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    2021年第35期

2021年第35期

 

 

部委决策

 

国家发改委将加强跨周期调节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意义重大。发改委将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变化,继续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以及今年三四季度政策设计和衔接,及时出台必要政策措施,夯实经济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防止出现大的起落,避免短期波动影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要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加快全年3.6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进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精准开展流动性调节,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恢复发展。

  二是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发挥好102项重大工程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加快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执行进度,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积极释放消费潜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为正常出行和消费创造条件。

  三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政策,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

 

银保监会发布《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

 

  据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加快补齐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短板,9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方案》指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大力支持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重点帮扶县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信贷投放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支持保险公司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帮扶县经济社会建设。

  《方案》明确,优先在重点帮扶县设立银行保险机构。过渡期内,银行保险机构在重点帮扶县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要适当增加,已在重点帮扶县设立的银行保险分支机构不得撤销。

  《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努力实现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于所在省份贷款增速,力争到2025年底,各重点帮扶县存贷比达到所在省份县域平均水平。除国家禁止和限制类行业外,银行机构在重点帮扶县发放的贷款利率要低于其他地区,鼓励参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放款。

  《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确保每个重点帮扶县至少有1款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产品,鼓励引导保险公司适当降低重点帮扶县的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费率。支持保险公司优先在重点帮扶县开展防止返贫保险,保险公司承办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要对重点帮扶县的低收入群体给予更大的政策倾斜。

  《方案》最后强调,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要设立"绿色通道",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在重点帮扶县设立分支机构,可适当放宽重点帮扶县保险分支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要求。进一步提高重点帮扶县不良贷款容忍度,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好尽职免责要求。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和银行保险机构要制定支持重点帮扶县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认真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助力重点帮扶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即将公布

 

  据海关总署9月16日在例行记者通报会上披露,《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即将印发实施。规划明确,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

  规划提出,全面落实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口岸综合绩效评估为抓手,统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化口岸。

  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在会上说,新发展阶段,口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口岸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维护口岸安全责任更加突出。将平安口岸建设列为"五型"口岸首位,是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规划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围绕枢纽口岸优化口岸布局;探索实施口岸分级分类动态管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口岸智慧化建设;加强口岸安全联合防控制度建设;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口岸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口岸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口岸法治化建设;加强港澳和国际口岸交流与合作;推进绿色口岸建设。

  为更好推进落实11项主要任务,规划首次提出了重点枢纽口岸示范、以补短板为主的口岸设施升级改造、口岸智慧创新、口岸国际合作四大重点工程,以及建立口岸综合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开展口岸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口岸数据安全与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适应口岸发展的投入保障制度五项重大举措。

 

 

 

北交所就三项审核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9月10日晚间,北京证券交易所就第二批基本业务规则征求意见,分别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审核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规则(试行)》。北交所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的规则构建了北交所履行发行上市和融资并购审核职责的基本制度框架,未来还将持续完善审核机制安排。

  规则总体安排与科创板、创业板保持一致

  此次征求意见的规则是北交所试点注册制、履行审核职责的基本规则依据,主要内容为股票发行审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总体安排与科创板、创业板保持一致。一是贯彻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通过审核问询等多种方式,引导发行人"讲清楚",督促中介机构"核清楚",保障投资者"看清楚"。二是坚持公开透明的审核原则,设置高效有序的审核流程,保障与中国证监会发行注册程序顺畅衔接。三是强化配套自律监管安排,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压实发行人的主体责任,引导保荐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归位尽责。

  上述三件业务规则吸收借鉴了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经验,总结了前期新三板精选层的有关实践,形成了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需求特点的制度安排。

  公开发行并上市审核方面,主要是落实注册制要求,在精选层自律审查安排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一是明确衔接分工,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受理",北交所受理发行申请文件并审核通过后,报中国证监会履行注册程序。二是延长财务报告有效期,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财务报表有效期为6个月,可申请延长的期限从1个月调整为3个月。三是完善审核时限总体要求,明确发行人及保荐机构问询回复总时限为3个月,上市委员会暂缓审议时限为2个月,进一步明确审核预期。

  上市公司融资并购方面,为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持续融资,除遵循注册制一般要求外,也作出体现市场定位和特色的具体制度安排。一是支持企业按需灵活融资,对上位法规定的自办发行、授权发行等特色融资机制设置了快速、便捷的申报和审核安排。二是建立兼具包容性与规范性的重组审核机制,对与生产经营相关的现金购买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行为不纳入重组管理;设立并购重组委员会,提升重组审核的专业性、审慎性和权威性;丰富并购支付手段,明确上市公司可以发行优先股、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购买资产或者募集配套资金。

  重组上市方面,明确了重组上市标准。考虑到重组上市的特殊性,坚持底线思维,明确仅有符合上市条件中净利润或营业收入标准的资产可以实施重组上市,有效把控置入资产的经营风险,切实保障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

  此外,作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北京证券交易所网站10日晚上线试运行。北交所官网上线试运行初期,主要包含三个内容模块:一是业务规则模块,当前主要作为北交所各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的平台,是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规则制定的重要渠道。二是投资者教育模块,对北交所相关业务规则进行官方解读,是广大投资者理解业务规则核心要义的学习平台。三是北交所简介和要闻板块,对北交所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及时展示市场重要新闻和发展动态,是各类用户迅速获取北交所资讯的有效途径。

  根据《证券法》规定,北交所官网将作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是全方位服务各市场参与主体的重要平台和窗口。随着北交所设立各项工作不断推进、市场业务不断丰富,北交所官网将陆续上线发行上市专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情信息揭示、统计数据发布、法规制度展示等内容和功能。

  北交所表示,将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根据市场建设发展情况,不断提升网站综合效能,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权威信息平台。

 

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据悉,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旨在进一步提高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准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引导保险公司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合理有序设置分支机构。

  《办法》主要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改建、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等流程进行了规范。重点完善改建、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的相关规定,以及分支机构设立条件,进一步明确行政许可程序和材料要求,规范和便利行政许可申请和审批工作。

  与此前相关规定的内容相比,此次出炉的《办法》主要根据保险行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进行了修订。统一和整合了近年来出台的相关监管规定,同时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明确了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撤销等制度。

  《办法》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的修改和调整,主要体现在:分支机构设立方面,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在住所地以外的省份设立分支机构,应首先设立省级分公司;准入条件方面,强化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保险公司申请筹建省级分公司的转入条件,由"上一年度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均达到充足Ⅱ类",修订为"上一年度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高于75%";在"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内控健全"的基础上,增加"上一年度公司治理评估结果为C级以上";增加"符合法定责任准备金覆盖率和相关审慎监管要求""符合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相关要求"等。

  同时,相较此前规定,《办法》新增多项申请筹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时不得出现的情形,包括:申请人或其下辖与拟设机构同一层级的分支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发生因工作行为涉嫌重大违法犯罪;最近一年内受到保险行政处罚,或其下辖与拟设机构同一层级的分支机构最近一年内受到罚没30万元以上款项、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或其工作人员受到撤销任职资格、行业禁入等保险行政处罚等。

 

银保监会强调人身险行业应在人力、科技、生态等领域发力

 

  9月15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银保监会管委会副主任毛宛苑表示,中国的人身险行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未来要重点在人力、科技、生态等关键领域发力。

  一是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销售队伍。今年,销售队伍能力衰减、产能下降等问题引起业内关注。出现这样的状况,首先是因为受到疫情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居民保险消费意愿降低,传统保险需求和销售模式陷入瓶颈,代理人普遍感受保险更难卖了。新单保费负增长导致部分基层代理人收入不升反降,自然高脱落。

  "同时,保险公司在人力方面挤干水分,实现真人、真保险、真架构,同时提高代理人进入门槛,推动代理人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转变。其次,面对寿险营销的转型和年轻保险需求的变革,部分代理人难以跟上形势,对新的传播方式学习速度慢,人均产能提不上。"毛宛苑表示,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代理人渠道矛盾显现,最根本原因是人口红利开始递减,人海战术难以持续,转型势在必行。未来,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销售队伍,提升销售产能是保险公司发力的重点。

  二是夯实科技能力,提升素质化的经营水平。当前,科技已经成为推动保险业转型的核心力量,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保障。尽管保险业加大了科技投入,但科技应用的能力、数字化的经营水平与自身转型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部分机构顶层战略和落地执行有待加强,数据治理能力、客户体验有待提升。未来保险业还需要加大保险科技的创新,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等新技术对新定价风险客群进行精准管理,实现产品开发、客户开发、销售服务、核保理赔等流程再造。

  毛宛苑透露,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已经在制定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明确行业机构要强化顶层设计和转型战略目标设立,以业务变革为核心,业务与技术双向发力形成合力,积极推进产业零售和金融市场业务的数字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服务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指导意见的出台,将全面推动保险机构转变经营理念,以数字化转型驱动金融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支持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保险支付为核心,丰富康养生态体系。相比于房地产行业、医疗行业,保险行业与健康、养老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大康养的风口下,保险业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以保险支付为核心的康养生态体系。保险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以各种形式参与康养产业,加大健康产业的资产配置,特别是以养老社区建设推进康养供给侧改革,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未来,保险业应当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快速上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提升健康服务供给中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圈、生态链。

 

中期协发布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

 

  9月10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自2021年9月10日起施行,过渡期为自施行之日起至2022年9月9日。

  《办法》共7章39条,针对期货居间业务长期以来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从期货居间人资质条件、业务边界、合同签署、居间报酬等多个方面对居间人管理实行全面的监管覆盖。

  居间人伴随着我国期货行业的诞生而出现,是期货市场重要参与群体。就行业现状而言,一方面,居间人是部分客户与期货公司发生经纪业务关系的桥梁,其诚信程度与投资者权益息息相关。期货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应当审慎选择与其合作的居间人,防范利益输送等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目前多个辖区的证监会派出机构或地方行业协会出台了本地区的居间人管理办法或自律规则,但管理标准和尺度不尽一致。近年来,因居间人诚信、道德风险引发的跨区套利、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问题时有发生,更有个别期货公司、从业人员和居间人因开展居间活动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协会2017年至今处理的各类投诉中,涉及居间人的投诉占比由5%上升至45%,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此类投诉90%以上因居间人诱导开户、喊单指导交易等超越中介人身份的行为引发。上述行为不但极大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期货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外界评价。

  协会作为全国期货业自律性组织,有必要、有责任制定全国统一的自律管理规则,建立公开、透明的居间人信用体系,防范由居间活动产生的利益冲突,杜绝不诚信、不合规行为,压实期货公司管理责任,逐步规范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总的来看,《办法》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厘清理顺期货居间人权责边界、压实期货公司管理责任、强化零容忍震慑,旨在通过规范期货公司、居间人、投资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厘清居间合作边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确保投资者保护工作有抓手,利益冲突防范能落地。

  事前,厘清理顺权责边界,建章立制规范市场秩序。期货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居间人管理制度机制,与符合规定的居间人开展居间合作,并要求其履行信义义务,向投资者做好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不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合规意识。

  事中,压实期货公司管理责任,提升内控治理水平。期货公司应当履行信息明示义务,做好客户回访工作,重视异常交易和操作监测,妥善处理投诉纠纷,按要求进行居间人信息登记报告。协会通过风险监测、自律检查等方式,持续加强事中监控力度,定期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科技监管数据的成果运用。

  事后,强化零容忍震慑,净化市场生态。协会以信用管理为抓手,建立居间人提示名单和失信名单制度,要求期货公司不得与列入失信名单的居间人合作;对期货公司相关违规行为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与行政监管层面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制度有机结合;对投诉举报等各类渠道发现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从严处理。

  中期协表示,《办法》实施后,协会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统一自律规则为基准,逐步建立起居间人自我约束、期货公司承担主体管理责任、地方协会参与纠纷调解、协会自律管理、行政监管坚守底线的"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

《办法》的发布和实施,是协会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新型监管机制"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要求的重要举措。《办法》实施后,协会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统一自律规则为基准,逐步建立起居间人自我约束、期货公司承担主体管理责任、地方协会参与纠纷调解、协会自律管理、行政监管坚守底线的"自下而上"管理体系。

 

国务院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部署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会议指出,全民医保是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项基本制度。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十三五"期间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医保事业改革发展又取得重要进展,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进医保制度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医疗保障要坚持把保基本理念贯穿始终,逐步提高水平,做到可持续。一是健全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分类优化医保帮扶政策。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加强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衔接,提高保障能力。完善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健全突发重大疫情下的先救治、后收费和针对特殊群体、特定疾病的医药费豁免机制。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丰富面向老年人等的保险产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生育保险政策。二是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

  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分级诊疗、医联体等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减少"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三是推进医保与医药协同改革。继续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遏制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及时将临床价值高、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明年实现全国基本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四是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医保服务网络。推进基本医保参保登记和接续转移等跨省通办,在全国实现异地就医住院、门诊费用线上结算。五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严格落实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系统监控、现场检查等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等第三方力量提升监管专业性。更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及时公开通报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及查出问题,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住建部拟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

 

  9月10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提出,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送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征求意见,以确保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确需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应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确需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抗震、消防等专题严格论证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复核。

  意见稿要求,严格控制生态敏感、自然景观等重点地段的高层建筑建设,不在山边水边建设超高层建筑,不在城市通风廊道上新建超高层建筑群。不在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世界文化遗产及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有影响的地方新建高层建筑,不在老城旧城的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超高层建筑。

  意见稿还提到,要强化超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预案评估,超高层建筑防灾避难场地应集中就近布置,人均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加强超高层建筑节能管理,标准层平面利用率不得低于80%,绿色建筑水平不得低于3星级标准。

  此外,各地应严格落实政府投资有关规定,一般不得批准使用公共资金投资建设超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意见稿明确,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应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报城市党委政府审定,实行责任终身追究。

  意见稿还要求强化既有超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各地要加强对超高层建筑隐患整治的监管,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超高层建筑业主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要制定隐患整治路线图、时间表,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到位前,超高层建筑不得继续使用。超高层建筑业主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组建消防安全专业管理团队,鼓励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消防安全管理人,补齐应急救灾设施设备,制定人员疏散和应急处置预案、分类分级风险防控方案,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提高预防和自救能力。

  意见稿提到,各地要加强与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需求相匹配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属地消防救援机构要加强对超高层建筑的调研熟悉,定期组织实战演练。指导超高层建筑业主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逐栋按标准要求补建微型消防站,或组织物业服务人员、保安人员、使用单位人员、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专职消防队。超高层建筑业主或其委托的管理单位应完善供电供水、电梯运维、消防维保等人员的协同工作机制,组建技术处置队,强化与辖区消防救援站的联勤联训联动,提高协同处置效能。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

 

  9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

  《意见》要求,到2025年,检验检测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行业总体技术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涌现一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检验检测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知名品牌,打造一批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检验检测新格局。

  《意见》提到,按照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市场化改革。科学界定检验检测机构功能定位,经营类机构要转企改制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化运作,规范经营行为,提升技术能力,着力做优做强;公益类机构要大力推进整合,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公益属性,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相关管理政策,提升职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

  《意见》提到,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坚持以资本为纽带完善混合所有制检验检测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方式,国有资本出资人和各类非国有资本出资人以股东身份履行权利和职责,使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加快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的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企业性质检验检测机构率先做强做优做大。

  《意见》提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检验检测行业。鼓励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资检验检测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相关资质,面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资本投资主体可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检验检测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检验检测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意见》还提到,围绕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先进制造业支撑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高水平国家质检中心。

 

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五方面17条细则。《方案》提出,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和集聚。

  《方案》要求,到2025年,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到2030年,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

  《方案》明确,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要建立在建、拟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以下称"两高"项目)清单,明确处置意见,调整情况及时报送发改委。对新增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项目,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照能效水平、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等要求加强窗口指导;对新增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下的"两高" 项目,各地区根据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各地区要严把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准入关,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

  在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上,《方案》提出,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在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上,《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项目、企业、产业及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和集聚。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跨地区交易机制,总量指标不足、需新布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等要求项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的情况下,可向能耗强度降低进展顺利、总量指标富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偿购买总量指标,国家根据交易结果调整相关地区总量目标并进行考核。

  《方案》还明确,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耗强度降低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基本目标为各地区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目标,并按超过基本目标一定幅度设定激励目标。同时,《方案》鼓励地方超额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对能耗强度降低达到国家下达激励目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五年规划当期能耗双控考核中免予考核。

  在健全能耗双控管理制度上,《方案》提出,推动地方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可探索开展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制定区域、行业、企业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指标及标准,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引导产业布局优化。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未达到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进度要求的地区,在节能审查等环节对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新上高耗能项目须实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完善能耗双控考核制度,增加能耗强度降低指标考核权重,并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要素高质量配置、深度挖掘节能潜力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此外,在组织实施上,《方案》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支持方式,实施节能重点工程。落实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和政策措施,对节能给予多元化支持。

 

国务院批复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

 

  9月13日,国务院公布《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的批复》(下称《批复》),原则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批复》要求,《方案》实施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出发,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着力构建区域动力系统,着力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批复》要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要提高对东北全面振兴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实施一批对东北全面振兴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举措,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确保《方案》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8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曾指出,东北全面振兴必须下更大力气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推动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名誉会长、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认为,东北应进一步做强农业,努力打造世界最强农业发展高地。应进一步做强装备制造业,通过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应利用有利环境,拓展冰雪产业链条,变"寒地"为"热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特色经济。

  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肖渭明在近期表示,发改委将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区位优势。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延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功能平台,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加强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打造重点面向东北亚的对外开放新前沿。

