准和国家相关机动车技术条件要求,在环保定期检验有效期内和通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或检验有效内的二手车均可办理迁入手续。积极争取二手车出口试点。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业务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减按0.5%征收增值税。

  用好汽车消费金融。通过适当降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延长还款期限、提供多种还款方式等手段,加大对汽车个人消费信贷支持。

 

江西省出台23条举措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近日,江西省人社厅出台《进一步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任务的若干措施》,23条政策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四大领域,打出“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组合拳,今年江西全省人社系统在企业社保减免降费、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方面可为企业减负超400亿元。

  就业为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稳民生。《若干措施》中保居民就业的内容有11条,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群体就业创业,提出了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统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等具体帮扶措施,是化解结构性就业难题,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根本保证。今年底前,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范围,在江西省内创办企业的每人给予5000元补贴。

  在保基本民生方面,围绕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做好困难人员兜底保障,提出了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优化社保经办服务等5条措施,夯实基础保障、兜牢困难人员民生底线。

  今年3月至12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由参保地按照1000元/人的标准发放失业补助金,最长不超过6个月。

  保住市场主体,经济才能稳得住,民生才能有保障。聚焦保市场主体,《若干措施》围绕减轻企业社保负担、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等方面7条减负惠企内容。今年1至6月,江西省累计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118.22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5.46亿元、工伤保险4.58亿元、失业保险8.18亿元。

 

成渝经济圈能源一体化筹划重大项目20个

 

  据悉,川渝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日前在重庆签署《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从电力一体化等七个方面开展合作,携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能源绿色高效利用示范区和重要清洁低碳能源生产基地,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两省市筹划了重大项目20个,包括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建设、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目标网架、百亿级西南地区储气调峰基地、北煤输入通道工程等,总投资规模约9900亿元。

  据介绍,两地资源禀赋相近,管网联系最为紧密,能源领域具有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共处的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承担着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产量,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和川渝输气环网实现了两地油气应急互保。

 

深圳印发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28条”实施意见

 

  据悉,深圳近日印发《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各项政策的落地、执行、激励和配套措施,提出28条举措,以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融资供求双方有效对接,扩大深圳地区企业融资支持覆盖面,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意见要求,要进一步落实落细货币信贷支持政策,强化中小微企业和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切实用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工具和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应做到“应延尽延”。发挥好高新技术企业500万美元外债融资额度试点、创业担保贷款、出口信用保险、无形资产融资等信贷工具作用,重点支持深圳高新技术企业、5G等重点行业以及外贸产业发展。

  意见强调,要在做好政银企融资对接方面“出实招”,解决实际困难。针对重点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市区两级产业部门推送融资支持重点企业名单常态化机制;针对中小微企业,要积极深入社区,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发动各方力量摸清其融资需求底数,并逐级反馈名单。

  意见明确,要发挥好内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执行好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建立金融机构与企业融资对接“大台账”,做好跟踪督导。将重点考核普惠小微贷款、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支持力度,将考核结果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MPA考核、央行评级和综合评价等体系中,并作为金融机构参与金融创新试点等的重要参考因素。金融机构内部要改进小微信贷业务条线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全国性银行深圳分支机构内部转移定价优惠力度不低于50个基点。落实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的差别化容忍度要求,将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提升至10%以上。

  此外,意见还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债券融资规模、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配套措施、加强金融支持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

 

浙江创建示范县(市、区)引领制造业

 

  据悉,浙江省经信厅、财政厅近日决定高水平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一县一经验",做强优势产业链。

  浙江省经信厅、财政厅指出,各创建县(市、区)要坚持目标导向,做好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聚焦本地重点产业,抓好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和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一县一经验"。

  同时,各创建县(市、区)要加强优势产业链打造,聚焦全省标志性产业链,落实"一县一链"机制,明确一条重点参与建设的标志性产业链,依托龙头企业,开展标志性产业链提升发展工作,并结合产业实际,培育若干特色产业链。

  据了解,浙江省经信厅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行业专家、技术专家和第三方机构,聚焦各地"一县一经验"工作,开展精准服务指导。省财政将制定公布相关的专项激励政策考核评价办法。

 

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开建

 

  近悉,浙江省决定建设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浙江省实验室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将进一步重塑浙江省实验室体系,推动浙江省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起点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创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坚实保障。

  之江实验室牵头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布局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大数据与区块链、智能系统五大研究方向,打造智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的核心高地。浙江大学牵头建设良渚实验室,即系统医学与精准诊治浙江省实验室,以系统与多组学研究和疾病精准诊治研发为主线,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重大科创平台。西湖大学牵头建设西湖实验室,即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室,突出代谢与衰老疾病、肿瘤机制研究两大领域,开展转化应用和应急医学研究,打造生命健康领域引领性高能级基础应用研究平台。阿里巴巴达摩院牵头建设湖畔实验室,即数据科学与应用浙江省实验室,面向世界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最前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浙江成为世界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

  首批省实验室布局明晰:之江实验室和湖畔实验室聚焦"互联网+"科创高地建设,良渚实验室和西湖实验室聚焦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据了解,每家省实验室平均总投资为5年100亿元左右。

  目前,之江实验室已在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数字政府、智慧社区和智慧金融等六大领域布局相关项目。良渚实验室致力于应对重大精神疾病、疑难未诊断疾病和血液与免疫疾病的挑战--这些无不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良渚实验室主任刘志红院士说,实验室面向未来医学,针对未来的疾病,研发未来的药物和医学技术,创造适合未来的医学模式。

  "建设省实验室是浙江构建全域创新体系、提升创新效能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生动实践。"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4家省实验室作为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在组织模式、体制机制、科研导向、成果转化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全新特点。

  如之江实验室创造性提出了"高原造峰"协同攻关机制,联合国内多家优势科研力量取得关键核心技术重要突破。良渚实验室创新体制机制,致力于推动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结合,建设医学高峰。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说,实验室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全力打造高层次研究团队。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介绍,实验室将与相关优势力量共建学术合作、人才培养两大核心支撑基地,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接下来,浙江省将持续加大实验室体系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实验室梯级培养体系,推动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推进中药饮片专项整治

 

  据消息人士日前披露,从7月份起,福建省对全省范围内中药饮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此项工作为期一年半,检查对象包括全省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企业、中药饮片批发企业和零售连锁总部。

  根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饮片和制剂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检查的重点品种为:易掺杂使假、染色增重、霉烂变质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企业近五年抽检不合格的品种;《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检验方法有变动的品种;贵细中药饮片和含贵细中药材的品种。检查的重点问题包括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饮片行为,使用不合格中药材、中药饮片投料行为,执行GMP要求情况,以及履行上市许可持有人相关义务情况。

  对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检查的重点对象为近3年内撤销GSP证书或违法立案的药品经营企业,单体药店、个体诊所,以及投诉举报较多的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检查的六个重点问题包括是否存在销售非法加工、非法分装或贴签销售中药饮片的行为,是否存在设立"库外库"储存中药饮片或挂靠经营中药饮片的行为,是否存在从无相应资质单位购进中药饮片的行为等。

  此外,福建省还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中药饮片的非法窝点,严厉打击非法加工、变相生产中药饮片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并抄送同级检察院。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对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相关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对违法企业和被实施处罚的自然人依法纳入"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二十国集团承诺采取一切措施支持全球经济复苏

 

  据悉,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7月18日举行视频会议,承诺继续采取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支持全球经济复苏。

  当天的会议由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沙特阿拉伯主持。会议发表的公报说,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前景仍充满不确定因素。二十国集团承诺继续采取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保障人民的生活、就业和收入,支持全球经济复苏,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防范下行风险。

