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经动态    2022年8月10日 第146期

2022年8月10日 第146期

 

 

国内财经

自然资源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 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近日,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做实做细做优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前期工作,提升用地审批质量和效率。

《通知》指出,加强用地空间布局统筹。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指导作用,统筹协调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用地需求。经工程可行性论证、已确定详细空间位置的,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明确具体位置、用地规模及空间关系。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等空间管控要求,积极配合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选址选线工作。

《通知》要求,改进优化用地审批。简化用地预审阶段审查内容。涉及规划土地用途调整的,审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允许调整情形,不再提交调整方案;涉及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审查是否符合允许占用情形,不再提交省级人民政府论证意见。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指导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机械工业经济下半年有望逐步回升 全年将实现平稳增长

从2022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有望逐步回升,全年或将实现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增速有望达到年初预期的5.5%左右,实现利润总水平与上年持平,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稳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结束了4、5两个月连续下降的局面。“从单月增速看,4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出现两位数下降,5月降幅收窄至不足3%,6月快速回升至增长8.2%,已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和制造业增速,呈现‘V’字型反弹,有力应对下行压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说。

外贸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出口总额34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两位数增长。从具体产品看,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表现突出,上半年汽车整车出口超过120万台,同比增长41.4%;挖掘机出口超过7.5万台,装载机出口接近4万台,同比分别增长60%和11.4%。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机械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4%,对机械工业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从比重看,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79.3%和76.64%,比上年同期提升3.38和2.6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均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升至21.6%;6月当月产销量接近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展望下半年,利好于机械工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在陆续释放。陈斌认为,稳增长相关政策措施效用将进一步显现,“十四五”各类规划中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已相继开工,从宏观层面和市场层面为机械工业稳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5、6月份生产的快速恢复,有效促进企业预期改善、信心回升。

国家网信办集中整治涉虚拟货币炒作乱象

随着虚拟货币的兴起,与之相关的投机、炒作、诈骗等活动愈演愈烈,一些网民盲目参与到相关交易活动中,给自身财产带来较大损失。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高度重视网民举报线索,多举措、出重拳清理处置一批宣传炒作虚拟货币的违法违规信息、账号和网站。

按照《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精神,国家网信办督促指导主要网站平台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保持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高压打击态势,加大对诱导虚拟货币投资等信息内容和账号自查自纠力度。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对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诱导网民进行“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投资的989个微博、贴吧账号和微信公众号依法予以关闭。

此外,国家网信办指导地方网信部门约谈涉虚拟货币宣传炒作的经营主体500余家次,要求全面清理宣传炒作虚拟货币交易的信息内容;并会同相关部门对专门为虚拟货币营销鼓吹、发布教程讲解跨境炒币、虚拟货币“挖矿”的105家网站平台依法予以关闭。

车市回暖超预期 7月新能源车销量增123.7%

8月9日,全国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1-7月累计零售1107.9万辆,同比下降3.5%,同比减少41万辆。7月厂商批发销量213.4万辆,同比增长40.8%,1-7月的厂商批发销量达到1230.6万辆,同比增长8.4%。

“7月车市增速高于预期,6、7月批发增速超40%、零售增速超20%。前7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降幅已收窄至3.5%,预计8月仍将延续高增长,零售累计增速将转正。”8月9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由于不少企业会在7月底8月初放高温假,7、8月份是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但今年7月体现出淡季不淡的特点。

一方面,车辆购置税减半举措效果持续显现,另一方面,7月车市促销力度保持高位,主流车企强化优惠活动,以弥补上半年因疫情造成的销量损失。

目前,汽车产能释放顺畅,各地生产恢复良好,而去年8月因缺芯导致供应不足车市低迷,今年8月预计产销将继续实现高增长,可继续实现淡季不淡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车购税减半政策并没有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在7月继续保持高增长,批发销量为56.4万辆,增长123.7%。前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303万辆,同比增长123%。基于目前的市场态势,乘联会调高了对于新能源乘用车的全年预期至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有望突破650万辆。并且,乘联会表示,四季度初仍有可能进一步调高预测。