政策要闻

 

  ▲证监会牵头成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

 

  据悉,为落实中办、国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简称《意见》)部署,中国证监会牵头成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简称协调小组)。日前,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中宣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和财政部等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和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各部门任务分工,通报了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做了研究部署。

  会议强调,《意见》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证券执法司法工作进行专门部署,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好协调小组在重大案件协调、重要规则制定、重大问题会商、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强化执法合力,确保《意见》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一要强化工作协同,落实各方责任,进一步畅通部际协作、央地联动的工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各种灵活高效的协调机制,推动形成契合国情、共建共治的资本市场治理模式。二要强化大要案惩治,继续聚焦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行政与刑事执法司法合作,加快构建行政执法、民事追偿和刑事惩戒相互衔接、互相支持的立体追责体系,进一步推动形成"零容忍"的强大震慑。三要强化法治基础,在加大资本市场法制供给、畅通民事赔偿渠道、健全市场约束机制、加强资本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法律责任制度体系。四要强化预期引导,充分发挥典型案件查处的警示作用,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新闻舆论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安排,督促各类市场主体牢固树立自觉崇法守信的理念,创造资本市场发展良好外部环境。

  据了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6日公布《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对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意见》着力打造"升级版"的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执法司法体系,明确提出了两个时间点的主要目标。到2022年的目标包括"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执法司法体制和协调配合机制初步建立""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多发频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资本市场秩序明显改善"等。到2025年的目标包括"证券执法司法透明度、规范性和公信力显著提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高效顺畅""崇法守信、规范透明、开放包容的良好资本市场生态全面形成"等。

 

▲债券通"南向通"将于9月24日上线

 

  据报道,继债券通"北向通"顺利运行满4年后,"南向通"也将于近期正式开闸。9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宣布"南向通"将于9月24日上线。

  所谓"南向通",是指符合要求的境内投资者经由内地与香港相关基础服务机构在债券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投资香港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交易对手暂定为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做市商。

  根据《通知》,"南向通"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上限不超过年度总额度和每日额度。目前,"南向通"年度总额度为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每日额度为200亿元等值人民币。境内投资者范围暂定为经人民银行认可的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也可通过"南向通"开展境外债券投资。

  "南向通"的可投资范围是在境外发行,并在香港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起步阶段,"南向通"先开通现券交易。

  中诚信亚太CEO邵津宏表示,对境内投资者而言,"南向通"最具吸引力的是中资美元债,尤其是高收益信用债的境内与境外债券收益率仍存在较大的利差,"南向通"可以给境内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

  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胡昆认为,"南向通"在满足境内投资者丰富配置外币资产需求的同时,有利于协助中资发行人降低融资成本,改善同一信用主体境内外利差差距较大的现状,有利于进行合理的融资规划及资产配置。

 

  ▲上期能源修订低硫燃料油期货合约及相关实施细则

 

  据悉,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上期能源)在广泛征求产业客户、会员单位和质检机构等意见建议后,近日对《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低硫燃料油期货标准合约》(下称《低硫燃料油合约》)和《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割细则》(下称《交割细则》)进行了修订。具体修订内容为:

  一是《低硫燃料油合约》交割品质中"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低硫燃料油质量标准"的"密度(15℃,kg/m3)"由"不小于930.0,不大于991.0"修改为"不小于925.0,不大于991.0"、"苯乙烯(mg/kg)"由"不大于20"修改为"不大于50"、"苯酚(mg/kg)"拟由"不大于10"修改为"不大于50"。

  二是《交割细则》中第一百六十九条低硫燃料油保税标准仓单有效期限相关条款的规定,将"低硫燃料油保税标准仓单有效期限为自保税标准仓单生成下一月份起六个月止,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修改为"每年11月1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顺延)之前生成的低硫燃料油保税标准仓单,其有效期限为生成之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每年11月1日(含当日,遇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顺延)之后生成的低硫燃料油保税标准仓单,其有效期限为生成之日起至下一年度12月31日,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

  据了解,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以后,上期能源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如跨境交收、仓单直供等机制,并联手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出了以低硫燃料油期货结算价为基准的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升贴水报价,不断拓展期货价格的应用新场景。同时,上期能源还积极走访产业客户,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规则进行完善,如优化交割仓库布局、降低投资者成本等,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住建部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工作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以下简称"工程建设领域")整治工作。到2022年6月底,工程建设领域恶意竞标、强揽工程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招标投标乱象和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招标投标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

  根据通知,此次整治重点为投标人串通投标、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挂靠或借用资质投标等恶意竞标行为以及投标人胁迫其他潜在投标人放弃投标或胁迫中标人放弃中标、转让中标项目等强揽工程行为。

  通知要求,2021年9月底前,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本行政区域内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指导监督各市、县(区)有序推进整治工作落实。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积极开展整治工作。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排查,聚焦整治工作重点任务,严厉打击治理行业乱象,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处置机制,全面收集群众举报线索,加大线索核查力度。对发现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2022年5月至6月,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全面总结整治工作,研究梳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突出问题,深入研判招标投标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情况,健全完善行业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健全防范问题发生的常态化制度机制。

 

▲四部门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一批停车设施项目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近期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将停车设施项目列入各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一批停车设施项目。

  《通知》要求,各城市年内完成停车设施普查并对外公开,摸清停车资源底数,动态更新停车资源数据,建立城市停车设施供给能力评价制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年内开展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年内组织对现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城市停车规划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根据需要适时制定修订相关标准规划。

  《通知》提出,制定用地支持政策。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国有建设用地配置办法》,年内完成政策起草工作,明确地上、地下土地使用权配置规定。指导各地结合具体实际,抓紧出台土地分层开发实施细则。同时,规范不动产权确权。自然资源部加强指导,对有需求的地方,推动出台停车设施相关的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明确不同类型停车设施的产权归属。结合不动产登记法起草工作,完善包括地下车位(车库)等在内的地下空间确权登记的相关要件和登记要求,规范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

  根据《通知》,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内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从加强规划布局、加强设备运维、提高供电保障等方面推动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提升。

 

▲国务院会议通过《地下水管理条例(草案)》

 

  据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地下水管理条例(草案)》,强化地下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草案强调坚持节水优先,明确建立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度,确定合理提高地下水水资源税费标准。草案明确了部门和地方监管职责。要求划定禁止开采区和限制开采区。规定除特殊情形外禁止取用禁止开采区地下水,禁止在限制开采区新增取用地下水,禁止污染或者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行为。草案对严格惩处违法违规等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国资改革

 

国资委将抓好智力援疆提升人才帮扶成效

 

  据悉,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指出,支持新疆发展、支援新疆建设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国资央企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十三五”期间,国资央企不断加大对口援疆力度,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帮扶力度不断加大,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下一步,国资央企要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持从战略上谋划和推动援疆工作;聚合新疆优势央企特长,紧贴民生推动新疆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更加突出实业产业合作发展;推进深度嵌入深度融合,全力支持兵团深化改革、向南发展;加大政策支持智力支援力度,持续推动援疆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国资委积极推进就业援疆,助力新疆稳就业保就业:

  2012年以来,国资委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已连续组织开展9届“中央企业面向新疆西藏青海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组织中央企业专门面向三地高校毕业生梳理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国资委多次要求,中央企业在疆投资建设中要注重带动就业,重视本地化用工,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就业。

  在此指引下,中央企业将促进就业作为产业援疆工作重点,多措并举帮助新疆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着力吸纳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和少数民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中国广核集团稳步加快技能提升、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托底保障、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等措施,积极推进就业援疆。通过产业发展积极提供就业岗位,累计提供就业岗位共计368个,其中新疆籍284人,少数民族23人,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7人。

  中国商飞公司积极促进吸纳新疆、青海、西藏“三地”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到内地就业。主动采取定向对接、提前宣贯等形式,积极联系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开展线上宣讲和招聘活动。

  中国电信各级企业直接吸纳新疆籍高校毕业生1000多名,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1万多人。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安置南疆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6877人,帮助27.4万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央企在疆承建项目2 . 16万个

  “十三五”期间,国资委引导中央企业在能源、水利、信息、交通等方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积极助力新疆改善油、气、管、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畅通堵点、补齐短板,加速提升了新疆公共服务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

  电网央企大力实施“煤改电”配套供电工程,帮助喀什、和田、克州60. 5万户各族群众实现了清洁采暖。

  能源央企大力实施“气化南疆”战略,加快油气管线延伸建设,南疆29个县市、20个农牧团场350多万群众用上了安全可靠的天然气。

  电信央企加快建设新一代网络,不断提高通信质量,持续下调服务资费。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中央企业在疆累计承建项目2. 16万个,完成合同额2525亿元。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务实推进产业援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组织推动中央企业在新疆关系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优化布局,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提升新疆基础设施体系效能和互联互通水平,以产业发展助力新疆工业强基增效和转型升级。

  同时,组织推动中央企业落实好“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保持帮扶工作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减,科学谋划推进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帮助受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组织推动中央企业加强与兵团合资合作,多措并举助力兵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通过产业合作、技术转移等方式,务实推进产业帮扶,支持兵团在南疆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增强人口集聚能力。

  此外,突出抓好智力援疆,提升干部人才帮扶成效。完善援疆干部人才选派管理办法,加大优秀干部选派力度。加强与新疆方面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人岗匹配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援疆干部的优势特长。帮助新疆国有企业提高当地人才队伍能力和水平,打造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公布

 

  9月15日,《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规划》提出,打造浦东国资品牌集群:10家左右具有较强功能支撑和市场竞争力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和新型产业组织者;5家左右具有较好群众口碑和持续运营能力的民生服务供应商;3个国资引导、市场参与的战略性基金群。以上市作为深化混改的主导方向,稳慎试点职业经理人,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截至目前,浦东新区共有6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别是陆家嘴、张江高科、浦东金桥、外高桥、浦东建设、畅联股份。

  “万亿、千亿、百亿”新台阶

  《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将紧紧围绕引领区建设,以深耕浦东、勇当主力军,阔步迈开万亿新征程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优化国资布局、深化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做大区域贡献、完善国资监管,推动区属企业投资总量、产业物业、招商产出贡献倍增,实现资产总额、经营收入、净利润规模迈上“万亿、千亿、百亿”新台阶,在服务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区属企业资产总额年均增速6.1%,期末增至7157亿元。区属企业整体经营性净资产收益率5.2%,市场竞争类企业净资产收益率8.5%。国资收益上缴比例达到30%,累计实现国资收益超80亿元,贡献各项税收超600亿元。

 

 

  展望“十四五”,浦东新区国资国企发展明确7个发展目标和实施8个专项工程。7个发展目标分别着力于提升质量效益、做强企业能级、优化国资布局、推进国企改革、提高监管效能、做大区域贡献、强化党的领导等。浦东国资国企将重点推进实施的8个专项工程,包括区域开发进度提速工程、产业转型成效提升工程、五型经济能级提高工程、民生服务质量提优工程、企业运营能力增强工程、国有企业改革赋能工程、国资监管机制提效工程、国企党建引领保障工程等。

  在优化国资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开发投资90%左右集中在金色中环、特色园区等重点区域;产业投资90%左右集中在科创投资、民生服务保障等重要领域;调整存量结构,打造数字化转型等产业发展平台。

  在做大区域贡献方面,《规划》提出,设立金色中环基金,加快金色中环等重点区域出形象、出功能。持续提升特色产业园区能级,发挥科创母子基金作用,助力浦东打造硬核产业集群。服务乡村振兴,组建城乡共享基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分之一的国资收益投入民生保障

  《规划》特别提到,十四五期间,区属企业将围绕城市建设运营、产业集聚发展和人民品质生活,着力打造转型升级和服务发展更多亮点,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规划》称,浦东新区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加快开发公司向城市综合运营商和产业组织服务商转型升级。这其中,陆家嘴集团和张江高科已进行了积极探索,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双城辉映。

  首先是陆家嘴集团变“美”。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滨江地带,陆家嘴集团拿出最核心的一块地块,建设总投资13亿元,精心打造浦东美术馆。作为陆家嘴集团涉足公共艺术文化领域的首个项目,浦东美术馆以世界级的建筑空间、高质量的展览内容及贴心细致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从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陆家嘴集团持续努力将浦东美术馆打造成为“与世界级金融城相匹配的世界级美术馆”。

  其次是张江高科参与造车。在活力四射的张江科学城,张江高科正以打造“享誉全球的科创企业综合服务引领者”为远景目标,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张江高科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载体,以895训练营为平台,引进重点企业,补强产业短板,培育孵化企业,并通过直接投资和基金投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张江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和细分领域积极布局。2020年11月,张江高科与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紧密合作、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落户张江科学城。

  此外,《规划》着力强调,将聚力搭舞台、建平台,服务浦东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

《规划》提到,将聚焦民生广度,服务浦东“人”的生活。每年三分之一的国资收益投入民生保障领域。盘活存量资产,支持社区商业、嵌入式养老等民生项目发展。稳步增加民生公共品供给,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精准度,保障领域从水、气、行、住、食等基本民生拓展至体育、文化、艺术、休闲等品质民生,国资国企运营建设的浦东美术馆、张江科学会堂、前滩太古里将陆续投入运营,成为浦东软实力的新名片。普通百姓将切实体会到社区菜场转型升级,饮用水更加健康安全,交通出行更为智能顺畅,人才公寓功能更加丰富。

 

 

自主创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再增优惠

 

  据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方式的部署,深入开展2021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在允许企业10月份纳税申报期享受上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基础上,2021年10月份纳税申报期再增加一个季度优惠。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政策抓手。"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再增加一个季度税收优惠,同时优化简化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可帮助企业更早更便利地享受优惠,以减税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公告》提出,优化简化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调整优化计算方法,促进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增加流动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减轻办税负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实际发生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进行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

  《公告》明确,在2021年10月份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期,企业申报第三季度(按季预缴)或9月份(按月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时,可提前享受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企业10月份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时,只需在预缴申报表中填写优惠事项名称和加计扣除金额,其他相关资料留存备查。

  《公告》还调整优化了研发费用中"其他相关费用"限额的计算方法。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同时开展多项研发活动的,由原来按照每一研发项目分别计算"其他相关费用"限额,改为统一计算全部研发项目"其他相关费用"限额,让企业最大限度享受优惠政策。

  考虑到部分中小微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不高,公告还对研发支出辅助账样式和要求填写的信息进行了简化优化:由2015版"4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调整为2021版"1张辅助账+1张汇总表"。2021版辅助账样式发布后,2015版辅助账样式继续有效,企业可选择使用,也可按规定自行设计辅助账样式。

 

节能减排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

  《意见》指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态保护权责、调动各方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健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统筹兼顾、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强化激励与硬化约束协同发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意见》从完善分类补偿制度、健全综合补偿制度、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增强改革协同、强化激励约束等五方面提出改革要求。在加快推进多元化补偿方面,《意见》提出,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履行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义务的权利主体给予合理补偿。在合理科学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建立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逐步开展市场化环境权交易。鼓励地区间依据区域取用水总量和权益,通过水权交易解决新增用水需求。明确取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鼓励取水权人在节约使用水资源基础上有偿转让取水权。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在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落实生态保护地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同时,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研究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推广生态产业链金融模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符合绿色项目融资特点的绿色信贷服务。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机构发行绿色债券。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参与生态保护补偿。此外,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支持生态功能重要地区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培训,引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绿色产品生产等。

  《意见》还提出,完善相关领域配套措施,增强改革协同。包括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功能,发挥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税费以及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的调节作用。继续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探索对预算支出开展生态环保方面的评估。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建立绿色采购引导机制,加大绿色产品采购力度,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

 

两部委发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

 

  据悉,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9月15日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方案》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在源头减量方面,商品零售、电子商务、外卖、快递、住宿等重点领域不合理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现象大幅减少,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达到1000万个。

  在回收处置方面,地级及以上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塑料废弃物收集转运效率大幅提高;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大幅减少;农膜回收率达到85%,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零增长。

  在垃圾清理方面,重点水域、重点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的历史遗留露天塑料垃圾基本清零。塑料垃圾向自然环境泄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方案》部署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三大主要任务。一是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包括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和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二是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包括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和清运、建立完善农村塑料废弃物收运处置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和提升塑料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三是大力开展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包括加强江河湖海塑料垃圾清理整治、深化旅游景区塑料垃圾清理整治和深入开展农村塑料垃圾清理整治。

 

商务部要求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9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支持汽车企业建设国际营销体系,编制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同时进一步规范汽车出口秩序,为推动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日,商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从加力稳住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优化提升消费平台载体等方面,确定了14项重点任务,要求抓住"金九银十"、岁末年初消费旺季有利时机,扎实推进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其中,对促进新车消费、扩大二手车消费作出具体安排。

  通知提出,促进新车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破除制约汽车购买使用障碍,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要扩大二手车消费,鼓励二手车经销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推动流通模式创新。推动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

 

676个县市试点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

 

  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下称《试点名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试点县(市、区)676个,全部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根据《试点名单》,全部676个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中,山东参与的试点县(市、区)数量最多,共70个。其中包括胶州市、临淄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河南、江苏参与的试点县(市、区)数量分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二、三位,分别为66个和59个。从区域板块来排名,西部地区参与的试点县(市、区)数量最多,随后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试点253、248、148和27个。

  国家能源局明确,将依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按月调度机制,对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开工、建设和并网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监测,按季度公布相关信息。将于每年一季度对上年度各试点地区的开发进度、新能源消纳利用、模式创新以及合规情况等进行评估并予公布。在2023年底前,试点地区各类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均达到要求的,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示范县。