  会议重申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全球金融安全网的核心作用,欢迎向该组织提供资金捐助,增强其危机应对能力,解决低收入国家的关键资金需求。

  会议对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与会官员同意考虑延长12月到期的最贫困国家债务暂缓偿付期,并将根据新冠疫情发展等情况于今年下半年作出决定。

  根据会议公报,截至18日,全球已有42个最贫困国家要求暂缓偿还债务支付至今年年底,延期支付的债务总额约为53亿美元。

  今年4月15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举行视频会议,讨论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一致同意暂缓有关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债务本息偿付。

 

IMF总裁呼吁国际社会多领域合作确保全球复苏

 

    据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7月16日在IMF官网发表文章指出,国际社会应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这对于缩短新冠疫情危机持续时间和确保全球复苏至关重要。

  文章说,疫情危机正进入新阶段,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国际社会应在保障充足医疗供应、避免全球贸易体系进一步破裂、为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需求提供资金和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以缩短危机时间并确保持久和共同复苏。

  同时,国际社会还应加强对教育、卫生等领域投资以避免危机可能造成的不平等加剧,支持低碳和气候适应型增长,并通过更多使用电子平台等方式加强数字转型,提高应变能力。

  格奥尔基耶娃指出,疫情暴发以来,二十国集团通过大规模财政措施和流动性注入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撑,帮助全球经济活动逐步复苏。但危机仍未结束,疫情如果再次暴发,将导致经济活动进一步中断、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护主义抬头等问题。

  格奥尔基耶娃认为,各经济体应加强制定国内应对政策,在保护生命安全的同时,加大扶持低收入家庭,通过减税等举措支援受损企业。同时,应保持金融稳定,确保货币、外汇和证券市场有效运转。

  IMF当天发布的一份监测报告显示,全球经济活动正从极低水平开始复苏,但未来不确定性仍然很高。IMF预计,今年全球产出将下降4.9%,明年有望温和复苏,但破产和持续失业带来的潜在创伤令经济承压,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或会进一步恶化。

 

IMF预计美国经济二季度萎缩37%

 

  据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7日在结束对美国第四条款磋商的声明中说,受新冠疫情重创经济活动影响,预计美国经济二季度按年率计算萎缩37%,全年萎缩6.6%。

  第四条款磋商是IMF经济学家每年对成员国经济表现和宏观政策的例行判断与评估。声明说,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被新冠疫情打乱,近1500万美国人因此失业。尽管美国政府为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但美国经济前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经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声明认为,为降低经济成本,美国政府必须谨慎考虑经济重启,并控制新冠感染率持续上升。声明特别指出,美国长期受疫情困扰凸显其卫生系统存在结构性缺陷,包括医疗资源供给分散、成本高昂等,且有相当比例低收入家庭没有医疗保险。同时,疫情导致美国贫困和弱势群体承受不成比例的经济冲击,使美国社会不平等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IMF还警告美国债务水平显著增长使经济脆弱性上升。报告预计,截至2030年,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升至160%。

  IMF认为,美国政府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应对疫情及其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应关注社会救济、教育、医疗等问题以减少不平等,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更公开、稳定和透明的贸易政策以保证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萎缩5%。

欧盟领导人就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达成共识

 

  7月21日,欧盟领导人就欧盟经济复苏一揽子措施达成一致,也就外界关注的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达成共识。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此前曾表示,上述协议对于欧洲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根据欧盟公布的声明,在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中,有3900亿欧元作为无偿拨款,另外3600亿欧元作为贷款,用于资助成员国疫后重建。与此前提议相比,最终的方案将无偿拨款部分从5000亿欧元削减至3900亿欧元。

 

欧洲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

 

  据悉,欧洲中央银行7月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当前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继续实施一系列资产购买计划及再融资操作,重申将在其职能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支持欧元区渡过新冠疫情危机。

  欧洲央行当天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水平不变,继续以灵活方式实施规模高达1.35万亿欧元的紧急购债计划,至少持续到2021年6月。同时,欧洲央行决定把1200亿欧元临时购债计划持续至今年年底。此外,去年11月重启的每月200亿欧元购债计划将持续足够长时间,预计在未来首次加息前结束。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6月以来,欧元区经济活动有所恢复,但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前景仍充满高度不确定性。

  拉加德指出,欧元区相关经济指标4月"触底",5月和6月回升。但与此同时,就业和民众收入减少问题凸显,加上疫情发展趋势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继续拖累欧元区消费支出和商业投资。

  她强调,面对不确定性加剧和经济严重疲软,欧洲央行将致力于在其职能范围内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在"极富挑战的时期"向欧元区所有民众提供支持。

 

2030年前俄国家发展目标确定

 

  据悉,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21日签署总统令,确定2030年前俄国家发展目标,对俄经济、教育、城市建设和数字化等领域的发展提出具体指标。

  在经济领域,到2030年前俄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同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俄非资源和非能源产品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不少于70%;对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2020年实际增加至少70%。

  在教育和民生方面,到2030年前俄中小学教育质量进入世界前十;通过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体系等措施,俄科研开发工作的总体规模跻身世界前十;与2017年相比,贫困人口占比减少50%;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岁;系统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提高到70%。

  在城市建设方面,到2030年前俄城市环境质量指数比目前整体提高50%;在俄大城市集群区域,符合规范的高质量道路占比不低于85%;建立对所有固体垃圾进行分类的废弃物处理系统,运往垃圾堆放场的垃圾总量比目前减少50%。

  在数字化方面,到2030年前在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公共服务领域电子化服务达95%;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俄家庭占比达97%;在信息技术领域,比2019年增加3倍投入用于俄国产解决方案。

  根据总统令,为保障实现上述发展目标,俄联邦政府应在今年10月30日前调整相关国家项目安排,并将调整结果提交俄总统战略发展和国家专项规划委员会审议。

  据报道,普京曾于2018年5月签署总统令,确定了2024年前俄在社会、经济、教育和科学等领域的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当天签署的新总统令将部分国家发展目标的落实期限由2024年前推迟到2030年前。

 

日本6月份核心CPI企稳

 

    据悉,日本总务省7月21日发表的报告显示,6月份日本剔除生鲜食品外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经季节调整后为101.6,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物价在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后出现企稳势头。

  报告显示,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复工复产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回升,日本国内汽油、电费等价格下跌情况有所缓解,家庭耐用品、除生鲜之外的食品价格有所回升。在此背景下,6月份核心CPI出现企稳势头。

  此前,日本核心CPI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降幅均为0.2%。总务省相关人士表示,疫情对日本物价产生的影响仍不确定,今后将继续加以关注。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此前在记者会上重申,日本央行将维持2%的通胀目标,相信随着复工复产,日本经济会逐步走向复苏,物价也会重回上升轨道。

 

投资分析点评

 

▲贵阳银行再次调整定增方案

 

  据悉,贵阳银行的45亿元A股定增一波三折。此前,贵阳银行因为定增延迟回复证监会反馈意见受到关注,市场一度出现"延迟答卷,定增受阻"猜疑。7月20日晚,贵阳银行披露,该行将申请撤回非公开发行申请文件并重新申报,而两次修改定增方案均与证监会政策调整有关。

  贵阳银行此次申请撤回重新上报,主要系前期董事会阶段锁定的贵阳国资、厦门国贸等8名发行对象,不满足最新监管问答中战略投资者的要求,厦门国贸也公告终止了此次参与认购贵阳银行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

  回溯以往,今年1月贵阳银行董事会通过了定增议案,拟以非公开方式发行不超过5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5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彼时,贵阳银行董事会确定认购对象分别包括贵阳市国资、贵阳投控、厦门国贸、百年资管和太平洋资管等,今年2月召开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该方案。