车购税减半政策效果明显

7月,产销两端齐发力,推动车市持续回暖。4、5月因疫情迟滞的产能和需求在6-7月持续释放。

7月乘用车生产215.8万辆,同比增长41.6%,产业链保供措施见效。1-7月,车企生产达到1238.6万辆,同比增长11.8%。

受疫情影响的进口零部件短缺问题改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全国7月的生产迅速恢复。上海是全国汽车行业的枢纽核心,其地位仍需进一步强化,近期保供复产效果良好。

零售端,国内各地的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基本恢复正常。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增20.4%,车购税优惠政策举措逐步显现效果。

此外,去年同期受芯片短缺影响,汽车销售主要处于一个清库存的状态,今年供应端情况明显改善,也对车市的快速回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1-7月渠道库存增长13万辆,较2021年1-7月下降85万辆形成强烈对比。由于库存有保障,终端零售在政策推动下明显走强,经销商库存转化为零售增量。

展望8月及下半年乘用车市场走势,崔东树表示,市场情况非常乐观。

从供给端来看,7月燃油车市场推出44款新车型,其中有25款符合消费升级的2.0升排量车型(2.0升及以下燃油车可享受车购税减半政策),占比57%;而上半年的2.0升排量车型占比是28%,这必将进一步推动车市实现较高的产销增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乘用车私车出行也成为出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秋季开学季前,购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等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更强烈,换购增购需求带动新车和二手车市场持续走强,也将继续作为支撑汽车市场维持现有规模的基石。此外,有了车购税减半政策的加持,换购必然升级为更强动力的燃油车,也因此,近期的燃油车换购升级市场很火爆。

“目前,车市促销力度仍处于高位,并可能按惯例在9月左右进入促销收缩期,未来政策退出前的销量持续高涨推动促销力度进一步缩小,因此8月是购车最佳时机。”崔东树表示。

新能源车全年预计销量将突破650万辆

新能源车市场方面,供给改善叠加油价上浮带来市场火爆,新能源汽车订单表现火爆。

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6.4万辆,同比增长123.7%,前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303.0万辆,同比增长123.0%。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1-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7%,较2021年7月14.8%的渗透率提升11.9个百分点。

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的多线并举,市场基盘持续扩大,7月厂商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有16家,其中包括13家自主品牌车企(含5家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超过90%,市场优势较为明显。其中,比亚迪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5.9万辆,成为整个乘用车车企销量冠军。

根据6月的燃油车车购税减半政策实施两个月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市场增长并未受到冲击。尽管近期油价略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电费价格低和居民电价优惠带来的电动车使用成本低是电动车最大优势,消费者受电动车使用成本低的驱动而购买电动车。

“当前新能源购车以增换购为主,这部分客户的收入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很多家庭第二辆车用户需求被激发。即使原来没有购买第二辆车的需求,由于电动车的超低使用成本和灵活便利的城市短途出行优势,加之周围关注或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大增,购新能源车热情被有效激发。”崔东树说。

他指出,未来几个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长主要看供给侧的提升能力。随着近期的新能源车新品持续推出,部分企业的产能提升工程逐步完成,预计8-12月的月均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60万辆,实现持续高增长。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将突破65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将突破600万辆。

各地留抵退税目标持续推进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

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减税2.64万亿元,其中退税总额1.64万亿元。目前,部分地方已全面完成留抵退税任务。

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发布税收数据透露积极信号,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助力经济大盘稳定。

具体来看,8月8日,江西省财政厅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江西省新增减税降费累计153.8亿元,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44.6亿元;8月7日,厦门市税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厦门市税务系统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37.26亿元;8月5日,山东省税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山东省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245亿元。同日,青海省财政厅发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任务全面完成,顶格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地,青海省共计退税、减税、免税、缓税172亿元。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记者表示,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包含增值税留抵退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税、“六税两费”减征、继续缓缴困难企业社保费用等方面,这些政策的实施减轻了企业税费负担,特别是留抵退税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我国经济稳步恢复。

作为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地实施,助力外贸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扩大产品外销路子。

四川好时吉化工有限公司致力于植物营养与健康研究,主营无机酸及肥料制造,以科技为支点强化升级发展,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去年我们公司销售额达2.2亿元,其中出口就有1.14亿元。但受国际局势变化和疫情的影响,公司产品出口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公司还计划研发新产品,流动资金的减少给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该公司总经理周明贵对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已收到44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帮助公司快速回笼资金,公司将在智慧农业领域加快研发步伐。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陈昱成对记者表示,留抵退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激发企业活力。