  "我国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开发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国家能源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与此同时,由于建筑屋顶分布广泛、资源分散、单体规模小、开发建设协调工作量大,一定程度制约了屋顶分布式光伏更大规模发展。

  王大鹏表示,启动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积极性,引导地方政府协调更多屋顶资源,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

  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301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53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765万千瓦。中金公司预计,参考城乡建设用地与屋顶可开发资源比例的遥感及实际摸排数据,按200瓦/平方米评估,我国城乡屋顶分布式光伏可开发空间在约5800吉瓦水平。分布式光伏有望成为未来电网结构的变革者,新增装机占比提升至50%以上。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据悉,9月13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按照上海市委部署,持续推动上海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会议原则同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相关文件并指出,上海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守牢生态底线、守护"绿水青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一个完备的体系,生产、流通、消费要齐头并进、紧密衔接、畅通循环,基础设施升级、政策保障等工作要扎实推进。要积极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的政策环境,全面释放"绿色"生产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绿色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意见》并指出,要紧扣服务"双碳"目标这一主线,推动和引导社会资本逐步从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流向低碳经济行业,聚焦交通、能源、消费等重点领域,丰富参与主体,加强产品创新,并守牢安全底线。要发挥关键优势,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专业组织机构,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基金发挥投融资功能,努力打造世界级绿色金融中心。要抢抓关键机遇,对标国际最顶尖水平,在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率先发力、持续用力,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开新局、建新功。

 

安徽推出"碳指数"助力规上工业企业节能降碳

 

  据悉,为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安徽省统计局近日推出"碳指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节能降碳诊断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工业是安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70%,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安徽省统计局能源统计处处长王维说,安徽省统计局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突破口,在企业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建立节能降碳信息系统。

  该系统围绕企业煤、电、油、气消费四大维度计算碳排放指数,通过"碳指数环"展示企业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水平,利用柱状图展示企业每月能耗和碳指数趋势,红色柱状图表示能耗和碳指数同比增长,绿色则表示下降。该系统使用翔实数据帮企业摸清节能降碳家底,通过及时预警提醒企业节能降碳。企业通过这一张"体检图",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能耗、碳排放现状和趋势,对存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湖州上线融资主体ESG评价系统

 

  9月10日,全国九个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的浙江省湖州市发布全国首个区域性ESG评价数字化系统,以破解融资主体绿色认定难,实现绿色评价智能化、全量化和价值化。

  该系统的ESG评价模型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方面、共55个四级指标和95个底层因子,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得到ESG总得分(0-100)。其中,根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模型着重引入企业碳强度指标。

 

淡水河谷推出可为钢厂客户减排达10%的"绿色压块"产品

 

  据报道,淡水河谷9月9日在市场分析师虚拟会议上推出了一款历时近20年开发的新产品,该产品可使钢厂客户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多达10%。

  这一"绿色压块"由铁矿石以及可使用经处置的尾矿所产生的砂石的压块技术方案制成,可抵抗高炉升温时的热爆裂现象。新产品使钢厂得以减少对烧结工艺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长远来看,淡水河谷预计今后每年将有能力生产超过5000万吨"绿色压块",通过使用这一技术每年将有可能减少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绿色压块"产品将率先在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维多利亚市图巴朗(Tubaro)综合运营区的1号和2号球团厂以及米纳斯吉拉斯州大瓦尔任(VargemGrande)综合运营区生产,图巴朗1号和2号球团厂正为此进行改造,而大瓦尔任综合运营区正为此新建一座工厂。三座工厂初期年产能约为700万吨,预计将于2023年投产,总投资额为1.85亿美元。

 

必和必拓发布《2021气候转型行动计划》

 

  据悉,必和必拓9月15日发布一项《气候转型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深化集团气候战略方针,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并提升全球价值链气候风险管理。

  必和必拓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方针聚焦多个维度,包括大力削减自身的运营温室气体排放,投资低排放技术的开发部署,助力整个价值链减排,提升产品的环境管理,把控气候风险和机遇,并积极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政策制定和市场响应。

  《气候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必和必拓将致力于推动温室气体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以此作为公司远期目标,助力世界实现势在必行的转型变革。

  必和必拓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必和必拓将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直接供应商运营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力争在2050年之前实现所有矿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力争实现铜、镍、钾肥等面向未来大宗商品的生产碳中和,以此支持价值链减排,为世界向净零转型做出贡献。

  必和必拓首席执行官韩慕睿表示,"《气候转型行动计划》明确了必和必拓在助力世界脱碳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与行动,强化了集团到2050年实现运营净零排放的战略方针,并指引我们携手客户和供应商同行,协助他们降低运营中的碳排放,共同推进必和必拓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的远景目标。"

 

蓝皮书预计到2030 年生物质能利用碳减排将超过9亿吨

 

  据悉,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德国国际合作组织(GIZ)、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松杉低碳技术研究院9月14日发布的《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预计,到 2030年,生物质能各类途径的利用将为全社会碳减排超过9亿吨。

  蓝皮书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生物质资源产生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总资源量年增长率预计维持在1.1%以上。预计203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37.95亿吨,到2060年我国生物质总资源量将达到53.46亿吨。

  蓝皮书认为,在 碳达峰背景下,生物质能利用主要在供电、供热等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2021年至2030年,生物质清洁供热和生物天然气能在县域将有效替代燃煤使用,在县域及村镇构建分布式能源站,将彻底改变农村用能结构。生物质清洁供热和生物天然气的应用在处理各类废弃物的同时,产生清洁能源,为居民供暖供气,助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能各类途径的利用将为全社会碳减排超过9亿吨。

  2030年至2060年,电气化将占用能主导地位。生物质能利用主要集中在难以用电气替 代的领域,如航空、生物基材料等。负减排技术 BECCS 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到2060年,将实现碳减排超过20亿吨。

  蓝皮书预测,从目前到 2030年左右,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将是公路运输重要减排方式之 一,生物航空燃油也会逐渐在航空领域使用。预计生物液体燃料使用量超过 2500万吨,为 交通领域减排约1.8亿吨。到2030年后,电动车和氢燃料车将会成为公路运输的主力,而 生物航空燃油将会在航空领域的使用占比达到30%,生物液体燃料总使用量达到7000万吨,为交通领域减排约4亿吨。

  蓝皮书建议,应完善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出台"十四五"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生物质能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定位,推动各地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分工负 责、协同推进生物质能发展的工作机制,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生物质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劳动用工

 

四部门对10家头部平台企业保障劳动者权益开展指导

 

  9月10日上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召开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对美团、饿了么、滴滴、达达、闪送、货拉拉、满帮、到家集团、阿里巴巴、腾讯等10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联合行政指导。会议指出,当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较为突出,平台企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理解和把握《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要求,依法合规用工。

  会议强调,头部平台企业要"走前头做示范",积极履行用工责任。要全面摸底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工合作企业基本情况,抓紧梳理排查平台用工问题,对照《意见》要求制定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实工作责任。

  会议强调,要及时整改,对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要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对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要订立书面协议,按照《意见》要求保障其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等权益。要修改完善与用工合作企业的合作协议,督促用工合作企业依法合规用工。

  会议强调,要健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制度机制,充分听取劳动者意见建议,畅通劳动者诉求表达渠道,优化平台算法规则,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休息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机制,保障劳动者的申诉得到及时回应和客观公正处理。

  会议强调,头部平台企业要发挥好行业引领作用,带头关心关爱劳动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刘尚希:绩效工资改革应实现制度激励相容效果

 

北京日报9月13日刊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尚希的文章认为,绩效工资改革应实现制度激励相容效果。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不受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核定下一年度绩效工资基数。这虽然只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一个具体环节,但涉及人才建设、收入分配、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无法回避的关键节点,将成为持续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抓手。

  目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并不是按事业单位的功能和绩效来分类指导管理,而是微观化的直接管控,针对单位下指标,导致科研院所难以有效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仍具有较为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

  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可能导致科研人员在利益上形成“零和博弈”。绩效工资制度的本质是奖优罚劣,但总量管理设置了“天花板”,做得再好也难以突破限额,知识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由此引发单位内部“分配矛盾”,可能使不同员工形成利益冲突或导致“大锅饭”问题重现,难以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考核遴选机制。这不仅会降低科研院所的管理效率,也会导致其缺乏持续创新的内在动力。

  另外,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固化了单位之间、内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并可能导致科研资源过于分散、科研项目重复、低效竞争等问题。应用创新一线的科研院所,尤其是关键科研项目得不到充足的经费支持与有效激励,或将导致科研活动的效率与效益受损。

  在具体实践中,为克服这一制度性障碍,相关部门通过“单点突破”“打补丁”等方式突破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的框架。比如,一些高校科研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基数;允许科研院所或科研人员以间接费形式从科研项目中获取额外的绩效收入;放松对引进与培育高端人才的科研院所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等。重庆、上海、浙江等地积极开展探索与创新,出现了许多绕开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制度的“例外”。

  这种局部突破的“打补丁”式做法,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从长远和整体来看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因为这些政策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多数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仍受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的束缚。人为地将科研人员分为“两个阵营”,不利于建立全面有效的激励机制,“招进女婿气走儿”的新矛盾难以避免。

  《意见》除对绩效工资总额的核定、分配及限额管理进行优化调整以外,还提出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扩大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试点范围;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具体分配方式和比例可在充分听取本单位科研人员意见基础上进行约定;对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人才探索实行年薪制。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深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更好地实现制度的激励相容效果。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稳就业作用重要

 

《经济日报》9月15日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沈梓鑫、江飞涛联合撰写的文章指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求“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需加快发展有利于吸纳就业的重点企业及重要产业。

  多年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吸纳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工人的劳动技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制造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结构不优、素质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非熟练、低技能劳动者的绝对人数占比仍然很高。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必然需要用好用足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

  但也要看到,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同样是我们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一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要素成本低的竞争优势正不断减退,亟待实现转型升级、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如何妥善应对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有效提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十四五”时期以及未来较长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和劳动力负增长趋势出现,以及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与环境保护成本快速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原有优势逐渐减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影响较大。数据显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成本中的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一般占到20%至35%。2018年至2020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增加值的增速逐渐减缓。这种趋势,在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尤其明显。

  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简单重复劳动的可替代性趋势持续加大。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来说,工业机器人的替代优势将对他们形成就业压力。不过,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机器目前只能替代惯例性的操作工序,无法替代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因此,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有待全面提升。

  外部环境变化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转型面临困难。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主要以“薄利多销”作为出口的竞争优势,但是,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下,外部需求市场的情况并不乐观,加之出口和内销存在标准不统一和运作方式不匹配等问题,使一些企业推动市场转型较为困难。

  (二)尽管原有优势日益弱化,但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依然重要,且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显示,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制茶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在内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27.39%,资产占制造业总资产的15.22%。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强大吸纳能力,可以缓解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比如,在沿海地区,一些制造业企业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加工贸易吸纳了大量中西部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这些地区后续推动产业升级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保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我国的出口占比,对于稳定对外贸易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意义重大。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纺织、服装、鞋帽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占比仍然在全世界出口中占据主导位置。

  目前来看,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在一定时期内尚达不到发展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水平,仍然需要依靠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来发展当地经济,吸引青年人回乡就业。可见,要合理稳妥地采取举措,实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自身健康发展,同时将其“稳就业”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在扎实推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同时,将其“稳就业”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需有效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创造就业之间的关系。

  一是通过企业组织和生产模式创新,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整体效率。应建设和完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公共研发与技术扩散体系,鼓励企业采用成熟的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技术,降低企业生产管理、库存、运营维护等成本,增强企业生产的协调性和敏捷性,扶持企业逐步掌握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和柔性生产技术,助力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应组织管理专家定期调研考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技术服务、质量管理、现场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咨询与培训,改善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效率;应采用分阶段、稳步推进的方式,推进数字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和应用场景开发,有效缓解企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带来的压力。

  二是用好用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一方面,相关企业应通过提升产品研发能力、高端原材料及零部件的生产能力,以及强化品牌运营和设计等环节来延伸产业链,满足中高端市场个性化、细分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顺应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进一步提升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出厂标准,加强质量监管及售后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快塑造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是多角度、全方位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培育设计与创意人才,为相关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创意和设计环节方面取得突破;应强化质量监管,加强质量保障,提高服务品质,提升企业声誉和品牌信誉;应积极引导,提升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同时引导国内企业继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通过精细化经营品牌形象,夯实品牌竞争力。

  四是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劳动者技能。应抓住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对现有熟练技术工人做好数字化转岗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智能APP数字化运营等,增强劳动者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营销的熟悉程度和技能掌握;应通过企校联培、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培养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高技能劳动者,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制造业和数字技术融合趋势的专业人才;发挥高等院校和职业教育的优势特色,培养符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向的技术研发和技能应用人才。

 

专家论坛

 

蔡昉:高质量发展呼唤创造性破坏

 

  据了解,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在人口变化和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已广为人知,近年来又对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领域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近日,蔡昉围绕反垄断、再分配政策、区域发展等热点问题,详解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并没有变坏,只是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必然遇到更大的挑战。面对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和紧迫感都在进一步增强。”蔡昉称,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固然要密切注意国内外宏观经济动向,充实和调整政策工具箱,必要时出手进行短期的逆周期调节,但是稳定增长速度更是一种主动的作为,立足于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供给侧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提高潜在增长率,同时扩大以内需为主的需求侧能力,实现潜在增长率。

  “门槛效应”下不进则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我国到二三五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我国已经临近跨越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人均GDP门槛,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对此,蔡昉指出,2019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10262美元,已经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3.5%;2020年人均GDP继续保持在10000美元以上,迅速靠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水平。按照当前水平,即便保守预测,在“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均GDP也一定会跨过12535美元这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门槛,所以,讨论我国是否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命题,对中国的意义越来越小了。

  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从跨国研究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现象并不仅限于中等收入国家,还包括很多临近甚至跨过高收入国家门槛的国家。

  我曾经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进行过一项分析,2011年,按照2010年不变价计算,全世界有21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0~20000美元之间,我们可以把它们所处的这个发展区间看作“门槛区间”,把人均收入刚刚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称为“准高收入国家”。到2018年,其中有8个国家经历了人均GDP的负增长。也就是说,2011~2018年,处于这个“门槛区间”的国家,有高达38%的概率出现人均收入倒退的现象,更谈不上改变“准高收入国家”的身份。

  通过对人均收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以及接近甚至略微超过高收入门槛国家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是一个经常变动的群体,并呈现两个标志性的特点:第一,经济增长减速,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增长率都在原基础上显著下降。第二,国家之间增长率分化,一些国家的人均GDP增长表现得比较好,而一些国家的下降幅度非常大,整个组别的增长表现出显著的发散性。一般来说,这两个特征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不确定性的增加。

  因此,我认为,把“中等收入陷阱”转化为“门槛效应”这个命题,对于中国经济具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徘徊于“中等收入陷阱”或者遭受“门槛效应”困扰的国家,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找准解决突出问题的关键政策,才能良好应对,跨越关口。

  中国即将跨越高收入门槛,面对上述所说的“门槛区间”风险,经济发展应如何应对?

  蔡昉表示,中国即将跨越高收入门槛,也恰恰处在不确定性增加的阶段,存在诸多风险及随之产生的问题。这个时期面临的发展中的问题和“成长的烦恼”具有若干新的特点。

  例如,在更高的发展阶段,要素投入型的发展方式必须让位于生产率驱动型的发展方式。世界经济史表明,高速经济增长可以通过要素驱动型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却只能依靠生产率驱动型的发展方式。在高速增长阶段,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源泉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生产率越来越需要依靠市场主体之间的充分竞争,让生产率表现更优的企业胜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

  随着可供转移的劳动力逐渐减少,资源重新配置的空间缩小,高速增长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源泉也趋于式微,必须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生产率。这个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源泉,其本质是创造性破坏。

  针对美国的经验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企业之间生产率竞争导致进入与退出、生存与死亡,这种机制的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做出了1/3~1/2的贡献。美国如今企业的进入率显著降低,因此生产率的提高陷入徘徊。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经济增长陷入“失去的十年”,主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其背后则是创造性破坏这一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本条件没有形成。日本当时虽然技术仍在进步,机器替代工人的资本深化过程也在进行,但是很多低生产率企业和无效产能难以退出经营,一度还出现僵尸企业蔓延的现象。

  创造性破坏不是“破坏”一切

  既然创造性破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源泉,那应如何健全创造性破坏的机制?