  不巧的是,贵阳银行股东大会召开次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对非公开发行在定价原则和限售期上进行了"松绑"。3月2日,贵阳银行依据再融资新规对定增方案进行了第一次调整,3月20日获得贵州银保监局同意,当月获得证监会受理。然而,4月24日证监会给贵阳银行发布的《行政许可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再次给其定增出了难题,反馈意见涉及认购对象、关联交易、理财业务风险等11个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问题与此前再融资收到反馈意见的郑州银行、青岛农商行等类似,不过,贵阳银行由于无法在规定时间1个月内答复,申请在7月23日前答复。

  "延期回复主要系针对战略投资者问题进行大量论证工作。经论证,首次申报的定增方案不再适用监管关于战略投资者的最新要求,为顺利推进定增事项,公司决定撤回原申报方案并修改后重新申报。"贵阳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重新申报材料,不再需要对所涉及反馈问题进行答复。

  据悉,修订后的定增方案改为市场询价方式,即定增方案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后,采用市场化方式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进行发行,按照市场询价的发行规则,市场询价不能提前锁定投资者。因此,贵阳银行与厦门国贸等8名发行对象签署了终止协议。上述定增方案尚需该行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和证监会核准后方可实施,且以证监会最终批准或核准的方案为准。

 

▲小鹏汽车宣布完成C+轮近5亿美元融资

 

  据悉,中国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7月20日宣布完成C+轮近5亿美元融资,主要投资方为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

  2019年11月,小鹏汽车宣布获得4亿美元的C轮融资。当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正在进行C+轮融资。同时,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47位股东将其所持的全部股权悉数出质,质权人均为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出质登记日期为2019年12月10日。

  在C+轮融资中,四家投资机构均为首次参与投资小鹏汽车。其中,Aspex是一家位于香港的亚洲股权投资公司,成立于2018年,投资于公共和私人股本市场。其第一笔投资是2019年8月投资韩国P2P货币转账应用Toss的开发商Viva Republica。

  Coatue是由菲利普和托马斯·拉丰运营的一家对冲基金,成立于1999年,主要在公共市场专注投资于技术,媒体和电信行业。曾在Snapchat的C轮融资中向其投资了5000万美元。此外,Coatue还曾在2019年6月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合领投了中国一站式国际物流在线服务平台运去哪的C轮7000万美元融资。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小鹏汽车在近期密集更新其官方推特账号,主要以产品结束和企业介绍为主,此举意在为境外上市或者融资造势。此次引入境外投资者,也意味着小鹏汽车将加快上市的步伐。

  有报道称,理想汽车将于北京时间7月31日晚间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继蔚来汽车之后第二家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而理想汽车对此报道表示不予评论,亦暂未有招股书更新。

 

▲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江淮大众增资

 

  据悉,江淮汽车7月21日公告称,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拟向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公司向江淮大众增资1,284,908,578元,大众中国投资向江淮大众增资5,216,711,460元。完成后,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增加至73.56亿元,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公司持有江淮大众25%股份。

    公告称,本次增资系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战略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的战略合作。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百强"企业榜单出炉

 

  7月16日,在河北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指导下,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百强、创新百强(以下简称"双百强")企业榜单。领军百强企业前三强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创新百强前三强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入围了领军百强和创新百强两个榜单的前三强。同时入围两个榜单的还有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

  入选领军百强企业的都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对全省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地域分布情况看,榜单覆盖了河北省10个设区市,其中前三位分别是石家庄市25家、保定市20家、唐山市12家。从企业规模看,100家企业营业收入合计4132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6家、5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14家、10亿元至50亿元的企业71家。从领域分布情况看,榜单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入选创新百强企业的是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优势企业,对河北省突破行业关键技术制约、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新动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创新百强企业2019年当年授权专利合计4703件,户均47.03件,其中发明专利839件,户均8.39件。从地域分布情况看,榜单覆盖了河北省13个市(含定州、辛集),前三位分别是石家庄29家、保定17家、廊坊12家。从领域分布情况看,榜单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河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河北省连续三年发布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百强"企业榜单。下一步,河北省将以"双百强"企业为引领,充分调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营造抓创新、增投入、扩规模、上台阶的发展氛围,全力打好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

 

▲北汽集团接盘神州租车

 

    7月20日, 上汽集团 (600104.SH)发布公告终止对神州租车(00699.HK)的收购。同日,神州优车也公告了新的接盘侠--北汽集团。

  根据神州优车(OC:838006)公告,其拟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向江西省井冈山北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投资")或其指定第三方转让其所持神州租车不超过约4.4266亿股股份,转让价最多约为13.7224亿港元(约12.37亿元)。

  当前,神州优车持股神州租车20.87%的股权,持有4.3亿股。本次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而北汽集团将持有神州租车股份约20.87%。

  而此前欲收购神州租车股权的上汽集团,也在20日午间发布公告,终止了该项收购的交易。根据双方此前协议,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汽香港")拟以每股3.1港元的价格收购神州租车28.92%股份。

  根据上汽集团介绍,在后续股权转让协议谈判过程中,出现影响相关交易达成的新情况,交易双方未能在计划时间内就交割先决条件达成一致,为保护公司利益,上汽香港决定终止上述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在出行领域也有布局,包括专注于汽车共享市场的"EVCARD",以及专注于高端出行市场的"享道出行"业务。同样的,北汽集团也通过华夏出行布局了分时租赁平台(共享汽车)"摩范出行"。

  今年4月,北汽集团曾与神州优车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将通过车辆采购、汽车新零售、技术合作、大数据以及金融服务等方式达成全面战略合作。5月,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收购神州优车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

  直至7月,上汽集团加入了接盘神州租车的角逐,并提出了19亿港元收购神州优车及Amber Gem Holdings Limited(简称"Amber Gem")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收购完成后,上汽集团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但与此同时,北汽集团也并未放弃。此前,神州租车在其公告中表示,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的合作细节和条款仍在磋商当中。今年7月20日,上汽集团选择了放弃,而北汽集团则选择了继续前进。

  除了神州优车欲卖掉所持神州租车股份外,Amber Gem也已于7月20日与北汽投资签署收购要约,内容有关拟议井冈山北汽从Amber Gem收购不少于1.71亿股股份,每股作价3.1港元,总代价为5.29亿港元。

  换句话说,三方交易完成后,北汽集团将取代成为神州租车的第一大股东,占后者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8.92%。当前,联想控股仍为神州租车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6.59%。

  但即便如此,神州租车的困境也尚未解决。根据其此前发布的2019年,神州租车总收入为76.9亿元,同比增长19.35%;净利润为0.31亿元,骤降89.3%。2020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28.3%至3.25亿元,净亏损达到1.88亿元。

  此外,神州优车也已被立案调查。7月20日,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7月16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金鸿顺终止收购慧博云通

 

  据悉,停牌10个交易日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金鸿顺(603922)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宣布告吹。金鸿顺7月20日晚间公告,鉴于交易各方就本次重组的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安排、募集配套资金方案等核心条款的交易细节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经与交易对方友好协商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

  按照原计划,金鸿顺此次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博云通")100%股权。

  金鸿顺公告称,今年7月6日,金鸿顺与慧博云通的控股股东申晖控股签署了本次交易的意向性框架协议。当日晚间,金鸿顺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收购慧博云通100%股权。公司股票7月7日起停牌。

  据悉,慧博云通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IT服务领域的企业,向全球客户提供软件外包、智能硬件检测与认证、移动通讯终端的测试和评估等专业服务。2016年3月25日,慧博云通正式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2017年8月公司终止挂牌。

  金鸿顺主营汽车车身和底盘冲压零部件及其相关模具的开发、生产与销售,于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海正药业拟收购瀚晖制药