记者注意到,近期,财政部对江苏、湖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等10个地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平稳有序,特别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有效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此前,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共同组织辽宁、浙江、山东、湖南、四川省税务局、省工信厅等10家单位,聚焦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视频调研,深入了解各地中小企业政策感受、意见建议,合力研讨采取帮扶措施。各地税务部门、工信部门密切配合,建机制、定举措、畅渠道,发挥合力助企发展,着力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下一步,要从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角度抓好现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和效果评估,确保已出台的政策能够转化为惠及市场主体的动力。”张依群建议,同时有序调整优化税费政策结构,本着“轻赋税、可持续、有重点”的原则推进税费改革,既要保持税费优惠政策力度总量不减,又要为增加就业、创新科技、外贸出口等重点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油价迎年内“四连跌” 业内预计出现“五连跌”概率大

近期,多国经济数据疲软影响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加之美国EIA原油库存意外增加等多重因素,国际原油价格承压下行。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零售端价格下调预期不断增强。

8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2022年8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30元和125元。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调0.10元、0.11元、0.11元。

联创成品油分析师马建彩告诉记者,本轮调价兑现后,国内终端用户用油成本将进一步减少。如汽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50L的小型车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要少花5元左右;柴油方面,按油箱容量为160L的大货车计算,加满一箱柴油将要少花约17.6元。

记者梳理发现,待本次调价落地后,年内成品油零售价共经历了15次调整,呈现“十涨五跌”。其中,本次下调落实后,成品油零售价格将实现“四连跌”,同时也是2019年以来的首个“四连跌”。

今年以来,汽油、柴油累计分别上涨1610元/吨、155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为1.26元、1.34元、1.32元。若仅从6月28日24时以来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四连跌”看,汽油、柴油的累积跌幅分别为1110元/吨、1070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调0.87元、0.92元、0.91元。

对于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的下调,业内早有预期。这一点,从原油变化率在计价周期内的由正转负便能窥见。

金联创测算的数据显示,自7月27日至8月3日的六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依次为-0.35%、1.74%、1.86%、2.52%、1.30%和0.78%。截至8月3日,彼时参考的原油品种均价仍为101.83美元/桶,对应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50元/吨。但在此后,原油变化率不仅由正转负,且跌幅逐日加大。自8月4日第七个工作日开始,原油变化率依次为-0.12%、-1.09%、-1.64%、-1.76%。也就是说,截至8月9日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降至99.26美元/桶,对应国内汽柴油零售价的下调。

在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杨霞看来,本轮计价周期前期,国际原油供应端依然受限,支撑国际油价偏强走势,彼时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尚处正值范围。但随着美国夏季石油需求的预期修正,即汽油需求出现明显降低,叠加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种种因素又致使计价周期后期国际油价震荡走低。总的来说,在供需双弱背景下,国际油价高波动性或成常态。

展望后市,杨霞认为,需关注美原油90美元/桶的支撑情况,警惕破位下跌的风险。从宏观面来看,市场担忧衰退的风险较之前明显降低,这从风险资产的反弹中就可以看出,短期对油市的压力降低。但从基本面来看,需求开始萎缩,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地区汽油需求出现下降,市场担忧衰退预期变成现实。因此,虽然“欧佩克+控制产量”支撑油价,但是需求降低无法改变,国际油价偏弱震荡为主,新一轮成品油零售价调整存在“五连跌”可能。

马建彩告诉记者,据金联创监测模型显示,进入新一轮计价周期后,首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幅度为-4%,对应汽柴油下调260元/吨。目前看,新一轮成品油零售价“五连跌”概率较大。

企业动态

华润银行拟增资172亿 中小银行加速“补血”

日前,华润银行发布增资公告,拟征集投资方认购不超过54.24亿股,募集资金规模约172亿元。

事实上,这只是众多银行增资扩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银行业资本补充依旧热情高涨,增资动作频频,其中多以中小银行为主。

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告诉第一财经,在业务规模扩张、资本补充需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更需要不断增资,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中小银行成增资“主力军”

华润银行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增资公告显示,该行拟征集不超过10名投资方,投资方拟认购股数合计不超过54.24亿股,对应持股比例不超过47.3%。若增资足额完成,按照去年年末该行每股净资产3.17元计算,此次将募集资金171.9亿元。