  蔡昉认为,创造性破坏意味着必须处置僵尸企业、需要淘汰传统产能,甚至应该更新传统产业的就业岗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社会保护政策都要着力创造条件,让新企业容易进入,并按照生产率原则优胜劣汰,给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施加必需的市场压力,并为其营造易于退出的机制。

  一方面,要健全破产制度,实现无效率的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是新时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创造性破坏并不意味着“破坏”一切,劳动者和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须始终受到保护,社会政策托底是形成创造性破坏环境的前提,政府应设计更多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政策,以加强对脆弱群体的托底保障。

  此外,创新创业的成果分享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了回应新发展阶段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大型科技创新企业应运而生,成为拥抱新技术革命的领头羊,帮助中国不断走进世界科技前沿。然而,在新的科技革命条件下,报酬递增导致垄断的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具有更突出的报酬递增性质的新技术革命必然产生前所未有的垄断倾向,造成不利于发展成果分享的倾向,这需要政府在再分配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在保持充分竞争性的同时,政府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进步和企业扩大对竞争的阻碍,以及对普通劳动者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民生不因就业和收入的冲击受到影响。

  今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反垄断监管力度,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不少互联网企业开出巨额罚单,但亦有观点担忧这有违市场经济发展,应该如何看待市场经济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

  蔡昉表示,一般来说,市场机制虽然是计划经济的对立物和替代品,却也是孕育垄断的母体和温床。人们对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或计划思维的回归有足够的警惕,却忽视了产生垄断的潜在危险,更不用说,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思维常常有意淡化垄断的存在及其危害。在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新的垄断因素也在滋生,不啻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大敌。

  据说马克·扎克伯格学生时代的梦想就是把全世界连接起来,他后来所做的事业正是建造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社交网络,连接整个世界。然而,正如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指出的那样,社会网络每个节点的地位并不相等,其中的个体(可以是个人、企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活动参与者)彼此之间也并不具有相同的连接性。

  因此,所谓“连接”说穿了就是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个中央指挥部来统筹,或者说亿万普通人由这些巨型企业来“连接”。从这个目的着眼,我们便可以看到,此类企业已经表现出无所不做、无所不能、无往不胜的特质。很多企业的动机已经变成获得尽可能大的市场份额,进而排挤掉竞争对手。

  当今世界正朝着数字经济方向发展变革,科技公司具有更庞大的体量、更坚厚的进入障碍、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性质,不仅从传统定义角度看都是强化垄断性的因素,还产生了“赢者通吃”的新现象。因此,从促进竞争和创新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必要性出发,防止和打破垄断的任务不容掉以轻心。

  可见,吸取一些国家教训,关注中国大型科技和平台企业扩张中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显现的端倪,我们需要认识到,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创造市场经济运行的良好制度环境等一系列举措是题中应有之义,包括强调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利益,促进形成国内统一市场,对平台经济要加强监管和规范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

  京沪深的未来发展之途

  作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前海合作区深化改革方案近日发布,前海“扩区”靴子终于落地。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疾步快行,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的角度看,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需要重点着眼哪些领域的建设和机制的完善?

  蔡昉指出,经济学家把东亚经济体之间由于比较优势差异及变化而形成的产业转移概括为雁阵模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以及劳动力短缺现象渗透整个中国内地省份,进而各地工资水平进一步趋同,中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终究会丧失。但正如贸易与合作并不仅仅以生产要素具有互补性为唯一前提,规模经济效应也对制造业的区位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更高水平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九个城市进行合作的经济学依据。

  鉴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功能定位,在实施推进中应该立足该区域的初始条件特点,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重点凝聚其作为整体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优势,唯此才能成功完成其独特使命。

  一是发挥和扩大交通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密度和网络化程度高的既有优势,进一步推进其在区域内的互联互通。特别是提高金融、保险和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一体化程度,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畅通。

  二是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与聚集。这个地区具有世界上其他已有湾区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仍然在一定时期保持人口红利潜力可供挖掘。为此需要广东省的政策思路实现从“腾笼换鸟”到“凤凰涅槃”的提升,率先于全国突破户籍制度改革的最后关口,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共享水平,防止外来劳动力返乡倒流,形成吸引各类外来人才和劳动力的聚集地,在区域内保持并尽可能长期延续人口红利。

  三是聚集、培养和扩大企业家群体,激励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企业家蜂拥而至、成批涌现,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空前活跃、排浪式展开。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必须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因此,企业家的内涵已经从单纯的投资者和经理人员回归其创新本意。

  四是推动该区域各地的政策、制度和规则有效衔接,促进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统一、完善和一体化程度,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要求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城市,也正经历着制造业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看待制造业对于深圳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对此,蔡昉说,全国已经历过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两种效应同时发挥作用,到规模经济效应作用递减、比较优势效应扩大的过程,结果便是制造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与其他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样,深圳特区一度也尝试“腾笼换鸟”。这种努力表面看上去似乎效果不显著,其实并不是坏事。如果把“腾笼换鸟”的思路换成“凤凰涅槃”,意味着深圳不能没有制造业,只不过是转向更高水平的制造业。同时,在制造业优化升级的条件下,服务业发展才是高端可持续的。

  对深圳来说,今后也不能放弃制造业。以往的认识以为,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可以不需要制造业,不需要非熟练劳动力,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做法导致去工业化和产业空心化,最终导致极其惨痛的后果,最初主要表现在拉丁美洲国家,可以称为“拉美病”,后来又可以叫作“美国病”,实际上也是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病。

  制造业是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温床。几乎所有陷入凋敝的城市和地区都经历过制造业发展不足或鼎盛之后的衰落。很多国家在仍然处于中等收入阶段时,制造业比重便开始早熟型下降,导致就业岗位的损失以及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或多或少成为“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事实证明,没有制造业及其升级换代,普通劳动者就不可能有梦想和未来,中产阶级也必然萎缩,社会也就没有凝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深圳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打造高端规模经济,重塑比较优势的机遇,深圳拥有大湾区的规模经济(高端聚集效应)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是世界上任何发达地区都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能有丝毫的放弃、浪费或滥用。深圳的示范作用不应该再是高速度,而是要转向高质量,不仅要促进人口的横向流动,更要为人口的社会纵向流动搭建阶梯。

  与深圳不同,北京、上海作为一线城市近年来面临着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等问题,这将对京沪的经济发展造成何种影响?应如何应对?

  蔡昉认为,中国老龄化面临的通常是未富先老的独特挑战;很多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特点是先富先老,也不无挑战。未富先老的影响往往是供给侧的潜在增长率降低,而先富先老的不利影响更可能在需求侧。如果说中国整体上面临未富先老的状况,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更接近于先富先老。世界上有21个国家经历着人口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表现明显比其他条件相同的国家差。

  为避免陷入先富先老导致的“高收入陷阱”,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需要未雨绸缪改变政策取向,调整城市发展思路,特别是要关注以下领域,加大解决问题的工作力度。

  一是增强城市承载力,稳定人口机械增长,即合理适度地保持外来人口的持续流入。北京在保持合理人口规模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围绕城市副中心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加大城市辐射力,用好周边地区的资源,唱好“双城记”“多城记”,但不要唱“空城计”。

  二是服务业要拓宽幅度,加强城市就业的容纳度。北京和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未来服务业不仅要升级,还要与新技术革命接轨,并着眼于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全面促进消费加快发展。

  三是探索形成适合超大城市定位的制造业。没有适度比重和不断升级的制造业,就不能形成足够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从而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应该依托北京作为科技教育中心的地位,发展与首都功能和国际大都市定位相关的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

  四是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率先建成福利城市。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基尼系数降到一个合理水平,最终手段是再分配政策。中国加大再分配力度的特色路径是,把劲儿用在提供更好、更多、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上面。超大城市利用自身户籍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可以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新老市民后顾无忧才能放心消费,才能防止这些城市率先出现有效总需求不足的现象,避免“高收入陷阱”。

 

林赛燕:协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据悉,《经济日报》9月15日刊发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林赛燕的文章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产业体系。但也要看到,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产业链还在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进程中。"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重要内容,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等。面向未来,我们需在优化整合制造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发力,锚定关键方向,协同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的运行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在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信息共享与交换,进而推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高效协作。

  一方面,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链中的有效布局,积极开展对工业技术、行业知识、基础模型的规则化、软件化和模块化利用,开发围绕多行业、多领域、多场景的云应用,形成面向适用于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应用工业APP,将应用工业APP的涉及范围从单个设备、单个环节、单个企业延伸拓展至全产业链。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共享产业信息,推动数字赋能涵盖制造业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同时,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实现原料及成品溯源,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各要素有序流动。

  需要看到的是,完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是当前的一项重点任务。应做好产业运行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维护工业互联网正常运行秩序;对企业核心数据的风险隐患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构建全面的预测、防护、抵御与恢复系统。

  第二,进一步优化产业链组织分工,实现领军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的产业组织协同发展。

  领军企业一般拥有生产要素和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需借助这种优势,积极打造制造业的行业级平台,发挥平台连接人、财、物等要素的枢纽作用,推动产业链不同企业间实现资源共享,构建起新的产业协同组织结构。中小企业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需进一步协助中小企业深耕自身特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善于结合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助力中小企业与领军企业进行配套的专业化发展,使中小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扩大市场规模,开拓经营实力。

  结合行业以及区域的产业链发展现状,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的分工合作,也是当务之急。需深入分析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态势,找准并补齐产业链"短板",在延伸拓展产业网络上下功夫。

  第三,积极构建面向价值链全过程的协同制造体系,将营销、研发设计、采购、生产等环节串成互联互通的闭环,实现制造全过程各环节的运营协同。

  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精准掌握用户需求偏好,满足乃至创造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用户市场价值,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及时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部门反馈信息,实现生产全过程协同;助力企业的研发设计流程从串行转为并行,构建数字化并行协同研制平台,实现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市场调研等多环节同步运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车间,通过用数据和算法改进原有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积极搭建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服务平台。

  第四,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良好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要切实提升产业技术基础能力,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创新资源,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性和颠覆性关键技术发展,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合力推进制造业持续创新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核心基础零部件的研究;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强企业、科研院所、政府、协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鼓励企业从独立创新转变为合作创新,引导企业参与建立面向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创新需求在线发布、创新资源在线共享、创新业务在线协同的平台化协同创新网络体系;要完善并落实创新奖励政策,形成良好创新氛围,落实科研成果产权的保护与奖励制度,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第五,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网络的分工合作,强化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的区域协同。

  为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加强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扶持引导,在传统制造业集群的升级和新兴制造业集群的重点培育过程中,以标准、质量和品牌为核心推动发展,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推动集群产业链高效协同;打破市场壁垒,促进要素顺畅流动,支持中西部地区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一批承接制造业转移示范区,通过区域联动机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各地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合理规划产业链布局,鼓励制造业企业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积极谋划和构建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本土品牌,扩大国内企业的全球影响力。

 

中小企业

 

工信部将通过专项资金支持"小巨人"企业发展

 

  据悉,工信部部长肖亚庆9月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引导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

  肖亚庆介绍,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生产效益总体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二季度以来,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增加大幅推高了经营成本。此外,订单不足导致企业资金回笼遇到障碍,叠加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复及汛期的影响,这些因素让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很大挑战。为此,工信部将进一步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他说说,工信部将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形成一批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据披露,我国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些企业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

  接下来,工信部还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挥更大作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下游协同有序发展的生态。

  "特别要制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开展'万人助万企'等行动,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帮助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特别是帮助当前遇到困难的企业创新发展,"肖亚庆说。

  肖亚庆表示,工信部将让中小企业广泛参与政策制定,加大政策储备力度,要在努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合法权益、缓解资金压力方面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特别是落实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推动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延期还本付息、信用贷款等政策落实的力度,支持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仓单等动产质押融资。

  "我们还会不断研究出台一些政策。各地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都不一样,所以各地也在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们也鼓励各地出台更有针对性和特色的举措,肖亚庆说。

 

经贸态势

 

中国首次发布中国-东盟贸易指数

 

  9月11日,中国海关总署首次发布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指数显示,2020年中国-东盟贸易指数为241.09点,较2019年上涨19.64%,较2010年上涨141.09%,表明中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海关统计,2021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3.5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占同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5%,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正式提出申请加入CPTPP

 

9月16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向《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保存方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提交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两国部长还举行了电话会议,就中方正式申请加入的有关后续工作进行了沟通。

 

投资视点

 

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公布

 

  据悉,为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升自然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围绕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深化自然资源领域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统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塑造城市高品质空间,促进自然资源高质量利用,加速行政职能高效率运行,推动国土空间高水平治理。

  --自然资源统筹保护不断加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结合现状耕地和生态建设需求,有序实施耕地退出。"十四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不少于20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少于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5平方米,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12%,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自然资源整体保护不断加强。

  --国土生态安全底线不断夯实。严格保护2526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和1148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部分位于长江口和东海海域),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全市平均地面沉降速率持续控制在6毫米/年以下,强化地面沉降防控对城市运行安全的保障能力。

  --土地高质量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十四五"期末,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低于150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继续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年均减量12至15平方公里,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20%,万元GDP 用水量较"十三五"期末下降15%以上。

 

山西对运行满30年的城镇燃气管网强制更新

 

  据悉,山西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提出,山西将建立"条块结合"的城镇燃气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对运行满30年及以上的管网强制更新;对运行20年至30年的管网在安全评估基础上分步更新;在老旧小区改造时,优先对庭院燃气老旧管网进行更新。

  通知指出,山西将用两年时间开展燃气行业安全专项整治,202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运行满30年及以上管网的更新;2023年7月底前,对运行20年至30年的管网分步完成更新。

  同时,今年年底前,山西将完成古交等7县(市)居民用户天然气置换人工煤气工作,实现全省人工煤气居民用户清零。

 

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出炉

 

  近日,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江西要着力打造中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重塑"江西制造"辉煌。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规模总量新跨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达到1.3万亿元,力争1.5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在1/3以上,制造业占比保持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全国排位力争有所前移。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个以上百分点、力争达到28%,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达到15个。大南昌都市圈的工业引领地位更加凸显,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达53%以上,其中南昌市占全省比重超1/4。

  在重点产业和空间布局上,《规划》提出,江西省要着力推动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纺织服装、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做强做优做大,聚焦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聚焦能源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重点细分领域,超前谋划布局氢能及装备、生命健康、柔性电子、微纳光学、量子科技等重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的产业孵化和培育,积极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要着力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产业核心增长极,纵向京九(江西)、横向沪昆(江西)产业驱动轴,以及有色、电子信息等七大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一核、两轴、七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

 

广西印发PPP模式三年行动计划

 

  据悉,为贯彻落实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PPP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增长、促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力争实现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目标,9月7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推广运用PPP模式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计划》),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力争PPP项目新入库规模每年增长30%以上,到2023年全区入库规模8000亿元以上、总体落地率60%以上的总体目标,并对各设区市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

  《计划》提出扩大PPP实施范围,在高等教育、文化旅游、市政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养老和医养结合、体育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全面推广运用PPP模式,鼓励科技、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社会保障、老旧小区改造、农业农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优先采用PPP模式。鼓励各地采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重点支持盘活交通、市政、环保、水利、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补短板行业及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计划》提出加大激励力度。每年对PPP工作绩效考评得分靠前的市、县(市、区)及自治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PPP咨询机构给予通报表扬;自治区财政对排名前5名的设区市各 奖励2000万元、 排名前20名的县(市、区)各 奖励 500万元,用于PPP项目相关费用支出,在分配政府专项债券时另外分别安排 1亿元、3000万元债券额度。对排名前4名的PPP咨询机构,自治区财政各 奖励20万元。对推广PPP模式积极作为、成效突出的自治区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自治区财政优先安排相关经费补助。对规范落地的PPP项目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得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且首笔贷款在2020-2022年期间提取的,或在2020-2022年期间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方式直接融资的,自治区财政将给予一定金额补助。

  《计划》指出,在严格遵守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相关"红线"规定的前提下,提高PPP项目质量和财政承受空间使用效率,设区市可在全市范围内对财政承受空间进行合理统筹。细化工作措施,对于政府参与且适合采用PPP模式的新建项目未有效落实全面实施PPP模式的,原则上不予安排相关预算支出、基建投资等。

 

深圳举全市之力推进前海大开发

 

  9月13日,深圳召开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在会上表示,目前前海新的总体规划已经形成,建议方案正按程序报送上级部门审议。接下来深圳将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举全市之力推进前海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

  覃伟中介绍,在《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后,深圳迅速成立推进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牵头开展16个课题研究,并提出了12个方面、44条举措,将前海方案细化分解成71项重点任务、203项重点推进事项。

  此外,前海合作区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正在加快编制,细化发展任务、产业布局、空间结构等。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进一步介绍,44条措施将围绕对标世界一流,细化"两阶段"发展目标开展,即到2025年,向港资新出让产业用地面积占比不少于1/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取得重大突破,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明显;到2035年,港籍就业人口大幅增加,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划能力强、协调发展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发布会上,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前海管理局、深圳海关的负责人就如何细化落实方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前海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方面,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郭子平表示,将推进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吸引更多港澳和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到前海执业。在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方面,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表示,前海将深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全力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便捷高效流动。在突破深港两地不同关境、不同监管规则和标准的制约方面,深圳海关副关长涂琳表示,深圳海关将推进深港两地检验检疫规则衔接和标准互认,并助力前海率先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以及推动前海率先建设技术合规中心。在推进和落实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姜力琨指出,将研究制订高标准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一批优质港人子弟学校,争取在前海允许香港医院按照港澳标准开办医院和门诊部,开展跨境医疗转结和相关医疗保障异地结算服务试点。

 

广东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发布

 

  9月14日,《广东省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发布。《方案》提出,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根本,强化资金配置能力,引导信贷资金向重点领域倾斜,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打造功能互补、内外联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搭建境内外资金跨境流通桥梁。到2025年,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达30万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达3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3.5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500家;跨境资金流动规模达到2万亿美元;绿色信贷余额达3万亿元,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上述目标,《方案》提出了六大主要措施:大力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强化资本要素配置能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深化跨境金融改革,打通资本要素跨境流动渠道;深化科创金融改革,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引导资本要素向重点领域倾斜;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利用资本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

  支持深交所继续完善上市制度

  广东既是经济大省,又是金融大省,为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方案》将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摆在重要的位置。