 

  据悉,海正药业(600267)资产重组预案揭开面纱。7月20日晚间,海正药业公告,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向HPPC Holding SARL(高瓴旗下的基金控股)购买瀚晖制药有限公司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

  交易完成后,海正药业直接持有并通过全资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持有瀚晖制药100%的股份。此前作为瀚晖大股东的HPPC则通过重组交易间接入股海正药业,持股比例超5%,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同时HPPC持有海正药业的股份与可转债均锁定12个月。这也意味着,海正药业通过此次重组交易,间接引入高瓴资本成为股东。

  根据重组预案,本次重组由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两部分组成。

  本次交易中,上市公司拟向HPPC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标的资产。同时,上市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不超过本次拟以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购买资产的交易价格的100%,发行数量及价格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确定。

  经初步预估,瀚晖制药100%股权的预估值初步确定为88.5亿元至91.5亿元之间,经交易双方协商一致,标的公司49%股权的预估交易价格区间暂定为43.37亿元至44.84亿元。

  其中,上市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支付的交易价格为15亿元,剩余交易价格(即标的资产交易对价减去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向HPPC支付的交易对价15亿元)的65%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剩余交易价格的35% 由上市公司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方式支付。

  据悉,本次交易使海正药业对于瀚晖制药的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由51%上升为100%。  

    2012年5月,海正药业、海正杭州公司和辉瑞制药设立海正辉瑞,2017年HPPC从辉瑞手中买下海正辉瑞49%的股权并持股至今,2018年海正辉瑞更名瀚晖制药。在海正药业主要控股参股的18家公司中,瀚晖是其中盈利最多的一家。

  此次交易的另外一大看点则是引入高瓴资本。此前作为瀚晖大股东的HPPC通过重组交易间接入股海正药业,持股比例超5%,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同时HPPC持有海正药业的股份与可转债均锁定12个月。

  业内分析认为,瀚晖的发展得益于高瓴在战略、销售、科技、组织四大方向的赋能。战略方面,高瓴帮助瀚晖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销售方面,高瓴从产品线覆盖和交易机会两个维度提升了瀚晖的销售能力;科技方面,高瓴支持和推动了瀚晖数字化转型;组织方面,高瓴助力瀚晖组织架构设计,并帮助公司积极引入高端人才。

 

    ▲上海天洋购泰盛科技65%股权

 

  据悉,上海天洋(603330)7月21日晚间披露了收购胶粘剂生产企业烟台泰盛精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泰盛科技")的交易细节,公司以总价5690.1万元,收购泰盛科技65%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泰盛科技将成为上海天洋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上海天洋表示,本次交易旨在利用泰盛科技在电子组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产品、渠道和客户优势,与公司实现资源互补。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泰盛科技成立于2012年2月,注册资本1200万元,是高科技环保型胶粘剂生产企业,专业从事电子密封胶粘剂及工程密封胶粘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解决电子组装、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几大领域的客户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粘接及封装问题。产品应用范围涵盖轻量化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工程机械、手机、5G通信等相关行业以及上下游产业链。

  上海天洋表示, 泰盛科技在电子组装、新能源、汽车、安防、声学、智能穿戴、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及客户优势。从行业整体来看,电子胶粘剂和工业胶粘剂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行业的利润率高,发展前景良好。本次收购完成后将提升上海天洋上述领域的体系化能力、产品及配套的综合服务能力。

  此前,上海天洋于6月16日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6.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高档新型环保墙布及产业用功能性面料生产项目、热熔粘接材料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上海天洋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能够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优化公司财务结构,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与持续经营能力。

 

▲铁牛集团预重整申请获受理 

 

  据悉,*ST众泰(000980)7月20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铁牛集团近日收到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法院《通知》,对铁牛集团的预重整申请受理登记。截至公告日,铁牛集团持有公司股份7.8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78%。

  公告称,如果铁牛集团进入重整程序,将可能对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

  *ST众泰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亏损7.5亿~10.5亿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2.9亿元。

  公告称,上半年,资金短缺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不高,*ST众泰下属各基地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公司汽车产销大幅下降,销售收入大幅下降。

  数据显示,*ST众泰2019年度完成销售收入29.86亿元,同比下降 7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1.9亿元,同比下降1498.98%;基本每股收益-5.52元。同时,*ST众泰2019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公司一董事无法保证2019年年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深交所决定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彼时,*ST众泰董事娄国海给出的情况说明是,鉴于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铁牛集团对公司的业绩补偿兑现难度较大,公司面临众多诉讼及担保事项。

  回溯公告,*ST众泰控股股东因业绩补偿问题一直难以兑现,受到监管部门关注。

  *ST众泰5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浙江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铁牛集团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2020]21 号)。《决定书》要求铁牛集团尽快向公司执行4.68亿股的股份补偿承诺。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ST众泰发行股份购买永康众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康众泰")100%股权,并与铁牛集团签署《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及其补充协议。

  根据《补偿协议》约定,铁牛集团承诺永康众泰2018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6.10亿元(不含配套募集资金对年度净利润产生的影响),并对永康众泰100%的承诺净利润承担补偿义务。

  《决定书》表示如未达到承诺业绩,铁牛集团应对众泰汽车进行补偿。

  2018年,永康众泰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配套募集资金所产生的损益后净利润为亏损4.91亿元,完成业绩承诺的比例为-30.52%。

  2019年6月14日,众泰汽车披露《关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18年度业绩承诺实现情况及补偿义务人对公司进行业绩补偿的公告》称,按照《补偿协议》约定,铁牛集团应向众泰汽车补偿股份4.68亿股。

  然而,铁牛集团至今仍未履行上述补偿义务。

  *ST众泰此前公告,控股股东力争在2020年8月25日前完成对众泰汽车2018年度业绩补偿。若到时仍无法完成业绩承诺补偿事宜,公司将着手诉诸法律,向铁牛集团起诉来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格力电器首次回购股份

 

  据悉,格力电器(000651)7月16日公告,其当日首次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91万股,占总股本的0.0151%,支付总金额为5139.91万元。这是格力电器历史上首次回购。

  格力电器曾在今年4月表示,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的种类为公司发行的A股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含)且不超过60亿元(含);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68.8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电器股价在7月7日达到了近5个月内的峰值后,连续下跌。7月16日收盘,股价报55.99元/股,跌4.58%。

  在资金面上,近日格力电器频频被大资金卖出。7月16日,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69.2亿元。格力电器被净卖出额居首位,为14.52亿元。7月9日,格力电器股东京海担保累计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288.1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1%。7月9日,格力电器成交6.06亿元大宗交易,其中财达证券北京首体南路卖出4.85亿元,估算卖出823.18万股,中金公司上海黄浦区湖滨路卖出1.21亿元。7月7日,格力电器出现一笔大宗交易成交,成交量13.60万股,成交金额749.77万元,大宗交易成交价为55.13元,相对当日收盘价折价8.24%。7月1日至6日的四个交易日期间,财达证券北京首体南路以大宗交易方式卖出格力电器3465万股,卖出金额20.15亿元。

  格力电器的财务数据也不好看,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完成营业收入695亿元~725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983.41亿元;此外,格力电器预计实现净利润为63亿元~72亿元,将同比下降48%~54%,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37.5亿元。

  针对业绩的大幅下滑,格力电器表示,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空调行业终端市场销售、安装活动受限,终端消费需求减弱;2020年"格力董明珠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零售模式,格力电器稳步推进销售渠道和内部管理变革,继续实施积极的促销政策。

 

▲蚂蚁集团拟A+H上市

 