无独有偶,近期多家银行先后推进增资。8月1日,宁夏黄河农商银行增资宁夏平罗农商银行事宜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同意。7月12日,衡水银行60亿元增资获批,注册资本由28.18亿元增至88亿元。6月份,银保监会相继批复同意东营银行、网商银行的增资扩股方案。

记者留意到,除了增资扩股,还有不少银行选择内源式资本融资方式进行“补血”。7月以来,一批中小银行陆续收到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成为增资主力军。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近期江西、云南、浙江等地监管局密集发布了多家农商行、村镇行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增加注册资本的常用方式主要有利润转增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等,其中已有超25家银行实施利润转增注册资本获得监管批准。

此外,合并重组等也成为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手段。4月,宁夏银保监局批复同意宁夏平罗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平罗沙湖村镇银行。根据批复,此次被吸收合并的该村镇银行的债权、债务将由平罗农商银行承接。吸并完成后,平罗沙湖村镇银行将解散。

内生动力不足,或许是中小银行抛出增资计划的原因。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对第一财经表示,近两年受疫情及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中小银行存在诸多经营困局,资本充足率下降严重,部分银行甚至面临资本充足率考核不达标的严峻局面。在造血能力差、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降低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对于外部资本的需求更加迫切。

王诗强则指出,中小银行增资扩股主要是为了更加符合监管政策要求,提高抵御风险能力。随着业务规模不断增加,部分中小银行为了符合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需要不断增资,此外,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巨头和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一些中小银行也会倾向于引进战略股东如国资或者互联网巨头,来提高自身实力。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也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支持中小银行业务开展。4月6日,河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民企东旭集团将其持有的衡水银行14.1亿股股份转至市属国有独资企业衡水建投,变更后,衡水银行的控股股东从民企正式向国资转变。7月12日,衡水银行再次受到地方国资的“眷顾”,获得衡水市区县5家财政部门的注资支持,这5家财政局将集体增持衡水银行60亿股。

补充资本金还有哪些“加法”可做?

在王诗强看来,除了通过原股东和新股东增资外,中小银行还需要建立多元有效的补充资本金渠道。

记者了解到,不少银行还通过发债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二级资本债、可转债、永续债等在内的商业银行债券今年发行规模已超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0%。其中,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提升明显。

此外,银行还通过首发IPO、定增、配股等方式多元“补血”。例如,兰州银行首发上市募集资金20.33亿元;青岛银行通过配股融资25.02亿元;华夏银行和无锡银行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不过,王红英表示,当前中小银行的增资手段主要还是利润转增、定向募股增资等,更依赖利润留存转增资本的内源式融资发展,说明外部资本对中小银行的盈利和风控前景有一定疑虑。对此,中小银行需要在吸引资本与经营发展之间保持均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风险防控能力。

辽宁方大集团捐赠500万元物资 助力海南疫情防控

近日,辽宁方大集团通过海南省三亚市红十字会和海口市红十字会,紧急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抗疫物资驰援海南三亚和海口。

据介绍,海南是辽宁方大集团旗下海航航空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和核心运营基地。面对疫情防控形势,辽宁方大集团迅速展开行动,投入到抗疫物资的生产、筹备当中。此次捐助的爱心物资,全部由方大集团甘肃省东乡县乡村振兴项目工厂生产。8月9日,6辆满载抗疫物资的爱心车队从东乡县出发,跨越近3000公里奔赴海南。

此外,8月5日至8月8日,方大海航航空旗下海南航空、首都航空已组织12个航班及包机投入抗疫任务,分别搭载了来自江苏、湖北、陕西、山西、安徽、广东等15个省市援助医疗队共计714名医疗队员紧急驰援海南。

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方大集团在企业发展中担当社会责任,近年来在抗击疫情、捐资助学、防汛救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公益事业中,已累计投入公益慈善捐款和扶贫资金超23亿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宗旨。

泰禾集团将在内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廉洁整顿自查活动

昨日晚间,泰禾集团官微发文称,根据集团管理层统一部署,自2022年8月15日至2022年11月15日,泰禾集团将在内部开展廉洁整顿自查活动。泰禾集团表示,近年来,在企业运营中,确实发现少数高级管理人员、员工已经出现贪腐舞弊等问题,严重破坏了集团的发展根基。不久前,集团审计监察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张某某通过违规、欺骗等手段侵占公司财产,数额特别巨大,严重侵害公司利益。公司已经依法将其移送司法机关。泰禾集团称,“这是稳定公司、共克时艰的需要,是公司长远发展的基础。”