  《方案》提出,加快建设全国性资本要素交易平台。支持深交所继续完善上市制度、发行存托凭证、开展新三板转板试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发行平台,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创新交易品种,对接国际交易规则体系,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全面的风险对冲工具,打造风险管理中心。

  另外,《方案》也对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地方要素交易场所、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毛细血管"作用提出具体要求。

  《方案》提出,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参与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提升信贷、投行、保险等金融综合化服务能力,规范发展地方金融控股集团。推进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丝路信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省级期货公司。鼓励银行、证券、保险骨干金融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壮大,提升行业影响力。推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规范发展,强化优势产品现货定价权,与期货市场有效联动。规范发展地方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稳妥开展各类人民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盘活存量地方金融资源;完善支持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等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的扶持政策和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培育担保行业龙头,做大做强省级再担保机构,完善政银担合作机制,发挥好地方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毛细血管"作用。

  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

  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任务。《方案》提出,要稳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改革试点,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全面推动优质企业与项目上市融资,引导企业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

  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方面,《方案》提到,要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支持港澳投资者参与投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借鉴可变资本公司等先进经验,试点探索私募基金新形态。规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秩序。

  《方案》还鼓励省内上市公司、挂牌公司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行动方案,精准分层、动态培育拟上市企业。制定广东省支持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指引,指导各市建立直接融资激励与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上市挂牌提供便利。支持各地市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设立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探索省级科技产业园区上市试点,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有效盘活优质存量资产。

  此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金融机构通过创设或参与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保护合约、担保增信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创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探索在深交所开展分层分类的储架式发行。健全债券风险防控协作机制,维护债券融资良好环境。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深化跨境金融改革,打通资本要素跨境流动渠道,一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方案》提出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特色金融创新发展和加速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在加速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方面,《方案》提出,探索推进金融领域互联互通的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推动跨境理财通试点尽快落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粤港澳共建征信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征信合作。研究在CEPA协议框架下率先在广东自贸试验区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为持有港澳保单的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服务。

  此外,《方案》还提出加快推进外资金融机构落地落户及推进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

  《方案》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探索试点港澳机构与大型银行合资设立理财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境外资产管理机构等设立的理财公司。支持外资机构设立或控股证券、基金、期货、保险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落地。在CEPA框架下进一步适度扩大对港澳的开放力度,降低港澳机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展业服务的准入门槛;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服务的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大宗商品贸易、对外工程承包、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支持港澳人民币清算行参与内地银行间拆借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支持港澳投资者以深港通、债券通、QFII等渠道投资内地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

  支持国有创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

  《方案》在深化科创金融改革方面力度很大,尤其是国有创投机构改革方面。

  《方案》提出,争取设立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成功政策探索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复制推广。创新政府科技经费支持方式,综合运用风投创投、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构建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效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系。

  在国有创投机构改革方面,《方案》提出支持国有创投机构依法合规实施股权激励和跟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导入投早投小项目资产评估豁免机制,将投资项目浮动盈亏纳入考核标准。推进国有创投机构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创投机构与专业机构联合设立投资机构,采用市场化机制运作,共享投资收益。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案》提到要创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技术交易市场,探索设立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平台。另外,要强化金融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科技产业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孵化载体的对接,加大对孵化载体内在孵企业的投融资力度。

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和深化绿色金融改革也是《方案》主要措施。其中,利用资本要素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方案》提出探索建设期现联动的国际化碳市场。基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港澳投资者参与广东碳市场交易,建立碳排放权跨境交易机制。进一步深化广东碳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等碳金融服务。

 

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即将发布

 

  9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广州空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志坚表示,《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已经广州市政府第15届1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近日印发实施。

  《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基本建成。临空经济增加值超1000亿元,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超1000亿元,空港跨境电商枢纽港商品货值超3000亿元,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港、产、城"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空铁融合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初具雏形;到2035年,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枢纽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城。

  "将推动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创建空港型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冯志坚在介绍《规划》的重点任务时表示,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空港。进一步拓展白云机场航线网络,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建设集机场、高铁、城际、地铁、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根据《规划》,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空港。加强航空电子核心技术、无人机关键技术、航空材料技术、精密制造及装备技术的研发攻关,促进高端航空技术民用化和产业化;构建"43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打造空港枢纽经济新高地。重点发展现代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通用航空、航空服务保障四大航空核心产业,积极发展高端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三大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商贸会展、金融服务、商旅文创四大临空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临空经济发展典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连通内外实力。推进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构筑客货联动、多式联运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六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加快政策创新集成,打造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新标杆。加快推进机场综保区三期围网建设,建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先进园区,建立自由化、便利化监管制度服务体系,建设全国一流综保区。建设"保税+"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跨境电商国际枢纽港建设,构建完整产业链和最优生态圈;持续深化改革,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优化空港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管委会+公司"制度优势,做强做优做大广州空港委下属国有企业等。

  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列出了99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0亿元,以推进目标实现和任务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启动

 

  9月10日下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举办了"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仪式,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

  据了解,2020年6月,央行会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经过内地和港澳三方共同努力,内地和港澳地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公布,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银行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后即可启动跨境理财通业务。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具有重要意义。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支持大湾区内地及港澳居民个人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按照投资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投资账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居民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投资账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

  《细则》明确了开展"南向通"业务内地投资者的门槛条件,包括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户籍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净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或者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等。

  实际上,从《细则》所明确的资金划转、账户开立、额度管理等有关要求看,跨境理财通的具体运行机制与"债券通"、"沪港通"等已有的金融跨境互联互通机制类似。一方面,"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通过账户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另一方面,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北向通"将不受现时香港居民汇款至内地的8万元人民币每日上限的限制。此外,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试点实施初期,"北向通"和"南向通"各设1500亿元人民币的单边总额度和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者个人额度。

  从北向通和南向通划定的可投资产品范围看,跨境理财通试点初期内地和港澳居民所能投资的产品均限定在中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公募基金、银行存款等。

  具体来看,"北向通"的投资产品范围包括:内地理财公司(包括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发行的,并经发行人和内地代销银行评定为"一级"至"三级"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除外);经内地公募基金管理人和内地代销银行评定为"R1"至"R3"风险等级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南向通"的合资格理财产品则主要包括存款(但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低至中风险及非复杂的债券及在香港注册成立并经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

  此外,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跨境理财通的重要考虑。根据安排,为确保投资者权益受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所有投诉或违规行为会按属地管理原则处理。

 

海南出台新政促进存量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

 

  据悉,海南省政府办公厅9月13日出台《关于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全省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促进存量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意见》明确适用范围,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的交易对象为以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等合法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重点针对土地交易以及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等整宗地一并交易的情况。

  根据《意见》,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规则,促进要素流通方面,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须经市县政府批准,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不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按转移登记办理;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由受让方依法依规补缴土地出让价款。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应充分保障交易自由。鼓励市场主体依法依规通过土地二级市场购买存量建设用地,依据规划转型用于海南省鼓励的产业项目建设。

  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提高服务水平方面,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有偿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或转租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当签订土地出租(转租)合同,具体出租(转租)期限由出租(转租)合同约定,不得超过20年,不得超过建设用地使用权剩余年限,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偿使用合同的相关约定,不需缴纳土地出租(转租)收益。工业用地使用权出租后,承租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与出租人书面约定同意的前提下,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对现有工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规范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保障合法权益方面,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应连同其地上建筑物一并依法依规设定抵押权;划拨土地抵押权实现时,应当从所得价款中按经确认的评估价格40%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以出让、作价出资或入股等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承租人在按规定支付土地租金并完成开发建设后,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连同土地可以依法一并抵押,涉及租赁土地的抵押价值应按合同租金与市场租金的差值及租期估价,其抵押权实现时,土地租赁合同同时转让。

  《意见》还明确,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和监管,包括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完善司法处置和国有资产处置涉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政策、优化政务服务、培育和规范中介服务、完善土地市场信用体系等。

 

福建新型城镇化规划印发

 

  近日,福建省发改委近日印发《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未来福建省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5%。

  《规划》提出,到2025年,福建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居住证制度更加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城镇化空间格局更加优化,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影响力、竞争力大幅跃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大中小城市发展更加协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到2035年,福建省城镇化进入成熟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城乡人口能够有序自由流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成熟定型,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成为引领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引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还明确了未来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

 

中外通胀为何走势分化

 

  据悉,在海外通胀压力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国内通胀整体表现"淡定",中外通胀走势分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国内通胀又将怎么走?对此,证券时报9月11日刊发署名周茂华的文章进行了分析。

  全球通胀分化

  主要经济体近日陆续公布了通胀数据,美国7月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5.4%创13年新高,7月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同比增3.6%,更是创出30年高位;欧元区8月CPI同比增3.0%,回到了10年高位;德国8月CPI同比增长3.9%,创1994年以来最高等。新兴经济体通胀整体压力也不轻,7月份土耳其(19.0%)、俄罗斯(6.5%)和巴西(9.0%)均创多年新高。而与之相对的是,中国最新公布的8月CPI同比增长0.8%,表现温和。为何中国通胀与其他经济体分化,有哪些影响,国内物价走势如何?

  通胀分化原因

  中外通胀分化原因还是要从经济结构、上下游价格传导效率、各国防疫水平等方面寻找。

  一是经济结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通胀受食品价格波动影响大,而发达经济通胀与能源价格关联紧密。上半年国内生猪产能加快恢复至正常年份水平,加之猪肉需求淡季及基数效应,国内猪肉价格接连跌破成本价,8月生猪价格同比下滑44.9%,拖累CPI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而欧美经济体受能源价格影响大,尤其是汽柴油价格上升,对美国消费者支出成本影响很直接,这背后与美国能源结构有关,数据显示,7月美国能源价格大幅增长,带动交通运输成本增长19.4%。

  二是价格传导。中国8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上涨9.5%,创近13年新高,PPI和CPI同比"剪刀差"进一步走阔。相比之下,欧美主要经济体PPI与CPI同比走势基本一致,反映中国上下游价格传导远不及欧美。背后原因,一方面国内工业生产与下游终端消费需求有所"脱节";另一方面,国内下游消费品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中下游企业或经销商为保持市场份额也不敢轻易涨价。

  三是防疫差别。截至目前,海外疫情仍在快速蔓延,欧美主要经济体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每日新增病毒感染人数仍在快速增加,疫情蔓延不仅损害人们身心健康,并直接或间接对经济供给、需求两端造成影响,全球产业链持续承压,这些会通过生产运输成本等渠道影响各国物价。

  有何影响

  从全球看,海外不受控制的通胀,将危及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市场稳定。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高通胀压力迫使欧美主要央行削减宽松政策,高通胀对中低收入阶层影响相对大,高物价环境导致家庭财务预期更谨慎,甚至减少部分消费开支,进而对就业、内需和经济复苏构成拖累,外加防疫前景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央行面临"两难选择"。

  对于部分新兴经济体而言,可能面临欧美央行收紧政策,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内部疫情强劲扩散、高物价、经济衰退、失业上升,甚至潜在资本外流等压力,上半年俄罗斯、巴西等经济体"率先"加息。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通胀与政策前景不确定性,以及全球资产估值整体处于历史高位,市场波动加剧。

  对中国而言,中国经济早已融入全球体系,海外经济与市场波动不可避免对国内造成干扰,但影响可控。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一场危机是内外因素叠加共振下的风险强烈释放,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稳步恢复、结构逐步优化,物价走势平稳,宏观风险趋于收敛,政策空间足,中美保持宽利差(中美国债收益率差),金融业稳步有序开放和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等,这些都是国内在应对海外波动时的有利因素。

  走势展望

  预计欧美通胀呈现"棘轮效应",接下来的6~12个月维持高位运行,而中国物价保持温和,中国与欧美主要经济体物价保持"剪刀差"。

  本轮欧美通胀压力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部分经济体结构性问题突出,雇员工资上涨、房价走高,以及全球高度宽松金融环境继续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等,本轮欧美通胀在较长一段时间维持高位运行。

  国内疫情受控、就业市场整体稳定,内需和经济稳步恢复,利好物价走势。从物价结构看,未来物价动能保持温和。一是国内生猪供需逐步趋于平衡。目前国内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常年水平,同时,国内启动收储等短期市场调节措施,并积极探索生猪市场供需长期平衡机制,有可能避免重蹈以往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情况;二是国内粮食连续11年丰收,民生必需消费品供给充足,整体上,国内物价有望温和可控;另外,从中长期看,随着疫情、欧美短期强刺激政策等短期因素消退,大宗商品价格逐步放缓并恢复经济基本面,加之基数效应减弱,预计PPI同比呈现趋缓走势。

 

美国8月CPI涨幅仍处高位

 

  据悉,美国劳工部9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3%,涨幅略有收窄;同比涨幅达5.3%,仍处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1%,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3%,为2月以来最低值;同比涨幅为4%,也低于预期。

  能源价格是推动当月CPI上涨的主因。其中,汽油价格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42.7%。

  分析人士表示,在供应链中断、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等因素影响下,企业成本压力增大,持续推高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供应链中断问题可能持续至2022年,通胀压力或较预期更加持久。

 

投资分析点评

 

▲深康佳拟收购两公司切入PCB与锂电池赛道

 

  据报道,深康佳A(000016)将通过收购明高科技和海四达电源,分别切入PCB业务和锂离子电池业务。9月10日晚间,深康佳披露的初步重组预案显示,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明高控股等 11 名交易对方购买明高科技100%股权;同时,上市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海四达集团等33名交易对方购买海四达电源100%股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海四达电源70%股权,现金支付剩余30%股权。

  同时,为提高本次交易整合绩效,上市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以5.95 元/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现金对价、 标的公司在建项目、补充上市公司及/或标的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债务。

  方案显示,明高科技主营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及表面贴装业务;海四达电源主营锂离子电池。

  天眼查显示,通鼎互联持有海四达约18%股权,持股比例仅次于大股东海四达集团。通鼎互联同日发布公告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推动公司财务投资及非核心业务资产的投资退出。

  近年来,深康佳将 PCB 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之一。本次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PCB业务将形成覆盖刚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等系列PCB产品组合,丰富上市公司PCB产品结构以及产业布局。另外,通过收购海四达电源,公司将快速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切入新能源产业领域,丰富产业布局,增强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

  深康佳早已开启转型,公司表示围绕"半导体+新消费电子+园区"的新产业主线,以科技为引领要素,以产业为价值主体,以园区为载体平台,积极实施改革、转型、升级策略,包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力度。在Micro/Mini LED领域,上半年公司发布了应用于穿戴产品的小间距Micro LED微晶屏、柔性Micro LED显示屏和8KMicro LED商显屏等,公司Micro LED芯片已完成小批量试产,Mini LED芯片已完成小批量和中批量试产。

公司表示,将加强在存储领域、光电领域及半导体应用和服务方面的拓展,积极突破Micro LED业务技术瓶颈,尽快实现技术转化和产出。

 

  ▲宁德时代拟135亿投建新型锂电池生产基地

 

  据悉,宁德时代(300750)9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建设宁德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宜春)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5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期为预计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30个月。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分别参股宜春两家企业,其中持有江西志存锂业有限公司9.3%的股权,持有江西省化新材料有限公司2.96%的股权。

  除了宣布将在宜春投建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宁德时代当天还宣布拟参与投资设立"苏州时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筹)",专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5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资13.50亿元,持有合资公司54%股权。

  共同参与出资的还有上海适达、苏州新越及姜勇。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李平持有上海适达90%股权且担任其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平配偶廖梅持有其10%股权。因此宁德时代本次与上海适达共同投资构成关联交易。

  宁德时代方面表示,本次参与共同投资事项,可借助联合投资方苏州新越、姜勇在新能源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以及上海适达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布局,为合资公司提供产业链资源支持,把握动力电池系统发展趋势,提升动力电池产品的竞争力。

 

  ▲厦钨新能百亿加码锂离子正极材料

 

  据悉,继日前川恒股份(002895)宣布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计划后,登陆科创板仅一个多月的厦钨新能(688778)在9月16日晚间抛出百亿级扩产的大手笔。

  据披露,厦钨新能与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意向书》。公司计划在雅安经开区投资建设锂离子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意向不低于100亿元,投资建设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6万吨三元材料项目等。

  项目将分期建设,其中,磷酸铁锂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12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2023年投产;三元材料项目首期建设规模年产2万吨,预计投资不低于22亿元(包含建设电池回收1万吨镍钴冶炼车间、2万吨三元材料车间),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2024年投产。

  上述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首期不低于350亩。土地拟由公司在雅安经开区内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挂牌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

  厦钨新能提示,本投资意向书涉及项目投资金额预计不低于100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78亿元,公司总资产为62.22亿元。

  虽然上市时间不久,但厦钨新能在产业链领域布局频频。厦钨新能9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自协议签署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双方预计四氧化三钴产品的供需量约为20000-25000吨/年;三元前驱体产品的供需量约为15000-35000吨/年。

  作为第二家科创板上市的锂电正极概念股,厦钨新能背靠母公司厦门钨业,上市即受到资金热捧。8月5日上市首日就创下121.66元的收盘价,并在9月10日达至新高165.50元,涨幅逾36%。

 

  ▲长远锂科启动逾33亿扩产项目

 

  据悉,长远锂科(688779)9月13日晚间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建设4万吨/年正极材料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约为33.39亿元。

  该项目计划2022年1月底开始建设,2023年10月投产,建设期20个月。资金来源以公司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方式解决。此外,该项目已完成发改委立项备案,尚需完成环评手续。

  公告称,长远锂科经过10多年发展成为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主要供应商,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