  7月20日晚间,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官宣,启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此次蚂蚁集团上市的保荐机构之一是中金公司。巧合的是,就在蚂蚁集团官宣上市计划几分钟后,中金公司公告,拟修改A股发行方案,发行数量由4.59亿股变更为14.3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由9.5%上升到24.77%,募资规模大幅提升,此举被业内解读为,公司或有意参与蚂蚁集团跟投。

  截至2019年末,阿里巴巴持有蚂蚁集团33%的股权,杭州君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杭州君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蚂蚁集团50%股权。君瀚属于马云及阿里系、蚂蚁系员工,君澳属于阿里巴巴合伙的部分成员。因此,阿里巴巴及阿里系成员大约持股蚂蚁集团83%的股权,而目前马云持有蚂蚁集团8.8%股权,拥有50%表决权。

  蚂蚁集团2014年10月成立至今,已开拓有支付(支付宝)、财富管理(蚂蚁财富、余额宝)、融资服务(花呗、借呗)、保险(保险服务)、信用服务(芝麻信用)、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六大业务体系,在金融云、数据库业务OceanBase以及多个金融科技产品输出之外,金融业务涵盖支付、银行、消费信贷、财富管理、基金及经纪业务、保险及保险经纪业务等多个方面。

  在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任内,数字化成为蚂蚁集团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今年6月,蚂蚁集团进一步将全称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隐去"金融"标签,给数字化升级正名。

  成立至今,蚂蚁金服共经历了至少9轮融资。去年9月,自2014年开始的知识产权出让而收取37.5%税前利润的"分润安排"终止,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以人民币875亿元获得蚂蚁33%股权,以此估算,蚂蚁的市场估值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

 

▲中石化榆济线以32.2亿元出售

   

    据悉,"三桶油"管网资产剥离正式启动。7月21日晚间,中石化集团港股上市公司中石化冠德控股有限公司(00934.HK,下称中石化冠德)发布公告称,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PIPE CHINA,下称国家管网公司)将收购中石化榆济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榆济管道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32.2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交易将于2020年9月30日完成。

  中石化冠德的公告称,当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经贸冠德发展有限公司与国家管网公司订立了股权购买协议。

 

    ▲中广核集团换帅

 

  据悉,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集团)迎来新任董事长。7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中广核集团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杨长利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免去贺禹的集团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

  贺禹出生于1957年3月,祖籍山西。今年3月,他已满63周岁,到了央企"一把手"退休年龄大限。因此,他的退休延迟了四个月。

  贺禹在中广核集团内工作了34年。1986-2001年,其先后任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下称广东核电)生产部运行处副值长、运行工程师、处长、大亚湾核电厂厂长等职务。

    1989-1990年期间,广东核电先后派出三批共113名学员出国接受培训,将生产运行人员派到法国核电站现场培训。贺禹、中广核原总经理张善明为第一批送往法国学习核电站生产运行技术的人员。由于当时培训极为严苛,平均培训费用较高,培训回来后发挥的作用巨大,业内亦将之称为"黄金人"。

  2001年,贺禹先后任广东核电副总经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广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05年,贺禹担任中广核集团总经理;2010年起升任中广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2018年7月起,任中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广核集团新任董事长杨长利,今年1月刚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核集团)调任至中广核集团,接任张善明成为中广核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杨长利1964年3月出生于辽宁大连,是一名老中核人。1989年,他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后,便进入中核集团,在该集团工作30年。

  杨长利曾就职于中核集团所属的自然科学和工业应用研究院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工作近十年,历任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研究院副院长。

  1999年6月,杨长利任中核集团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2002年7月升任主任。2006年7月起,他开始担任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2018年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无偿划转入中核集团。

  半年后,新领导班子正式亮相,中核集团原总经理余剑锋出任新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核建原总经理顾军出任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合并后的新党组成员共11人,其中六位来自中核集团,五位来自中核建。杨长利出任副总经理一职,位于董事党组副书记祖斌之后。

  据报道,在中核集团任职期间,杨长利主管分管核燃料循环的相关单位,也曾分管过集团的安全、质量、科研等工作。杨长利也是首位从中核集团直接调任中广核集团担任总经理、董事长的高层管理者。

  7月22日,国资委还宣布,免去吴俊峰的中广核集团党委常委职务,不再担任集团总会计师职务;何海滨担任中广核集团党委常委,提名为集团总会计师人选。

  中广核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核电运营商。中广核集团旗下共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广核电力(01816.HK/ 003816.SZ)、中广核新能源(01181.HK)、中广核矿业(01164.HK)以及中广核技(000881.SZ)。

 

▲吉利入主华菱星马

 

  据悉,历时近3个月,华菱星马(600375)重组事项将落定,吉利将以4.35亿元拿下华菱星马控股权。7月22日晚间,华菱星马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安徽星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星马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马鞍山华神建材工业有限公司(下称"华神建材"),与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商用车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完成后,吉利商用车集团将持有公司15.24%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

  回溯公告,华菱星马于今年4月29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拟协议技术转让股份。6月7日,华菱星马披露有一家意向受让方吉利商用车集团向星马集团递交了受让意向书及相关申请材料,并支付了认购意向金3000万元。

  一个多月后,股权转让定音,星马集团及华神建材与吉利商用车集团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全部华菱星马股权转让给后者。

  据悉,吉利商用车集团的唯一股东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控股")。吉利控股注册资本为9.3亿元,其中李书福出资8.47亿元、出资比例为91.08%,李星星出资8300万元、出资比例为8.92%,李星星为李书福之子。吉利商用车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李书福。

  华菱星马是安徽一家重型专用商用车公司,也是全国重要的重型卡车、重型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前身为成立于1970年的马鞍山市建筑材料厂,2003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2004年引进日本三菱技术进入卡车领域。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华菱星马经营状况不佳。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菱星马亏损约1.1亿元。根据华菱星马7月13日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经营业绩将亏损8000万元至亏损1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华菱星马称,报告期内,国内重卡和专用车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产品市场价格不断降低,导致公司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减少。

  吉利商用车集团则是国产汽车龙头吉利控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聚焦于新能源商用车整车与零部件相关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公司总部位于杭州,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方向。目前,吉利商用车旗下拥有远程汽车、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覆盖了轻商、重卡、皮卡、客车、伦敦电动车TX等五大产品系列,实现了商用车品类的全覆盖。

  除了此次拿下商用车品牌华菱星马,吉利在商用车市场早有布局。2016年3月,吉利斥资4亿元收购东风南充公司100%股权,获得载货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的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同年10月,吉利控股公布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2017年,吉利提出"要补齐商用车短板,在2020年商用车销量达25万辆"的目标。

 

▲吉利与沃尔沃合并计划暂缓

 

  7月21日,沃尔沃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在接受德国《汽车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吉利汽车将在A股上市,沃尔沃和吉利的合并将暂时中止。

  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曾于今年2月1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与沃尔沃汽车管理层进行初步探讨,考虑进行业务重组,打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按照彼时计划,重组后的新集团将通过中国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6月17日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将有望登陆科创板,成为A+H股上市公司。

  由于整合沃尔沃、登陆科创板对吉利汽车都非常重要,因此上述消息披露后,市场对吉利汽车的具体动向颇为关注。沃尔沃方面宣布沃尔沃和吉利的合并将暂时中止,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市场关切。

  目前科创板开板已满一周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吉利汽车来说,其推动在科创板上市,暂缓推进吉利沃尔沃合并计划,是情理之中。待登陆科创板完成后,吉利汽车或将再度重启与沃尔沃的合并计划。

 

管理视点

 

应对疫情危机,中国社会企业崛起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约撰稿人齐菁日前发表文章指出,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企业面临生存与转型的挑战。如何平衡经济价值创造与社会价值创造,获得持续生命力?如何随着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趋势变化,不仅活下来,而且创造更大更持久的社会价值?这需要企业与客户、生态链合作者共享价值。社会企业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几十年来,社会企业已经从一个有趣新颖的概念变成实实在在的商业现实。2019年,全球181家顶尖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在商业圆桌会议上共同签署的一封信中,重新定义了公司的宗旨应不仅仅是服务于股东,更应该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这标志着商业界对社会价值前所未有的重视。

  “社会企业”是什么?