多家央企在湖北省布局新项目,投资总额达5753.5亿元

昨日,第七届湖北省与中央企业项目对接洽谈会在武汉举行。在本次洽谈会上,多家央企在湖北省布局了一大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战略新兴产业,现场落实重大签约项目93个,投资总额达5753.5亿元。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等7家公司落户并揭牌。

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过半

在会议现场,40家中央企业与湖北省15个地市州、4家省属企业分5轮完成93个项目签约。其中,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以669.6亿元、507亿元和360亿元位列项目投资金额总量前三名。

从投资规模看,本次签约带动性强的大项目较多。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25个,投资总额达3863.9亿元;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18个,投资总额达1254.4亿元: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23个,投资总额达513.1亿元;10亿元以下项目27个,投资总额达122.1亿元。

从产业分布看,93个项目中,新能源、绿色建材、生态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51个,占签约项目总数一半以上,投资总额达272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7.3%。  

在枣阳市签下“华能集团100亿抽水蓄能一体化能源项目”大单的同时,投资额达238亿元的国投电力清洁能源基地项目“花落”十堰市郧西县。郧西县县长王兵表示,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创利税10亿元以上,将极大改善郧西县乃至十堰市周边地区的能源布局,助推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在大会现场,包括中国三峡武汉科创园、中铁建长江投资有限公司、中能建绿色建材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在内的7家央企区域总部和重要子公司在武汉落户并揭牌。

央地携手打造发展新动能

湖北省是国有经济大省,历年来也是中央企业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湖北全省与中央企业新签合作项目41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07万亿元。期间,续建和新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4484亿元,为湖北省疫后重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有3家央企总部落户湖北省,数量居中部第一、全国第四。为用好央企资源、服务央企发展,近年来,湖北省还成立了央企合作办公室,全面加强全省各地与央企合作工作的日常统筹、协调和督办。

“我们还有两个项目库加起来有860个项目,从数量和金额上都是非常庞大的,湖北省和央企合作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湖北省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周勇士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央地合作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跟踪项目进度,保障项目落实落地。

在他看来,一方面,央企对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将提供强大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湖北省也将为央企在湖北省的发展提供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助推央企做优、做强、做大。

上海机场:完成资产重组,浦东虹桥两机场整体上市

昨日,上海机场集团召开重组工作总结推进会。上海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云表示,去年6月9日,集团公司正式全面启动了重组工作,通过将虹桥机场公司、物流公司、浦东机场第四跑道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上海两场航空主业的竞争性业务和资产上市。

秦云表示,本次重组涉及两场客货运业务超百亿的资产规模,业务范围广、合规性要求高、政策沟通难度大,是一场内部管理优化和资本市场重组并行的重大改革。重组工作的重大成功,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进一步优化了航空资源配置,畅通了多元化融资渠道,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综合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秦云强调,通过此次重组,上海机场集团成功走出了组织架构优化、业务战略重塑、管理机制创新、员工动力激活的多线并进的历程。

2021年6月9日,上海机场集团全面启动资产重组工作,历时近半年制订完成了资产重组方案,当年12月16日重组主议案在股份公司股东大会上获得中小股东94.5%的赞成率高票通过。今年4月25日,上海机场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并于7月21日完成资产交割。8月8日,股份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了股份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了新一届经营班子。

此前,对于该项资产重组,上海机场在公告中曾介绍,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在航线布局、运力调配等方面各有侧重。本次重组完成后,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航线航班将得以统一优化配置,机场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得以提高。机场集团拟将物流公司注入上海机场,以优化上海两场货运布局。此外,本次交易中,机场集团将持有的虹桥机场相关机场业务核心经营性资产及配套盈利能力较好的航空延伸业务注入上海机场,借助上市平台整合航空主营业务及资产,提高两场的整体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机场集团在相关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7月14日,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到-12.3亿元,上年同期为-7.41亿元。经记者计算,亏损同比扩大65.99%至74.09%。