  根据GGII统计,2016~2019年,长远锂科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两名。

  长远锂科于2019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长远新能源,正式启动位于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正极材料扩产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为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8万吨/年,分两期实施,一期先建4万吨/年生产线。目前,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进展顺利。

公告称,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加速上量,动力电池行业规模整体增长,进而拉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上升。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并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情况,长远锂科积极推进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建设并尽快投产,有利于稳固公司市场地位的需要。

 

  ▲孚能科技拟募资不超52亿投入锂电等项目

 

  9月16日晚间,孚能科技(688567)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拟定增发行股票不超过1.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52亿元,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及科技储备资金。

  孚能科技此次募资净额拟在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投入46亿元,在科技储备资金项目投入6亿元。

  其中,投资最大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将落地于安徽省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孚能科技将结合新能源电池技术迭代演变趋势、新能源电池最新生产工艺和下游客户升级需求等,建设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2GWh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

  而用于科技储备资金项目的6亿元投向研发新产品、研发产品配套材料、优化产品性能、开发最优工艺路线、扩建现有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等。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拟使用募资进一步投入产品材料研发、产品性能提升、生产工艺开发、产线技术升级等方向,开发并打造符合行业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整体技术方案和高性能锂电池智能制造基地。同时,公司围绕多个前瞻性研发方向,拟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及专业人才团队,快速促进新产品研发并产业化。

  根据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0年孚能科技软包电池装机量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0%,从2017年至2020年连续四年排名中国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名。

 

  ▲彩虹股份计划91亿建设基板玻璃项目

 

  9月16日晚间,彩虹股份(600707)发布公告称,拟在陕西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为91.01 亿元(含流动资金)。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其他方式自筹资金。

  彩虹控股拟在咸阳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作为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的建设主体。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8条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建设周期为36个月。本项目达产后,年产G8.5+基板玻璃约580万片。

  据介绍,彩虹股份主要业务为液晶基板玻璃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球唯一的"面板+基板"上下游产业联动企业。此前,公司已在合肥产业基地建成两条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生产线,并已成功实现量产和批量供货。该项目已经中国电子学会成果鉴定,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9月15日,彩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液晶基板玻璃是平板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基础材料之一,是液晶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可用于多种显示器件的基材。公司G8.5+玻璃基板二期项目已按计划启动建设。

  据了解,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但核心原材料高世代基板玻璃基本依赖进口,市场空间巨大。加快高世代基板玻璃国产化规模,是保障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健康、自主可控发展的需要,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持续关注和重视。

  彩虹股份表示,项目的实施旨在抓住基板玻璃产业良好的市场机遇,充分利用公司在液晶基板玻璃方面的技术优势以及当地区位优势,快速扩大公司基板玻璃业务规模,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进口替代。

 

  ▲玲珑轮胎推定增募资不超25亿扩产

 

  据悉,玲珑轮胎(601966)拟进一步加码产能。9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7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用于长春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和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项目(下称:轮胎生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预案显示,轮胎生产项目将在吉林长春投建,实施主体为全资子公司吉林玲珑轮胎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23.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17.5亿元,建设周期为27个月。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长春聚焦了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等整车制造企业,前述企业坐标均为长春市汽开区。本次轮胎生产项目实施地点也位于此,能够快速满足一汽集团配套需求,并辐射朝鲜、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市场。

  近年来,海外轮胎企业影响力逐渐下滑,国产轮胎品牌的替代优势日益明显。2002~2019年,全球轮胎企业销售额排名前三位的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的市场份额呈逐年下降态势,由56%下降至38%。海外轮胎企业在华零售份额从过去的70%下滑至目前的55%,并且有望在2025年下滑至30%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崛起,国际龙头企业的品牌壁垒、渠道壁垒相对较弱,国产轮胎品牌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玲珑轮胎主要产品为全钢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胎。2020年,公司半钢胎产量、子午胎产量、海外工厂产量及利润居国内第一,轮胎外胎产量、全钢胎产量均位居国内第二。

  目前,玲珑轮胎在中国拥有招远、德州、柳州、荆门、长春5个生产基地,并计划在陕西省铜川市建设中国第六个生产基地;在海外拥有泰国、塞尔维亚(在建)2个生产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考察建厂,力求2030年前全面完成"7+5"全球布局,规划年轮胎产销量突破1.6亿条,有望成长至产能全球前五的企业。

  据悉,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规划1200万条半钢胎产能、160万条全钢胎产能;吉林工厂规划1200万条半钢胎产能、200万条全钢胎产能,预计两个工厂的一期工程将于2021年四季度开始试生产。

 

▲国投电力拟与川投能源共同投资孟底沟水电站

 

  9月13日晚间,国投电力(600886)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川投能源(600674)共同投资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砻江水电")孟底沟水电站。孟底沟水电站动态总投资347.22亿元,其中资本金69.44亿元,由国投电力、川投能源按52%、48%的股权比例共同出资。

  据了解,雅砻江水电前身系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始建于1989年,1995年改制为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1月正式更名为雅砻江水电。股东方国投电力、川投能源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2%和48%,雅砻江水电注册资本金为373亿元。

  公告显示,雅砻江水电是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授权明确的雅砻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唯一主体,统一负责雅砻江干流水能资源的开发,梯级电站开发范围为呷依寺以下四川境内干流河段。

  公告介绍,孟底沟水电站枢纽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与凉山州木里县交界的雅砻江干流上,是雅砻江中游两河口-卡拉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一库七级的第五级水电站,其上游为楞古水电站,下游为杨房沟水电站。

  在今年3月,国投电力曾披露关于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获得核准的公告,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项目核准的批复》,孟底沟水电站动态总投资347.22亿元,其中资本金69.44亿元,占总投资的20%,项目单位为雅砻江水电。

公告显示,孟底沟水电站资本金根据工程进度逐步到位。预计2032年首台机组投产,2033年全部建成投产。

 

  ▲多家A股公司积极参与央视融媒体产业基金成立

 

  9月14日晚间,包括当虹科技(688039)、东方明珠(600637)、市北高新(600604)、南方传媒(601900)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均宣布拟参与设立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央视产业基金")。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拟重点投资文化及互联网经济,包括"5G+4K/8K+AI"、文娱产业、体育产业、数字化技术等。

  据公告披露,此次设立的央视产业基金,全体合伙人首期认缴出资37.13亿元。其中,普通合伙人(GP)中视融合(上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海通创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600万元、1000万元,24家有限合伙人(LP)合计出资36.87亿元。认缴出资额靠前的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为6.67亿元、6亿元、4亿元。

  据了解,作为GP方之一的海通创意为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控股53.25%的企业,而海通开元是海通证券(600837)的全资子公司;另一GP为拟设立的中视融合,其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公告显示,央视产业基金拟重点投资文化及互联网经济,包括但不限于5G+4K/8K(超高清领域)+AI、体育产业、文娱产业、教育产业、数字化技术、企业服务、内容付费等。这些拟投领域都存在着政策支持度高、产业空间大的特点。例如"5G+超高清+AI"领域,根据《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

  在央视产业基金中,当虹科技、东方明珠、市北高新、南方传媒、新国脉(600640)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且参与投资金额均为1亿元;此外,浙数文化(600633)也通过参股子公司参与其中。

  在LP中,有22家均为国资背景,当虹科技则是唯一一家民营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的各家公司主营业务均与基金的拟投方向相关。

 

▲福特将关闭印度工厂

 

  据报道,美国福特汽车公司9月9日表示,将关闭位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萨南德和南部城市金奈的制造业务,这些业务过去10年累计亏损逾20亿美元。

  福特和其他大多数西方汽车制造商发现,很难在印度的乘用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印度乘用车市场由日本铃木汽车和韩国现代汽车印度子公司生产的价格亲民的小型乘用车主导。这两家公司在印度新车销量中总共占据60%的份额。

  尽管福特进入印度市场已有近30年,但根据印度汽车经销商协会联合会的数据,福特8月所占市场份额为1.4%。其竞争对手法国雷诺、日本本田和日产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各自的市场份额都不到3%。

 

  ▲鸿海将在泰国建纯电动车合资工厂

 

  据悉,泰国国营的泰国国家石油公司(PTT)和台湾鸿海精密工业9月14日就在泰国设立纯电动汽车(EV)工厂举行了合资协议签约仪式。工厂将于2023~2024年左右以年产5万辆启动生产,计划将来将年产能增至15万辆。预计投资额最高为20亿美元。

  双方将在泰国首都曼谷东部的经济特区"东部经济走廊(EEC)"建设工厂。新工厂除了组装整车外,还具有研发功能。该特区以日资厂商为主,汽车相关企业聚集。现在主要鼓励从事汽油车零部件的企业等进入纯电动车领域。

  泰国提出了到2030年将国内生产的3成汽车转为不排放二氧化碳(CO2)的零排放汽车(ZEV)的目标。关于合资协议,PTT社长兼首席执行官(CEO)Auttapol Rerkpiboon强调"符合推进纯电动车的(泰国)政府方针"。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关于在泰国建设工厂评价说"东南亚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将实现飞跃式发展"。鸿海计划从2022年开始正式涉足纯电动汽车,还表明了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的意向。

 

经营管理

企业改革动态

 

▲中国西电母公司与国家电网部分资产整合获批准

 

  据悉,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央企重组整合继续推进。中国西电(601179)9月14日晚间公告,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西电集团通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公司")部分子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新设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

  公告显示,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许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许继集团")、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电工电气集团")以及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苏南瑞恒驰电气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南瑞泰事达电气有限公司、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司股权整体划入该新公司。本次重组整合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此项重组整合的起点在去年年底。2020年12月23日晚间,上市公司中国西电、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分别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正在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据了解,中国西电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完整输配电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成立于1959年7月,是以我国"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工程的4个项目为基础形成的,集科研、开发、制造、贸易、金融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西电集团目前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单位)60余家,其中包括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国西电和宝光股份。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8295亿元,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许继集团是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大型骨干和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电力系统各个环节,横跨一二次、高中压、交直流装备领域,是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制造商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上市公司为许继电气。

  平高集团则是我国电工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支柱企业,现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为发展定位,以开关类为核心的电力装备研发制造和能源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主营业务布局,并拥有平高电气这一上市平台。

  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政策风向显示,央企重组进入加速轨道,国资委已圈定包括输配电装备制造在内的多个重点领域。7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称,下一步,国资委在战略性重组方面将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

  8月中旬,国资委党委召开的扩大会议再次强调,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

 

▲华润燃气斥资26亿元收购重庆燃气股权

 

  据悉,中国华润旗下公司调整对重庆燃气(600917)的持股权,华润燃气(1193.HK)持股比例上升至39.17%。9月10日晚间,两家上市公司公告这项交易。

  交易具体分为两项:其一,华润渝康向华润燃气中国转让23.34亿股,占总股本14.85%,每股定价10.09元,转让总价为23.55亿元;其二,华润资产向华润燃气中国转让3218.93万股,占总股本2.95%,每股定价7.68元,,转让总价为2.47亿元。按此计划,华润燃气中国将以现金支付合计26.02亿元收购上述股权。

  上述交易的转让方和受让方实控人均为中国华润,因此交易前后中国华润对重庆燃气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仍为39.17%。只是华润渝康及华润资产持股16.09%变为华润燃气中国的直接持股,一致行动人华润燃气投资持股比例保持22.27%不变。

  华润燃气中国和华润燃气投资均为华润燃气全资子公司,因此华润燃气在此次交易后对重庆燃气的持股比例由22.27%上升为39.17%。华润燃气认为,此次收购有利于理顺集团在重庆燃气的管理权,并有助提升集团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燃气行业影响力。

  华润燃气在国内从事下游燃气分销业务,而重庆燃气为重庆市城镇供气量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城市燃气供应与综合服务商。华润燃气在此前年报中判断,中国政府将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天然气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因此积极推进城市燃气核心业务持续快速增长。

重庆燃气与华润燃气在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方面已有合作。据重庆燃气中报,公司与华润燃气合资合作打造新能源服务平台,开启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向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医院等项目推广,上半年新增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分布式能源项目投运,累计投运项目已达7个。

 

  ▲辽宁方大拟接盘海航集团航空主业

 

  9月12日,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海航")发布《关于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招募进展的公告》称,目前,管理人已经确定海航集团航空主业战略投资者为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方大集团"),若投资完成,战略投资者可能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同日晚间,海航集团旗下机场板块的战略投资者也揭开面纱。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确定为机场板块战略投资者,投资完成后将成为*ST基础(600515)的控股股东。此外,海航集团非航板块的*ST 大集暂未披露最新战略投资者招募进展。

  据悉,自2017年末开始,海航集团陷入流动性风险,其后海航集团回归主业,尝试"自救"。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又使得*ST海航经营雪上加霜,年报更是出现巨亏。

  进入2021年,海航集团正式走上了破产重整之路。3月13日,海南高院依法裁定受理包括海航集团在内的321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件,并指定海航集团清算组担任管理人。

  方大集团是一家以炭素、钢铁、医药、商业四大板块为核心,跨行业、跨地区、多元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方大集团实体总部位于北京,金融、医药板块总部位于上海。

  方大集团旗下拥有方大炭素(600516)、方大特钢(600507)、东北制药(000597)、中兴商业(000715)等4家A股公司。今年6月,方大集团及旗下4家关联企业出资成立了海南方大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300亿元,注册地位于海口市,经营范围包括公共航空运输、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等。

  据悉,海航航空主业的重整一直颇受市场关注,主要是因为海航主业的规模在国内可以排第四,作为民航头部企业非常有吸引力,另外本身资产的质量没有问题,在经营上没有太大问题等。

 

▲浙江龙盛拟出资80亿参与私有化和利时

 

  据悉,浙江龙盛9月12日下午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Loyal Valley Capital共同组建SPV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以现金方式收购和利时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和利时"),参与和利时的私有化交易。公司拟出资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将考虑通过其他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如有需要)的方式来完成本次交易。

  和利时于2008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最新总市值为11.94亿美元。它是一家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业务集中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自动化和医疗大健康三大领域。和利时始创于1993年,目前公司员工3800余人,业务遍及海内外。

  浙江龙盛表示,在SPV公司设立前,由公司和Loyal Valley Capital于9月10日共同代表SPV公司向和利时董事会提交初步要约提案,拟定交易价格为每股普通股24美元。该购买价格相较和利时9月9日的收盘价19.60美元溢价22.45%,相较和利时9月10日前30个交易日的收盘均价19.05美元溢价25.98%。

  不止浙江龙盛有意这项交易,公告显示,和利时早于7月20日收到另外一家公司Superior Emerald(Cayman)Limited提交的无约束力的私有化收购要约,要约的拟定交易价格为每股普通股23美元,和利时董事会正在评估上述要约。

  浙江龙盛表示,公司参与和利时私有化旨在配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性安排。和利时是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可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和利时在技术、业务等领域的合作,加速推动公司工业自动化水平发展,并分享和利时业务成长带来的价值。

  目前,浙江龙盛主营以染料、助剂为主的纺织用化学品业务和以间苯二胺、间苯二酚为主的中间体业务,在全球市场中处于龙头地位,上述业务系公司核心业务,是公司收入、利润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公司还有房产业务。

 

 

▲首钢股份拟购买钢贸公司49%股权

 

据悉,首钢股份9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首钢集团持有的北京首钢钢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9.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以询价的方式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截至目前,本次交易涉及的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具体预估值和交易价格尚未确定。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浙商期货启动混改研究

 

  9月14日,浙商证券公告称,浙商证券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启动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混改的议案》,同意启动浙商期货混改研究工作,具体混改方案成熟后再行提交董事会审议。

  目前,浙商期货隶属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由浙商证券全资控股。

  "浙商期货进行股改,上级单位将对其提级控股,最终寻求上市。否则,按照现行规定,浙商期货作为浙商证券子公司无法分拆上市。"知情人士说。

  据了解,浙商期货1995年9月在杭州成立,目前注册资本10亿元,净资产近2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浙商期货启动混改或与浙江省最新规划有关。

  9月6日下午,浙江省召开浙江杭州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动员会,正式启动浙江杭州区域综改试验工作。据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是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牵头组织的国企改革重大专项工程。2019年,上海、深圳、沈阳3地先行启动实施区域综改,2020年底浙江杭州等4地成为第二批区域综改试验区。

早在2015年,国有控股期货公司--鲁证期货、弘业期货就相继在H股上市。近年来,期货业混改正在提速。就在今年8月,新三板挂牌公司创元期货公告称,2021年公司正式入选江苏省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近日已收到苏州市国资委批复。创元期货拟在目前公司总股本5亿股的基础上定向发行不超过(含)4亿股。

 

▲天虹股份拟转让天虹微喔

 

  9月15日晚间,天虹股份(002419)发布公告,为优化资源配置,聚焦重点战略的发展,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天虹微喔便利店(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虹微喔")100%股权。根据国有产权交易规定,本次转让需在产权交易所进行预挂牌。

  公告称,待上述股权转让事项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完成且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正式挂牌转让上述股权,正式挂牌价将不低于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的评估结果。

  天虹微喔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为5500万元,主营业务为经营连锁便利店。从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来看,天虹微喔在2020年和2021年1~6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和1.33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179.12万元和-614.33万元。

  同时,天虹股份还公布了拟签订《股权转让意向协议》的公告。就公司拟对外转让天虹微喔一事,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罗森")有意参与受让标的股权,公司与中国罗森达成意向并拟签署《股权转让意向协议》。