  对于“社会企业”定义的解读,德勤管理咨询合伙人郑骅提出:德勤通过研究大量全球一流企业案例发现,“社会企业”是一个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组织,其使命是将收入增长、盈利与尊重和支持其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网络的需要相结合。这包括倾听、投资并积极管理塑造当今世界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企业还肩负着成为优秀企业公民(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责任,它们是同行的榜样,并在组织的各个层级促进高度的合作。社会企业不只体现社会责任,而且体现转变组织的运作模式以平衡自身与更广阔商业生态的多方诉求。

  社会企业应该把商业机构的外部合规、市场压力、竞争压力等内化为企业的商业模式,用全新的模式去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这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所以,德勤更倡导主流商业企业去转型升级成为社会企业,而不是把社会企业仅仅局限在一些非营利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后者在规模化、系统化,尤其是可持续解决问题方面有许多障碍和阻力。

  后疫情时代,“社会企业”理念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企业若想在重塑的世界中营造安全感,就必须“以人为本,重塑价值”。社会企业在工作中呈现出一系列全新的属性:使命、潜能和展望(-见《哈佛商业评论》7月刊)。此外,社会企业是以实现社会创新为目标的组织。社会创新是指通过商业的思维、商业的模式来解决政府或者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

  卓越管理公司的社会企业实践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徐岩说:“今天的‘企业’一词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也不应仅是慈善、捐款、环保等。在2020年的卓越管理公司评选中,我们观察与发现中国的一批卓越管理民营企业已经引领众多行业发展,其中许多企业都体现出‘社会企业’的特质,从而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例如,印刷包装企业裕同科技旗下包装产品使用百分百可回收竹子为原料,做到完全环保。正因为其可持续型的产品创新,苹果主动与裕同科技进行接洽,把它纳入自己的供应商队伍。”

  疫情期间,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合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愿景,将多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运用到疫情防控中,快速上线多款疫情防控平台助力抗疫与安全复工,在多个城市数千个社区完成部署,帮助地方社区减轻管理压力并降低传染风险。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说:“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商业逻辑不能只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还必须关注企业对员工、行业和国家的责任。”

  新希望乳业则一直从顾客、员工、客户和公益活动四个维度践行“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希望乳业CEO朱川说,世界正在更加碎片化和个性化,企业中“社会”的内涵需要更丰富。企业应从更多维的眼界格局和更高的标准出发,通过数字化和技术能力更加精准地践行社会责任。

  国内水果供应链行业头部企业鑫荣懋集团在战略制定、组织力打造、品牌对社会的承诺与财务绩效平衡发展中都体现出对“社会企业”的重视。它们从基础责任、对行业的责任,以及对公益事业的投入三个方面递进实践,鑫荣懋集团CEO张剑表示,在关键时刻,企业更应把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疫情期间,该公司的配送中心没有休息,一直为医院提供新鲜水果来保证医护人员的营养。

  营造“社会企业”生态圈

  新加坡银行香港分行首席执行官兼大中华及北亚环球市场总监陈学彬说:“基于对亚太区具有国际典范的社会企业的多年洞察,我们看到可持续发展概念显然正在重塑企业生态系统,令人振奋的是,如今中国企业比以往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发现全球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越来越重视创造代际财富和规划家族传承,以期创造非凡成就。如果有企业可以提供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产品或服务,我们会致力支持客户进行直接投资。为此,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社会企业’生态圈,使全球投资者和家族办公室可以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德勤于2019年在中国正式启动德勤全球计划“智启非凡”(WorldClass),强调德勤积极实践为社会成就不凡的宗旨,助力全球各地应对社会挑战,着力推动教育、技能提升和机遇创造,到2030年助力全球5000万人才把握未来机遇。“智启非凡”依托当地服务业企业,为贫困地区农村青少年提供职业培训、创造就业机会,赋能农村青少年在工业4.0时代实现职业梦想;推行辅导、数字化学习、阅读项目,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升教育质量,帮助数百万流动和留守儿童掌握技能。

  “智启非凡”计划德勤中国主管合伙人王拓轩说:“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个人、家庭和政治领袖都在公开讨论诸如多样化、包容性、性别收入平等、收入不平等、移民和全球变暖等问题。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很多利益相关方对这些问题的政治解决方案都感到失望,大家现在期望企业能够帮助解决这些关键的问题。2020年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开启,身处非常时期,我们更能体会‘共克时坚、携手共进’的意义。在民营企业积极恢复生产运营及战略性调整方向的这段关键时期,我们期待有更多中国民营企业秉承长期主义,能思考如何通过可持续性实践提供更多社会解决方案,让企业和整体经济都从中受益,从而实现真正的价值回报。”

  德勤“智启非凡”项目倡议未来更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可以和德勤及合作伙伴们形成“社会企业”联盟或圆桌会议的机制,协同推动“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创新和落地。

 

信息化建设

 

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据悉,银保监会日前制定《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针对互联网贷款中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数据保护不到位、清收管理不规范等损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办法》在多个章节全面提出消费者保护要求。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将消费者保护嵌入互联网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做到卖者尽责。二是围绕借款人数据来源、使用、保管等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对取得借款人风险数据授权时进行了具体规定。三是要求商业银行落实向借款人的充分信息披露义务,应充分披露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等信息,切实保障客户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四是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

  为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开展与合作机构的合作,防止合作机构风险向银行传染,《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从准入到退出建立全流程、系统性的管理机制,提升其精细化管理能力。一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各类合作机构的全行统一的准入机制,并实施分层分类管理。二是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签订的书面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合作范围、操作流程、各方权责、风险分担、客户权益保护等内容。三是商业银行应当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义务等,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四是商业银行应当持续对合作机构进行管理,定期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合作机构无法继续满足准入条件的,应当及时终止合作关系。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时,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自主风控的原则审慎开展业务,避免成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独立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选择合作机构,避免对合作机构的过度依赖;同时要求银行将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总额纳入限额管理,并对单笔贷款出资比例实行区间管理。

  那么,《办法》是否限制地方性商业银行跨区展业?对此,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地方法人银行应当坚守发展定位,在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主要服务当地客户。考虑到各家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差异性较大,《办法》暂未对地方法人银行开展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设置统一的定量指标进行限制,但地方法人银行应结合自身风控能力审慎开展此类业务,并确保有效识别和监测跨区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部分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的银行不受《办法》关于跨区经营的限制。

  为尽可能地保证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的连续性和保护客户权益,《办法》按照"新老划断"的原则,设置两年过渡期。《办法》实施之日起,新增业务应当符合《办法》规定。过渡期内,不符合《办法》规定的业务,应在控制整体规模基础上,逐步有序压降。

 

七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

 

  据悉,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通知指出,试点工作主要包括开展数字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探索乡村数字治理新模式等七方面内容。同时明确,到2021年底,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乡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高,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发展,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乡村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其中,完善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方面,通知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适用的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提升4G网络覆盖水平,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

  为探索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通知称,大力培育一批信息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生产经营组织,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电商品牌,因地制宜培育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

  此外,通知还提出,探索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抓好网络扶贫行动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无缝衔接,探索建立与乡村人口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良好生态,激发乡村自我发展动力和活力。

 

首批百家企业加入"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

 