对于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公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疫情影响的深度远超预期。2022年上半年,民航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受疫情反复冲击,浦东机场主要业务量低位运行,同比大幅下降,本次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冲击超出预期。此外,本期公司运营成本、摊销成本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出也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压力。

继2020年经营收益首次出现亏损后,受疫情影响去年上海机场业绩继续承压。去年上海机场营收37.28亿元,同比下降13.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1亿元,上年同期为-12.67亿元。一季度上海机场实现营收8.41亿元,同比下降2.94%,净亏损为5.09亿元。

海外经济

摩根大通:削减通胀法案对控制通胀毫无作用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的削减通胀法案对于控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几乎没有作用”。

这一税收、气候和医疗保健法案周日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周五将提交众议院投票表决。

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和宾大沃顿预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都发现,该法案对通胀的影响微乎其微。今年6月,美国通胀率达到9.1%。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也这样认为。该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Michael Feroli)周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该法案对“总需求的影响微不足道。此外,我们认为,药品定价规定短期内不会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产生什么影响。”

他写道:“如果像其支持者所宣称的那样,对经济供给面有长期的有利影响,那就是增长问题,而不是通胀问题:长期而言,通胀由美联储政策决定。”

据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减少大约300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赤字。费罗利说,从10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来看,财政赤字将缩小180亿美元,不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1%。

他表示:“就其本身而言,财政推动总需求的这种非常温和的削减,意味着短期增长前景几乎不会发生变化。”

英国央行副行长: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以遏制通胀

英国央行副行长戴夫-拉姆斯登周二表示,英国央行可能将不得不在当前14年高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息,以应对在英国经济中站稳脚的通胀压力。

拉姆斯登表示,通胀的蔓延现在体现在英国不断上涨的薪酬和公司定价计划上,通胀最初是由新冠疫情封锁后世界经济重新开放引发的,然后是俄乌冲突。

随着经济进入衰退,借贷成本上升,通胀率预计将回到英国央行2%的目标,从目前的9%以上和10月份预计的13%的峰值回落。

但拉姆斯登表示,通胀心态也有发展的风险。

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确实认为我们更有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提高银行利率。但我还没有就此做出坚定的决定。在即将召开的每一次会议之前,我将研究各项指标和证据。”

英国央行上周将借贷成本从1.25%上调至1.75%,创下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英国央行自去年12月以来第六次上调利率,也是自1995年以来首次进行50个基点的加息。

拉姆斯登说:“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是在已经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雪上加霜。但我们的评估是,我们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以确保通胀不会根深蒂固。”

在被问及英国央行利率是否接近峰值时,拉姆斯登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很多事情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不想对银行利率的最终走势做出任何预测。”“我想我要说的一件事是,我认为通胀预期仍然稳定,这真的很重要。”

英国首次购房者平均贷款期限达30年,创历史纪录

英国首次购房者在努力购买房产的同时也在透支自己,越来越多的人背负着抵押贷款,而偿还贷款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

英国银行业游说团体UK Finance汇编的数据显示,6月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住房抵押贷款期限达到30年,创下新纪录。相比之下,2005年该组织开始编纂数据时,这一数字为25.5年。

在新冠疫情期间,住房需求飙升,将房价推高至前所未有的难以承受水平。与此同时,英国央行预计经济衰退将持续一年多,因此上调利率。6月份的抵押贷款批准量下降超过预期。

英国房地产门户网站Rightmove上月表示,首次购房者平均花费近22.5万英镑。

“末日博士”鲁比尼:全球经济步入大滞胀时代

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经济学家鲁比尼表示,全球经济正步入滞胀时代,央行官员试图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结果可能会作茧自缚。

鲁比尼周二在一篇专栏文章中表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体制变革,”宣告了“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时代的结束。

在“大稳健”时代,各经济体享受着低通胀、高增长和温和衰退,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这样。但现在,全球经济正陷入鲁比尼所称的“大滞胀”(Great Stagflation):一个高通胀、低增长、高债务和可能出现严重衰退的时代。

鲁比尼说,全球经济体的负债率比以前更高,这让央行面临潜在的失败。

他说:“央行因此陷入了‘债务陷阱’:任何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尝试都将导致偿债负担飙升,导致大规模破产,引发金融危机,并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鲁比尼因频繁发出经济灾难的警告,包括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预测,而获得了“末日博士”的绰号。