中国罗森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27.49亿元,该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株式会社罗森持中国罗森100%的股份。主营业务包括发展罗森品牌便利店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开展特许经营活动;统一管理罗森品牌的商标和专利;主导各地区经营管理机构和战略政策等。

 

  ▲国际医学实控人倡议全体员工增持公司股票并承诺兜底

 

  据悉,国际医学9月1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刘建申提交的《关于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刘建申倡议公司和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国际医学股票,并承诺:按照该倡议的相关操作细则,凡2021年9月17日至10月11日期间通过员工本人证券账户以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净买入国际医学的股票,且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并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时间期间内增持国际医学股票产生的亏损,刘建申或其指定的下属公司将以自有资金予以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公告称,刘建申的此次倡议并不与公司业绩挂钩,也与员工服务贡献无关,员工按市场价格在二级市场进行自主购买公司股票。本次倡议公司无需进行会计处理,也不属于"股份支付"。

  公告显示,国际医学及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现有员工总数7966人,其中行政人员1635人,技术人员6134人,财务人员154人,销售人员43人。

  公告还显示,截至本公告日,刘建申先生作为实际控制人通过公司控股股东陕西世纪新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867,191,41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10%;陕西世纪新元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387,258,80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44.66%,占公司总股本的17.02%。经风险排查,其目前自身资信状况良好,具备资金偿还能力,目前暂未发现股份质押到期无法偿还资金的风险。

  半年报显示,国际医学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3.6亿元。

 

  ▲天津金城银行股权遭司法拍卖

 

  9月14日,民营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一笔6000万股的股权被强制拍卖,起拍价6720万元,股权处置单位为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360集团是该银行第一大股东。

  据了解,上述股权由天津开发区泛亚太有限公司(简称泛亚太公司)持有,该公司是金城银行第八大股东。泛亚太公司持有的金城银行1.5亿股均处于冻结状态,除此次被拍卖的部分,另有9000万股已于此前两度流拍,目前被法院打5.6折变卖。

  据金城银行2020年年报,目前该行第一大股东360集团持股30%,第二、三大股东为天津华北集团和麦购集团,分别持股20%和18%。此次持股遭拍卖的泛亚太公司共持有该行1.5亿股,占总股本5%,目前处于冻结状态。

  除上述6000万股外,泛亚太公司持有金城银行的另外9000万股也于今年6月和7月被两度司法拍卖,股权处置单位为上海金融法院,由于前两次拍卖无人问津导致流标,目前正处于挂牌变卖阶段。拍卖信息显示,这笔股权变卖价格为7610.4万元,而评估价为1.359亿元,约0.85元/股,相当于打了5.6折。

  据上海虹口区人民法院和上海金融法院出具的两则执行裁定书显示,泛亚太公司分别与新纪元期货公司和鑫纪元资本管理公司(下称"鑫纪元公司")存在保证合同纠纷,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泛亚太公司发出执行通知,共冻结该公司持有的金城银行5%股权。

  不过,泛亚太公司并未履行相关责任。对此,两家法院分别裁定,拍卖、变卖泛亚太公司持有的天津金城银行上述股权。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目前泛亚太公司已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2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强制司法拍卖的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背后均指向同一实控人。

  泛亚太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由北京鑫聚宝商务服务有限公司100%控股,王良平持有全部股权。

  而上述司法纠纷的原告方--新纪元期货、鑫纪元公司背后的控股股东均为沣沅弘(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沣沅弘集团),控股股东也是王良平,持股比例为85.22%。

  也就是说,身为沣沅弘集团控股股东的王良平,也分别为上述司法纠纷中被告方泛亚太公司和原告方新纪元期货、鑫纪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据《期货日报》今年6月报道,因涉及财务造假并退市的康得新公司,2018年新纪元期货15亿元资管产品已经发生逾期违约,涉事产品的受害者包括410位自然人投资者和20位机构投资者。而新纪元期货涉事高管均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大股东沣沅弘(北京)控股集团实控人王良平已逃往国外。

 

  ▲马振山正式履新奇瑞捷豹路虎

 

  据悉,陈雪峰出走FF后,空缺半年的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职位迎来接任者。9月14日,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捷豹路虎")宣布,在一汽-大众任职21年的老将马振山即日起担任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并同时担任捷豹路虎中国及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常务副总裁。

  今年2月,陈雪峰宣布正式离职,并在一个月后出任FF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此后,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一职一直空缺。

  眼下,对于出任奇瑞捷豹路虎中方"一把手"的马振山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奇瑞捷豹路虎成立近九年,销量大起大落,目前在国内二线豪华品牌阵营中,与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的差距越来越大。未来,马振山能否帮助奇瑞捷豹路虎摆脱低迷现状、提速电动化转型,成为首道考题。

  从马振山过往的工作经历来看,在营销领域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悍将,在一汽-大众各阶段的任职中都能看到其惊艳的业绩。

  2000年2月,马振山进入一汽-大众成为市场部市场研究员,从此开启了他在一汽-大众长达20余年的职涯。从马振山过往的工作经历来看,在营销领域他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悍将,在一汽-大众各阶段的任职中都能看到其惊艳的业绩。在2006年,马振山进入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担任产品战略部部长、华中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大众品牌市场)。其中在担任华中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期间,华中区的销售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运营评价成绩等方面在一汽-大众全国六个大区中排名第一。

  在2016年至2020年,马振山出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大众品牌营销期间,在其带领下一汽-大众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冠军。

  2020年5月起,马振山升任一汽-大众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全面负责一汽-大众大众品牌销售和营销工作。同年,一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达216.19万辆(含奥迪进口车),同比增长1.5%。其中,大众品牌销售128.04万辆,奥迪品牌销售72.63万辆(含进口车),捷达品牌销售15.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马振山也推动了一汽-大众营销数字化转型,在2020年疫情期间,一汽-大众大力开拓线上直播的方式拓宽营销渠道。可以看到,在市场下滑交织疫情影响的2020年,一汽-大众是中国汽车市场唯一一家产销量均超过200万辆的汽车制造商。

而在去年底,便有消息传出马振山将离开"老东家"加盟奇瑞捷豹路虎,但该消息一直未被证实。今年年初,"80"后郭永锋接替马振山的相关职务,马振山则辞去在一汽-大众相关要职后回归一汽集团。

 

  ▲大家保险总经理徐敬惠辞任

 

  8月27日,经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家保险集团")2021年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同意徐敬惠的辞任申请,不再担任大家保险总经理职务。据悉,罗胜将出任总经理临时负责人。

  罗胜现年51岁,此前为大家保险副总经理。罗胜曾任银保监会派驻安邦保险集团接管工作组副组长,银保监会公司治理监管部副局长级干部,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裁,保监会发展改革部副主任、法规部副主任、发展改革部公司治理处处长等职务。

  大家保险集团成立于2019年6月,为化解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邦保险")风险而生。

  徐敬惠有着30年保险从业经验:他于1991年加入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曾任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2月,原保监会宣布对安邦保险集团实施接管。当时为太保寿险董事长的徐敬惠与罗胜等人同为接管组副组长。2020年1月13日,银保监会核准徐敬惠担任大家保险集团总经理;2020年2月22日,银保监会依法结束对安邦保险的接管,大家保险集团宣布未来发展战略:将坚定回归保障、回归本源,做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打造国内领先的个人、家庭及团体风险管理、健康养老、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大家保险集团表示,徐敬惠职务发生变动与引进战略投资者一事不相关。

  据悉,大家保险的引战工作仍在继续。7月16日,大家保险集团98.78%股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336亿元。

  转让的大家保险集团98.78%股权中,包含保险保障基金所持大家保险集团全部股权,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持有的大家保险集团0.55%股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委托保险保障基金同步转让,其中保险保障基金所持股权挂牌价格为333.83亿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所持股权挂牌价格为1.87亿元。

  该项目二次延期,第一次由8月12日至8月19日,第二次由8月19日至8月26日。

  8月30日,在接到保险保障基金的申请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终止了大家保险股权转让项目。同日,保险保障基金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再次公开转让大家保险98.78%股权。值得一提的是,该笔股权转让价格为302.13亿元,较此前的335.7亿元降价约10%,挂牌截止日期为9月26日,挂牌期满后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信息发布终结。

 

▲黑石集团终止收购SOHO中国

 

  9月10日,SOHO中国(00410.HK)公告称,黑石集团决定不就收购公司股权作出要约。各方一致认为无法在最后截止日或之前满足先决条件。

  6月1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宣布黑石对SOHO中国发出全面收购要约,以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收购价格为每股5港元,除去潘石屹夫妇要保留的10%,最高付出金额为236.58亿港元。潘石屹夫妇持有SOHO中国63.93%股权。按计划出售之后,潘石屹夫妇手里只有10%股权。SOHO中国将继续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8月6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表示,要约方(黑石)已于3日收到通知,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对要约方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公告称,尽管该申报已获正式立案,要约方及SOHO中国仍可能被要求提供进一步信息及材料供监管机构审查。

  据了解,SOHO中国于1995年由潘石屹张欣夫妇成立,是在中国知名的商写物业开发运营商,现持有并管理13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

  黑石集团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私募股权、对冲基金解决方案和私募信贷,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目前目前黑石集团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已超64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万亿元),新募集资金规模达到1108亿美元,居全球之首。

  据称,在SOHO中国工作了22年的原执行董事兼总裁阎岩,在2018年加盟了黑石集团,这是黑石收购SOHOU中国的连接点。

  SOHO中国出售资产是从2014年开始的。2014年,SOHO中国将上海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以52.32亿的价格出售给了金融街控股,同年9月,SOHO中国将上海凌空SOHO10万平米物业以30.5亿的价格出售给携程网。

  2015年,SOHO中国将上海外滩国际金融中心地块,以84.93亿元价格出售。2016年,SOHO中国又将上海SOHO世纪广场卖给国华人寿保险,总价32.2亿元。

  2017年,虹口SOHO、凌空SOHO分别以35.7亿元、49.44亿元卖给了新加坡公司吉宝置业和香港知名私募基金公司基汇资本。

  2019年, SOHO中国先后出手了总价值78亿元的13个办公物业项目以及价值7.61亿元2583个地下停车位。

  从2014年开始,SOHO中国陆续通过出售资产套现超过350亿元。与此同时,公开土地交易市场中就鲜少有SOHO中国的身影。

  之所以卖卖卖,跟潘石屹对中国地产行业的看法有关,他根据银行利率计算,认为现在的房价和地价都高估了。

 

▲钱江摩托拟与哈雷设立合资公司

 

  9月14日,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钱江摩托,000913.SZ)发布公告称,为使公司与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简称"哈雷")合作的338CC排量和500CC排量的摩托车及双方一致书面约定的摩托车可在中国全面销售以及为使双方可以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目标摩托车开展合作而所需的必要批准和认证,公司拟与哈雷合资设立浙江华美机车有限公司,并于2021年9月13日与哈雷签署股东协议。华美机车注册资本为250万美元,其中公司出资200万美元,占比80%,哈雷出资50万美元,占比20%。经营范围:制造、组装和销售内燃发动机摩托车,以及提供配套服务。

  公告说,该合资公司的注册地址为中国浙江省温岭市经济开发区内双方认可的地址。

  钱江摩托是吉利集团旗下一家以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以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业的企业,2005年,钱江摩托全资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贝纳利(Benelli),开创了国内摩托车企业跨国并购的先河。

  据公告,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LLC是一家根据美国威斯康星州法律成立的公司,其注册地址位于 3700 West Juneau Avenue Milwaukee,Wisconsin。该公司生产重型街车、旅行车和定制改装车,并且提供完备的零配件、附件、服装和其他产品。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将退休

 

  9月10日,英特尔宣布,公司全球副总裁、市场营销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王锐升任高级副总裁并出任中国区董事长,全权负责中国区所有业务和团队。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将于年底退休。

  该次组织架构调整将赋予中国区领导团队更大授权,英特尔中国各业务线均将向王锐进行汇报。

 

▲微软公布6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据悉,全球最大软件制造商微软9月14日发布公告,任命总裁兼首席法务官Brad Smith为副董事长,并公布了一项规模高达60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

  微软在公告中称,于1993年加入微软的Smith将继续向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汇报工作。

  截至6月底,该公司拥有1303亿美元现金储备。微软还把季度股息提高了6美分,至每股62美分。回购授权没有到期日,并且可能会随时终止。微软股票2021年以来上涨了35%,市值超过2.2万亿美元,使其成为市值第二大的上市公司。微软之前一次回购计划是在2019年9月公布的,当时规模为400亿美元。

 

管理视点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与高管的自我修炼

 

证券时报9月16日刊发江西证监局原局长徐叔衡的文章指出,公司高管是公司的负责人,对公司的建设和发展负有全面责任。在公司经营和生产组织指挥中,必须有权威,得到员工的尊重、信任、拥护和支持。但在实践中,有的高管却号令被打折,指示被顶撞,做人被讥讽,威信被侵蚀,人心涣散,纪律松弛,士气不振,高管十分苦恼,总觉得无计可施。在这里,认真研究一下一千七百多年来,至今仍受到人们广泛崇敬、被奉为楷模的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或许对我们会有些许启示。

  信感阴阳,诚动天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始终牢记这份知遇之恩,竭力尽忠,始终不渝。刘备遗诏托孤,他又尽忠后主,征南蛮,亲北伐,和东吴,为巩固和发展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对君忠,对朋友、同僚与部属和谐共事,守信用,讲诚信。突出表现在贯彻士兵轮换制度。司马懿亲自率领几十万人马进攻卤城,兵凶战危,恰在此时,有一半士兵轮换时间到了,正准备回家,杨仪建议将换班军留下退敌,待新兵到了再换。但诸葛亮却断然拒绝,“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即传令教应去之兵,当日便行。

  心系百姓,造福一方。爱人者,人恒爱之;替百姓着想,必得百姓拥护。曹操进攻,孔明建议速弃樊城,到襄阳,对于樊城百姓安危,提出“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亁、简雍在城中声扬,“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得知后,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张飞率领部队杀奔西川巴州、雒城。临行时,孔明特别嘱付,“于路戒约三军,勿得掳掠百姓,以失民心。所到之处,并宜存恤,勿得恣逞鞭挞士卒。”刘备去世后,诸葛丞相在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又幸连年大熟,米满仓廒,财盈府库,老幼鼓腹讴歌。

  公正处事,忠厚做人。处事公正,才能服众;善待下属,才能服膺人心。赤壁大战后,部队进击桂阳,赵云争到了这项任务,立了军令状。后来,张飞争到了夺取武陵郡的任务,孔明也不管他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一视同仁,也让他立下军令状而去。对待犯有过错的人,不一棍子打死,不搞诛连,不歧视其亲属子女。诸葛亮北伐,正是旗开得胜,捷报频传之时,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谎报军情,骗孔明回师,后来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孔明得知实情后欲斩之,后将其谪为庶人。从汉中回到成都后,用李严之子李丰为长史。父是父,子是子,父亲犯事,儿子照样升官,诸葛亮做人十分忠厚。

  勤于国事,廉洁自律。诸葛亮出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畏强敌,不惧艰险,不避安危,亲上前线,一线指挥;深入吴营,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襄助周瑜,联吴抗曹;西进两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联友拒敌,刚柔相济,“指挥若定失萧曹”。刘备临崩托孤,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亲理政事,汗流终日;六出祁山,历尽千辛万苦。严于律己,街亭失败,勇于担责,自请贬三等,以督厥咎,同时要求有远虑于国者,勤攻吾之阙,现吾之短。虽位高权重,但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死时,家产仅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明确表示,“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多么高尚的一位贤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公司高管努力修炼自己,勤奋读书,提升自己;深于自知,低调做人;勇于自信,排难而进;自强不息,永不停步;每日自省,常思己过;公正处事,宽厚待人;大度容人,不给小鞋;多想员工,排忧解难;多创业绩,普惠众人,则高管的威信一定会有新的提高,影响力一定会有新的增强,干群关系一定会有新的改善。

 

信息化建设

 

央行将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据悉,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9月10日在2021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出台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引导金融业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

  他指出,在数据要素、数字技术等"新动能"催化下,以数字金融、智慧金融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科技为金融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略";"十四五"规划纲要则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谋定了前进方向,擘画了蓝图愿景。会上,范一飞就金融发展新路径谈了五方面意见。

  一是深挖数据价值,激活转型升级内生动力。数据已成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从"千人千面"的创新产品设计到"一人一策"的金融服务模式,从"去芜存菁"的业务流程优化到"除险保安"的风险安全防控,金融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数据的有力支撑。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数据工作,充分释放数据潜能,点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引擎"。

  二是布局数字基建,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底座。金融业要顺应数字技术发展新趋势,着力打造布局科学、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筑牢金融转型与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

  三是研发数字货币,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水平。人民银行坚持"安全普惠、创新易用、长期演进"设计理念,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在多地开展真实用户试点验证和分批次大规模集中测试,充分检验数字人民币业务系统稳定性、产品易用性和场景适用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看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数字人民币规则制度有待完善、受理环境有待优化、支付体系有待健全等。下一步,将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从供需两方面发力,组织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底层业务能力和基础技术平台,积极对外赋能,共同打造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四是发展数字信贷,深耕服务实体经济使命。数字信贷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传统融资模式在服务小微民营企业及农户、个体工商户方面的短板。金融业要用好数字信贷这个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利器",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新范式。

  五是弥合数字鸿沟,助力构建共同富裕格局。金融业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科技是弥合数字鸿沟、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包括:一是纾解城乡间数字化建设鸿沟,二是破解群体间数字化应用鸿沟,三是缓解机构间数字化发展鸿沟。