  据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7月15日披露,"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已于近日正式成立,首批100家企业加入。这标志着以阿里巴巴为龙头引领、协同本地优势企业构建的郑州数字产业"军团"诞生。

  近年来,郑州聚焦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数字化产业链和生态圈,积极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郑州"建设驶入"快车道"。去年8月22日,郑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举行座谈会,明确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携手助推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16日,郑州市与阿里巴巴集团又举行了2020年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座谈会并签署深化数字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着力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核心,抓好"城市大脑"、数字产业发展、数字贸易枢纽等重点,营造"十百千万"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培育数字郑州人才,打造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地、"城市大脑"新标杆。双方合资组建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以该公司为核心,构筑大生态、形成大产业,打造"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

  "数字郑州"产业生态联盟将依托阿里巴巴集团在技术、市场、服务和人才等领域的综合优势,实现生态资源聚合,服务"数字郑州"建设。同时,借助阿里巴巴集团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雄厚实力,带动一批本地企业在信息安全、物联网、跨境电商、电商物流及互联网新业态等领域形成优势和较强竞争力。

  据介绍,该联盟将对郑州数字产业生态能力全面摸底,根据项目属性进行资源的精准匹配,以示范项目先建先行为数字经济高效赋能;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加快数字峰会落地,打造特色城市名片,智汇力量攻关难题,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加强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技术认证同步跟进,积极推动数字化人才集聚,强化校企合作精准适配,全面推动郑州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城市的理念提升、基础提升、创新提升、人才提升,叫响"数字郑州""智慧郑州"品牌。

  目前,郑州已牵手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等行业领军企业,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发展,向"中部数字经济第一城"目标奋力迈进。据介绍,到2022年,郑州将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达500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的40%以上。

 

河北省印发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

 

  据悉,河北省发改委近日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是对《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贯彻落实。计划指出,河北省钢铁行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是较具国际竞争力的重点行业。加快推动以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控制智能化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是打造全省钢铁行业竞争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计划推出,到2022年,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数据资源得到广泛采集、数据应用得以示范推广、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以大数据、数字化车间、全流程智能制造、行业云平台为支撑的钢铁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主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000吨/人年以上,首钢迁钢、河钢石钢等重点企业建成全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企业。

    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加快企业生产工序数字化改造,主体装备同步配备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系统,行业前10家企业全部建立数据中心。数字化集成性应用在特定场景得以实现。

  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协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行业两化融合深入推进,MES、ERP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两化融合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投入使用,数字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以上。

  数字化生态体系初步形成。高速宽带、无缝连接、智能适配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实现钢铁企业全覆盖,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安全保障等政策制度环境得到优化。

  路径:三大工程助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计划提出,从产品、企业、行业三个维度,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构建多元归集、系统整合、深度开发的产业数字化链条;加快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并行推进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支撑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生态体系。

  实施现代化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工程。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建立完善钢铁行业数据资源标准规范,努力构建纵向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横向联结不同市场主体的数据资源"河北标准"。推动开展数据全面汇集分析挖掘,推动大数据以及AI技术创新应用。开展场景集成应用示范,开展数据收集、加工、开发等集成性应用试点示范,探索数字化改造在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企业效益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工程。建设数字化研发体系,依托河钢唐钢、河钢邯钢、河钢承钢、新兴铸管四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河钢技术研究总院,建立基于数字化集成的研发体系或平台,全面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和服务意识。实施生产体系数字化改造,大力推进"机器人+""5G+""AI+"行动,支持企业建立贯穿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全流程数字化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形成多维度、多环境数据源实时同步的数字孪生体。到2022年,培育15个以上数字化车间,打造3家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实施数字化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工业PON和5G新型网络技术,打造钢铁企业泛在一体化工业数字化网络;加快5G网络在重点钢铁企业的部署和商用推广;推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进行高速率、低功耗、高可靠升级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开展示范试点以及规模推广。

 

湖南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出台

 

  日前,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2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4G网络实现自然村(20户以上村民小组或聚居寨)全覆盖,5G应用更加普遍,自然村(20户以上村民小组或聚居寨)光纤通达率达到70%,有条件的农村具备100兆以上接入能力,有线广播电视网连通所有行政村。推动农业物联网应用,打造数字农业产业新优势。"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建成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显著。惠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城乡"数字鸿沟"逐步缩小,形成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行动方案》强调,将重点抓好任务落实,包括完善支撑数字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先导产业,优化信息惠农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数字乡村的治理能力,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数字鸿沟",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行动方案》明确,在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协同推进数字乡村发展,研究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举措,督促落实各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完善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按照统筹规划、整合共享、集聚提升的原则,按规定选择优势区域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工作。加强信息化相关资金项目的整合运用,争取国家层面的数字乡村试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对湖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支持。

 

 

法定数字货币在全球急剧升温

 

  央行数字货币在全球持续升温,多国在近期加紧了数字货币研发和布局的步伐。据悉,7月20日,七国集团(G7)基本决定将就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展开合作,拟于8月底到9月上旬在美国举行的首脑会议(G7峰会)上开展进一步讨论。

  全球各大央行的数字货币工作团队陆续组建。7月20日,日本央行在结算机构局内新设立“数字货币组”,重点研究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探索如何构建数字社会的最佳结算系统。

  此前,韩国央行宣布成立央行数字货币法律咨询小组,为其数字货币发行建立法律基础和技术基础,以便更灵活地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支付环境。

  今年1月,G7就已正式联合组建央行数字货币小组,成员囊括欧洲、亚洲、北美几大主要经济体央行。

  部分国家的数字货币正加速进入试验和测试阶段。法国央行7月20日宣布,汇丰银行、埃森哲和法国兴业银行等8家公司入围其数字货币试验计划。8家公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共同探索将金融工具兑换成央行货币的方法,并改善其跨境支付条件。

  法国央行表示,各公司参与试验的积极性体现出金融和技术参与者对于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以改善金融市场的浓厚兴趣,而且,从试验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推动建设以欧元体系为中心的全球数字货币。

  今年7月,泰国央行已开始使用数字货币与一些大型企业进行金融交易。这标志着该央行已经进入数字泰铢开发的第三阶段。泰国央行还计划于今年9月,对与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的数字货币交易进行测试。

  实际上,全球各大央行在数字货币这个新“战场”的研究和探索已有时日。华创证券表示,2019年,80%以上的央行已经参与数字货币研究工作,40%以上央行已进入数字货币试点阶段,近10%央行已近落地阶段。今年以来,各国央行更是加速了数字货币领域的角逐。

  中国的数字货币进程也在持续推进。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的研发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人民银行已开展数字货币商业应用场景测试,支付宝、美团、滴滴、B站、字节跳动等公司均已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项目银行展开合作。

  “数字货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的货币范式,布局数字货币,也是在为更好地应对未来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的变局做准备。”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说,对于这一领域的提前布局“有备无患”。

  从国际竞争视角来看,薛洪言认为,当前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竞争升级,也是各国央行避免未来因技术落后而吃亏的“未雨绸缪”。

  华创证券认为,数字货币发展将是全球金融科技未来的重要主线之一,或将改变现有的国际支付体系。

 

三星发布6G白皮书

 

  据报道,韩国三星电子近日发布《下一代超连接体验》6G白皮书,内容涵盖了三星技术研发、社会趋势分析、新服务、候选技术及预期的标准化时间表。白皮书系统阐述了三星6G时代的愿景,即"将'下一代超连接体验'带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白皮书提出,相较于5G性能方面的优势,实现6G服务须满足3类要求:性能、架构和可信度。白皮书还提到3项关键的6G服务:沉浸式扩展现实(XR)、全息图和数字孪生。由于通信以及传感、显示和人工智能等其他技术的进步,6G将带来很多全新、跨越性的服务。