 

国家网信办要求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

 

  9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指出,出台《意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聚焦各类网络乱象,着力破解网站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存在的认识偏差、管理失范、能力不足、效果不彰等突出问题,指导督促网站平台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确保网站平台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网站平台积极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保障信息安全、规范传播秩序、维护良好生态等方面,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时也要看到,网站平台还存在责任认识不充分、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一定程度导致违法和不良信息禁而不绝,网络生态问题时有发生。

  《意见》首次系统提出网站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的工作要求,主要包含10个方面具体内容。首先从4个维度明确把握主体责任的内涵,然后从完善平台社区规则、加强账号规范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提升信息内容质量、规范信息内容传播、加强重点功能管理、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等9个方面,对网站平台履行主体责任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意见》提出,要规范信息内容传播。强化新闻信息稿源管理,严格落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禁止未经许可的主体提供相关服务,转载新闻信息时,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和新闻信息内容,保证新闻来源可追溯。优化信息推荐机制,优先推送优质信息内容,坚决防范和抵制不良信息,严禁传播违法信息,切实维护版面页面良好生态。规范话题设置,严防蹭热点、伪原创、低俗媚俗、造谣传谣、负面信息集纳等恶意传播行为。健全舆情预警机制,重点关注敏感热点舆情,及时发现不良倾向,进行科学有效引导,防止误导社会公众。建立信息传播人工干预制度规范,严格操作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全过程留痕备查,及时主动向监管部门报告重大事项。

  《意见》要求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业务,应当依法依规履行许可手续,未经许可不得开展相关活动。上线运营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新技术新应用,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估,通过后方可正式运行。开展数据共享、流量合作等跨平台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助于正能量信息传播。坚持诚信运营,不得选择性自我优待,不得非正常屏蔽或推送利益相关方信息,不得利用任何形式诱导点击、诱导下载、诱导消费。

  《意见》要求把握主体责任内涵。网站平台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确保网上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对信息内容呈现结果负责,严防违法信息生产传播,自觉防范和抵制传播不良信息,确保信息内容安全。建设良好网络秩序,全链条覆盖、全口径管理,规范用户网上行为,遏制各类网络乱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健全管理制度机制,准确界定行为边界,切实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管理约束,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保障日常运营规范健康。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注重保障用户权益,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意见》并强调,各地网信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紧抓不放,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跟踪评估工作效果。网站平台要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抓出成效,要每年主动向属地网信部门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及时报告涉及履行主体责任的重大事项。

 

工信部要求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据悉,工信部9月16日发布《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相关企业要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按照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汽车、网络、平台、数据等安全保护,监测、防范、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状态,保障车联网安全稳定运行。

  工信部称,车联网是新一代网络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道路交通运输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车联网安全风险日益凸显,车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亟须健全完善。《通知》旨在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汽车数据安全问题颇受关注。今年8月,五部门就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通知》共计6项、17条内容,分别从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基本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加强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防护、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健全安全标准体系等方面对相关企业提出要求。

  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基本要求方面,《通知》提出,要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各相关企业要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要全面加强安全保护,各相关企业要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状态,保障车联网安全稳定运行。

  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防护上,《通知》要求要保障车辆网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要加强整车网络安全架构设计;要落实安全漏洞管理责任,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要落实《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有关要求,明确本企业漏洞发现、验证、分析、修补、报告等工作程序。

  《通知》指出,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需要加强车联网网络设施和网络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保障车联网通信安全;开展车联网安全监测预警;做好车联网安全应急处置;做好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定级备案,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要按照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相关标准,对所属网络设施和系统开展网络安全防护定级工作,并向所在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备案。

  对于加强车联网服务平台安全防护,《通知》提出,要加强平台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在线升级服务(OTA)安全和漏洞检测评估;强化应用程序安全管理,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要建立车联网应用程序开发、上线、使用、升级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车联网应用程序安全检测,及时处置安全风险,防范恶意应用程序攻击和传播。

  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方面,《通知》要求,要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加强个人信息与重要数据保护;提升数据安全技术保障能力。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服务平台运营企业要采取合法、正当方式收集数据,针对数据全生命周期采取有效技术保护措施,防范数据泄露、毁损、丢失、篡改、误用、滥用等风险;规范数据开发利用和共享使用,明确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安全管理和责任要求;强化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最后,《通知》指出,要健全安全标准体系,加快车联网安全标准建设。加快编制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要加快组织制定车联网防护定级、服务平台防护、汽车漏洞分类分级、通信交互认证、数据分类分级、事件应急响应等标准规范及相关检测评估、认证标准。鼓励各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

工信部督促互联网企业抓好屏蔽网址链接整改

 

  9月13日,国新办就"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就互联网企业屏蔽网址链接问题作出回应,并在会上分别部署5G网络建设、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和汽车芯片制造后续工作。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工信部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督促企业抓好屏蔽网址链接问题整改

  今年7月,工信部曾召开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在扰乱市场秩序方面,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问题,包括无正当理由限制其他网址链接的正常访问、实施歧视性屏蔽措施等场景。

  "屏蔽网址链接是重点整治的问题之一。保障合法的网址链接正常访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本次发布会上表示,无正当理由限制网址链接的识别、解析、正常访问,影响了用户体验,也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据赵志国介绍,当前,工信部正在按照专项行动的方案安排,指导相关互联网企业开展自查整改。但在自查整改中,工信部了解到,部分互联网企业对屏蔽网址链接问题的认识与专项行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工信部采取了行政指导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帮助企业认识到,互联互通是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让用户畅通安全使用互联网也是互联网行业的努力方向。

  工信部要求,企业能够按照整改要求,务实推动即时通信屏蔽网址链接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分步骤、分阶段得到解决。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聚焦重点整治问题。一是加强行政指导,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继续通过召开行政指导会等多种方式,督促企业抓好整改落实。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将各种线索渠道收集到的问题纳入台账,并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通过实地检查、拨测验证、技术检测等多种方式,确保问题能够整改到位。三是强化依法处置,对于整改不彻底的企业也将依法依规采取处置措施,整改一批典型违规行为,查处一批典型违规企业,推动形成互通开放、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的互联网发展良好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发布会结束后,腾讯作出回应称,坚决拥护工信部的决策,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

  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赵志国介绍,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截至8月份,累计建成5G基站达到103.7万个,已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市级城市,还有95%以上的县城城区和35%的乡镇镇区。此外,5G手机产品正加速渗透,今年1~8月份,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到1.68亿部,同比增长80%。尤其是8月份,5G手机占比已经提升到74%。

  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重点抓住三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坚持适度超前,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向乡镇覆盖延伸。深化5G共建共享,推进异网漫游。通过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5G覆盖。二是拓展应用场景。面向新型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聚焦工业、交通、医疗、农业、文旅等多个重点行业,再培育一批5G融合应用的典型示范。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推进面向行业应用的5G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谈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肖亚庆指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下一步,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做大做强。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各方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很高,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很大促进,但是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高的特点,所以资源应该尽可能市场化集中,避免分散。

  此外,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还对汽车行业"缺芯"问题作出回应。他指出,芯片供应链紧张的问题还要存在一段时间,当前该问题比较严峻。主要从保障稳定运行、加快转型升级、继续深化开放合作三项措施发力保障汽车芯片供应。

  田玉龙表示,工信部将加强对汽车行业发展和芯片制造供应能力的监测,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在汽车企业存在的短缺问题,积极扶持芯片制造企业加快提升供给能力,加快替代方案投入运行使用,优化整个产业链布局,使芯片供给能力从长远期来看形成稳定供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海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

 

  据悉,为加强赋能实体经济能级,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力支撑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充分发挥上海工业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密集等优势,9月1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国资委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上海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努力,不断创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上海市工业软件的研发能力,实现产业提升的跨越式发展。到2023年,上海市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完善,基本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创新高地。

  --增强产业供给能力。CAD、CAE、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能用、好用;核心生产管理类软件具有领先优势;物性库、知识库、模型库、工艺库、算法库等基础要素不断完善;培育新型工业软件平台;强化工业数据赋能;提升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

  --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引进200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培育10家左右上市企业,培育5家超10亿元的重点工业软件企业,上海工业软件规模突破500亿元。

  --形成一批示范应用。核心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普遍落地应用。一批重点领域的工业软件经过验证和适用,在上海市船舶、钢铁、石化、半导体、汽车、航天航空和重大装备等产业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示范应用。

  《行动计划》并从提高工业软件供给能力、大力推进工业软件融合新技术、推进工业软件国产化应用和营造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发展环境等四方面提出12条主要任务。

  其中,在突破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方面,重点支持从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分析和加工制造一体化的CAD/CAE/CAM平台建设,推进三维几何建模引擎、轻量化设计、计算算法快速求解、软件构件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创新产品设计中的布局;重点推进面向石化、钢铁、建材等流程行业的研发设计仿真软件研发,形成通用型/专用型行业流程模拟仿真平台,支撑新工艺/新产品研发设计和优化决策应用;加快推进完善EDA布局,打造数字全流程EDA平台、模拟及晶圆制造EDA平台,推进国家EDA创新中心筹建。

  "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用的工业软件适配、测试、验证和中试平台。"《行动计划》指出,上海将聚焦发展工控软件的安全可信技术,开发自主的软件全生命周期工具链,实现工业软件的自动化验证、测试。

  《行动计划》还透露,上海将支持建设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成立工业大数据实验室,推动工业数据集、工业算法、算力的综合布局;组建工业智能算法研究院,建立行业级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库;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钢铁化工等领域建设工业高性能运算中心。

  根据《行动计划》,上海将重点发展核心工业软件,推进软件在石化、化工、有色、轻工等领域的试点应用。

  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

  上海还加强资本市场对接工业软件企业。《行动计划》指出,鼓励各类基金重点投资工业软件企业,加强资本市场对接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科创板上市。

  在培育工业软件大企业方面,《行动计划》还指出,推动央企、地方国资和大型制造业企业等剥离核心技术公司,围绕行业需求专门成立独立的工业软件公司。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等,鼓励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构建工业软件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工业软件企业积极开展相关领域标准规范。

  在资金保障方面,《行动计划》指出,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战略性产业资金等形式,加大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创新科技履约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融资支持。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资本投入。深化"浦江之光"行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企业挂牌上市和并购重组。

  此外,上海还将探索推动出台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政策,鼓励保险企业出台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险等产品。

 

临港新片区拟打造5家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

 

  9月15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数联智造"-工赋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以加快工业互联网促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响"数联智造"品牌。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对临港新片区实体经济带动效能显著,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重点聚焦"生命蓝湾""东方芯港""大飞机园""海洋创新园""信息飞鱼"等相关特色产业园区,持续开展"工赋创新"行动,全面推进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推动建设5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打造5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2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培育10家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全面推动新基建能级提升,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行动方案》提出了四大重点任务,分别是"工赋创新"基础设施夯实行动、"工赋创新"服务主体培育行动、"工赋创新"应用主体增能行动、"工赋创新"产业生态优化行动。

  聚焦"工赋创新"基础设施夯实行动,《行动方案》提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不少于5项创新成果。支撑标准创新体系建设,制定不少于10项工业互联网标准。开展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高能级的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机架数不少于5000个、PUE小于1.3。推进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场景。构建标识解析国际枢纽,建成不少于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成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面向临港新片区企业服务次数不少于100次。

  围绕"工赋创新"服务主体培育行动,《行动方案》提出,推行工业互联网顾问制度,为临港新片区企业提供不少于100次咨询服务。重点培育10家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并推动企业供需精准对接。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工业APP,建设微服务资源池,打造10个以上的高质量工业数据集、5个以上面向行业的工业算法库。重点打造10个以上面向特定行业和场景的工业APP。

  围绕"工赋创新"应用主体增能行动,《行动方案》提出,加大"企业上云"宣传与培训力度,推动不少于100家企业上云,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等功能。支持龙头企业建设3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5家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2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聚焦"工赋创新"产业生态优化行动,《行动方案》提出,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场景50个。构建工业互联网融合生态,支持构建开放的双语开发者社区,汇聚1万名以上开发者。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企业100家以上。开展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端"工匠型"人才100人以上、实用型工业人才1000人以上。

 

贵阳全力打造三个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

 

  据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吴宏春9月13日透露,贵阳正全力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大数据产业集群。

  "主要产业指标保持高位增长,"他介绍说,在数据中心集聚区建设方面,今年1至7月当地已基本建成投运数据中心8个,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21.37亿元。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今年1至7月,贵阳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新增签约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17个,计划投资总额82.7亿元。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保持旺盛发展势头。仅以华为云、腾讯云、云上艾珀、白山云等为代表的云服务企业就共计实现营收近60亿元。

 

打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优势

 

  据悉,"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强劲发展韧性,数字经济全面赋能生产、投资、消费、贸易复苏增长,新动能作用持续增强。数字经济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对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提出了要求。需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记者郭倩评论文章表示,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叠加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目前位居世界第二。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

文章提出,首先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技术突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十三五"以来,中国在5G移动通信技术、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核心技术靠花钱是买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要推进产学研合作,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传感器、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加强前沿技术布局,着力构筑自主创新、高效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核心技术工程化、产业化进程。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其次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信息网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发展信息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5G基站达到99.3万个,培育100个以上的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下一步要乘势而上,统筹布局,加快5G和光纤宽带"双千兆"网络建设,努力打造精品网络。合理布局云计算、边缘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推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打造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区域大数据中心集群,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

再次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提速增效,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是重要发展趋势。要围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速传统企业"上云"步伐。加快培育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商,支持综合型和专业性解决方案供应商共同发展,解决好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敢转""不会用""不能转"等问题。

最后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叠加、倍增效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需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充分释放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制定数据开放及共享的法律制度,明确数据开放及共享的范围、标准、条件、责任等。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将数据用好用足。

 

 

企业信息员园地

 

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落户靖江开发区

 

  6月26日下午,由世界500强青山控股集团投资的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落户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是靖江市近年来引进的体量最大、质量最优、增量最强的重大产业项目。

  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锋剑主持仪式。青山控股集团董事长项秉雪、青拓集团总裁陈庆科等嘉宾以及靖江市领导尤红、范敏、沈南松、罗晓东、王瑾、姚东辉出席签约仪式。

  青山控股集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家专注不锈钢生产冶炼的跨国集团,形成了从不锈钢上游原材料、海运物流、镍合金冶炼、不锈钢冶炼到下游棒线板材加工以及国际贸易等完整的不锈钢生产供应链,各类不锈钢年生产能力超千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以上。2020年,青山控股集团荣列世界500强第329位,中国企业500强第84位。

  从3月开始初次接洽,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协议各项条款的确认,跑出了靖江市重大项目成功洽谈签约的“加速度”,这是源于靖江与青山控股集团在资源互补和发展目标上的情投意合,是共同发展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的产业相合,是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产能的理念相合,是共同务实高效开展工作的秉性相合。

  签约仪式上,青山控股集团旗下青拓集团总裁陈庆科说,靖江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优厚的经济基础、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成熟的承载平台、完善的基础配套,靖江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了优质服务,这些都促进了该项目落地靖江。未来,青山控股集团将积极推进项目的如期开工建设,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尽快实现达产见效,助推靖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规模大、质态优、产业带动性强,其投资额和建设面积均为靖江市近年来招引项目的首位。根据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20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0亩,分三期建设年产30万吨不锈钢管件和20万吨高性能不锈钢线材项目,年产30万吨不锈钢精密五金紧固件、高强度螺栓和20万吨高品质不锈钢钢丝项目,并建设年产100万吨彩色不锈钢面板、不锈钢制品项目和各类不锈钢及制品大型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并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工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年税收超10亿元,创造4000多个就业岗位。

  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是靖江推进产业链招商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项目的落地,将带动一批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集聚靖江,促进靖江市不锈钢产业集群化发展,进一步拓宽不锈钢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领域,构建一个高端不锈钢深加工产业链。陈庆科表示,青山控股集团将依托靖江各项优越的发展要素,依靠青拓集团成熟的市场渠道、先进的研发技术支撑,生产制造品种多样、品质精良、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不锈钢制品,把靖江不锈钢深加工基地项目建设成具有高性能、高强度、高附加值的不锈钢新材料深加工园区,将靖江打造成辐射周边、影响华东地区的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和不锈钢交易集散地。

  在签约仪式上,嘉兴市诚易有限公司、江阴祥瑞不锈钢有限公司等一批青山控股集团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负责人同时参加。他们表示,将围绕青山控股集团在靖江的战略投资同步展开布局,共同在靖江打造不锈钢及制品深加工基地。

  张长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项目签约表示祝贺。他表示,青山控股集团靖江不锈钢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是靖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喜事。靖江承诺“青山巍峨,白云常伴”。牢固树立“政企同心”理念,在前期落地、工程建设、投产达效等各个环节做到有诺必践、有困必帮,用一流的环境、周到的服务、有力的保障来推进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靖江期望“青山同道,明月一家”。立青为靖,天作之合,靖江愿与青山集团为了共同的目标,共担风雨、共创辉煌,也希望青山集团能把靖江作为“第二故乡”,尽快启动项目规划设计,不断加快项目建设,尽早形成实质性成果,同时进一步加强加深产业链合作,发挥头部企业作用,推动不锈钢深加工及配套产业项目加快在靖集聚,把更多的资金资源引到靖江。靖江祝愿“青山长青,绿水长流”。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共同攀登事业发展的高峰,构建源远流长的友谊,扬帆起航、共赢未来。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