  业内预测6G将提供比5G高50倍的峰值数据速率,延迟缩短到5G的1/10。据三星电子预计,6G标准的完成和最早的商业化可能在2028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可能在2030年左右实现。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表示,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产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一是发挥广连接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作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工业互联网向上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从而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驱动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促进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共享,催生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发展壮大新动能。

  二是发挥数据效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链接范围。数据驱动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由单链条串行生产方式转变为多环节并行协作方式,有利于突破工业企业内外割裂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转变了工业业务模式。大量的工业数据赋能企业由生产制造产品向过程服务进行转变。

  三是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工业互联网具有平台特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模式,将自身信息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嵌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从而大幅减少企业IT管理系统的部署、测试和运维等信息化改造成本;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借助万物互联的特征,收集每台机器的多种指标,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文章指出,在中国,工业互联网尽管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目前总体仍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新鲜事物。从长远看,工业互联网发展是一个需要迭代、试错、演进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力,积极合作、共同探索、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首先,加强关键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制与工程化推广,持续推进以DOA体系架构、Handle系统等为代表的架构技术研究,加快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供给能力。

  其次,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规范标准,分期分批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及测试床,实施重点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和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再次,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一是设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二是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三是发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作用,积极推动典型企业和成熟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四是鼓励商业银行以"投资+融资"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拓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方式。

  最后,要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水平。一是要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二是要加强法律保护,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的保护层级;三是要发挥大型IT科技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监管、防护、治理等安全基线的全面提升。

 

企业信息员园地

 

境外产业园区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特约通讯员 董志敏 王协忠

  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对于加快“ 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提升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有重要意义。通过共建产业园区,异地建园、合作共建、管理输出等方式,有效连接国内产能、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与东道国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优势,能够为双方发挥比较优势创造更大空间。同时,可以把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与当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推动要素和产业集聚,加快构建东道国产业体系,将我国和沿线国家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流动,推动资源要素跨国高效配置,实现多国市场深度融合。虽然“ 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大多数沿线国家的欢迎和支持,但在推动产业园区建设时,仍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一是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由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政治体制、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各不相同,目前尚没有在境外产业园区建设中形成普遍适用的合作机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东道国在劳工、企业注册、市场准入、合同执行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为国内企业争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加上境外园区建设较国内更为复杂,由于合作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国家的园区建设进程受到一定制约。切实推动“ 一带一路”沿线园区加快发展,仍需要不断探索并逐步完善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合作机制。

  二是政治环境错综复杂。一方面,欧美大国在相关地区的博弈带来一定的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从东南亚经中东延伸到北非,是大国博弈的焦点,地缘政治风险较为突出。远的如两伊战争、海湾战争,近的如“ 伊斯兰国”问题、叙利亚问题,背后都有大国博弈的身影。地缘政治风险对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以及稳定运行都会带来挑战。另一方面,部分国家政权更迭可能带来一定风险。近年来,受民粹主义思潮影响,部分国家的不同阶层和族群之间对立情绪严重,选举造成的政权更迭可能导致政局不稳。这在部分东南亚、南亚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相关国家政局不稳定、政权更迭时有发生,导致其缺乏明确的长期发展规划,给产业发展与国际投资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考虑到产业园区发展对各方合作的要求比基础设施建设更高,园区受到政权更迭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是安全形势严峻。“ 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区域存在武装冲突的风险,部分国家“ 三股势力”活跃,局势仍不稳定,甚至仍有一些地方存在军事冲突,影响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局部军事冲突也可能对周边国家的稳定产生影响。在安全领域的问题中,恐怖主义、分离主义和极端主义是危害最大的“三股势力”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直接对园区重大项目构成威胁,增加运营成本和安保支出。据称,部分海外投资企业10%以上的成本来自安保。二是对投资者构成心理威慑,影响投资者的信心。此外,欧亚大陆是矛盾冲突的多发区,国家间的历史恩怨多,部分国家之间还存在领土、领海争端。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会给“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带来困难。

  四是金融风险较大。经济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项目融资风险”三个方面:部分国家经济政策频繁变动对产业园区建设势必造成影响。尤其是经济政策风险在市场准入、投资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变化可能对在沿线国家投资产生重大影响。其次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陆续转向。尤其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可能对一些新兴经济体汇率产生冲击。汇率波动可能对在相关国家的产业投资回报产生较大影响,生产经营风险也随之上升。另外是项目融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水平较低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原本就缺乏充足的投资资金,加上私人部门与境外主体出资有限。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阻碍,单一的投融资模式也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为此,对推动境外园区建设,科学构思园区建设模式,把园区打造成有活力、可持续的合作典范,提出以下建议。

  一、遵循互利共赢的思路推进园区的快速发展。按照“ 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遵循互利共赢的思路,既考虑国内企业开展产能合作的需要,又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发展诉求。在推动产业发展时,照顾相关国家的基本国情、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产业发展与区域布局,通过促进相关国家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真正服务于相关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在选择合作对象时,综合考虑双边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互信与贸易投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国家的地缘政治关系、政治局势、经济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前景,优先选择与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双边关系良好的国家拓展业务。在重点合作领域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行业切入。

  二、构建全球治理多边合作开放包容的大框架。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大框架下,要秉承“ 多边合作、开放包容” 的理念,与不同的国际组织、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的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多边合作平台,推进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在我国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中,力争把产业园区建设纳入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多边合作框架之中。另一方面,在开展海外业务时,可以更多地与其他国家的企业合作,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可以与来自东道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跨国公司合作开展业务,既把风险分散到不同企业,又利用来自不同国家企业的影响力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还能发挥其他企业在资源获取、市场营销、资金融通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三、拓展市场形成多种要素共同支撑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国内企业在人才、资金、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市场拓展能力,形成“ 多种要素,共同支撑”的格局。一是要加快培育一批国际化人才。国内企业要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选拔、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使用、人才评价等方面形成完善的机制。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两种方式,建立公司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二是要合理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在拓展海外业务时,要合理运用期货、现货等多种交易工具,以金融业务促进海外投资和贸易发展,发挥协同效应,发挥好各种金融工具的融资功能和避险功能。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在海外业务中的支撑作用。要充分发挥国内企业的技术优势,在相关国家申请和积累专利。同时结合海外业务的特点,加强相关领域的研发工作。

  四、发挥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充分发挥我国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领域经验丰富、企业实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的优势,实施“ 多元主体,抱团出海” 的战略,推动企业之间紧密配合,形成有机整体,实现1 + 1 > 2的协同效应。一方面,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与建设、下游分销企业要抱团形成全产业链相互配合的团队,在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避免单个企业独立嵌入国外产业链的特定环节导致缺乏上下游配套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要与海外投资生态圈中的企业抱团。要跨越制造业单一环节,在上中下游有机结合的同时,与金融、会计、法律、咨询等行业之间形成有机整合,形成生态圈。通过建立“ 金融+产业+服务”模式,破解海外园区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风险。

  五、强化安全经营防范风险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努力规避政治、安全、经济、金融等各方面风险,提升境外企业、国际业务领域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应对能力。一是要把控宏观风险。按照业务开展的需要进行国别研究,对相关国家的宏观风险进行全面分析。重点研究经济基本面、债务、汇率、法律制度、选举等方面的风险。二是做好前期调研。派出具有国际视野、海外经验丰富的精干团队,对相关国家的合同签订、人员雇佣、投资许可、工程施工、税收缴纳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调研。三是做好市场分析。对影响项目投资回报和经济收益的各种经济、金融因素进行梳理,研判其变动趋势及对项目推进的影响。四是防范安全风险。把安全风险摆在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制订应急预案。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