在最近的专栏文章中,他补充说,股市可能会暴跌多达50%,对温和衰退的预测只是“妄想”。

对于新经济时代,他向投资者传达的信息同样令人沮丧。鲁比尼表示:“在大滞胀期间,任何传统资产组合的两个组成部分——长期债券和美国及全球股票——都将遭受损失,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

研究探索

屠光绍:绿色金融体系须不断改革创新

近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先立后破 双碳助力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金融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促进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双碳目标对金融需求巨大,将推动金融业转型

屠光绍表示,为了实现双碳目标,各方都要努力,要积极参与,而金融作为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对双碳目标的推进和实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碳目标推进的过程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巨大,包括对资金量的需求大、对资本投入的时间周期长、对完善金融服务的要求高。双碳目标的需求不能用过去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来应对,所以对于金融体系提供更有效金融工具、产品、服务有新的要求。而金融服务双碳目标推进,对金融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金融业一个重要历史使命,也是金融功能深化的具体体现,双碳对于金融业的转型也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屠光绍指出,近两年来,金融体系在服务双碳目标的推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体现在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方面。绿色金融既包括对“纯绿色”属性的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包括对传统产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后者也被称为转型金融。近两年,绿色金融的规模快速增长,产品工具不断增加,政策不断聚焦,同时绿色金融生态、特别是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应该说,绿色金融在促进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实现双碳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屠光绍指出,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体系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金融要服务双碳目标,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平衡。其中,从服务双碳的总体状况上看,存在双碳对金融的实际需求与金融资源供给上的不平衡,包括总量、结构和质量几个方面。从绿色金融体系本身看,存在投融资功能和结构上的不平衡。从绿色金融生态体系看,绿色金融的业务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从金融政策方面看,绿色金融的整体推进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还存在不平衡。

金融体系必须“以变应变”

针对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现状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需求,屠光绍对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建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引领,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整体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双碳目标的推进,会对金融服务的方式、产品的供给以及金融体系的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新需求,为了更好服务于双碳目标,金融体系必须“以变应变”,不断改革创新。

其次,以碳市场的建设为引领,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功能的健全和完善。屠光绍提出,碳市场下一步建设重点在于行业、产品和投资人的扩容。其中,行业方面,目前全国碳市场参与者以电力行业为主,而双碳目标不仅涉及能源生产,还涉及能源利用,各个行业都牵涉其中,所以未来需要有更多行业进入碳市场。

第三,以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的健全为引领,为绿色金融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既包括绿色金融相关制度、标准、规则、管理体系的完善,还包括基础设施机构、平台的发展,还会涉及会计、税收等配套制度的完善。金融服务双碳目标推进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还需要政府部门、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度供给方面更好发力,形成良好协调。

第四,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识,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开放,要更加重视国际合作。这方面我国已有一定实践,包括绿色金融的产品、工具与国际接轨,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以及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标准制定等。国际合作一方面是为了促进资源的流通与共享,另一方面,在应对气候和生态变化方面,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与国际进行更多互动,从而为绿色金融的资源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社团工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下半年稳步回升

昨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举办2022年上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发布会。上半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收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5.44%,实现利润总额7354.41亿元,同比下降5.8%。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预计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稳步回升,全年工业增加值、营收同比增速达5.5%,实现利润总水平与上年持平,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稳定。

出口稳步增长

上半年,机械工业主要涉及的五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增加值同比增速呈“三增两降”态势。其中,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9.7%和4.1%;通用设备和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下降2.7%和1.9%。

机械工业产品产销形势逐步复苏。具体来看,能源存储产品保持增长,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量均实现高速增长。原材料行业设备更新带动相关生产装备产量增长,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金属冶炼设备等产量同比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基建对投资类产品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6月当月水泥专用设备产量同比由负转正,增长20.83%。

同时,外贸出口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出口总额34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1%;进口总额1672.4亿美元,同比下降7.12%;实现贸易顺差1768.8亿美元,同比增长34.4%。

陈斌表示,贸易顺差的增长对机械工业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具体产品看,汽车、工程机械等产品表现突出。上半年机械工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157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6%。企业方面,徐工集团研制的全球最大130吨全地面起重机出口欧洲,助力当地清洁能源发展。

行业发展亮点突出

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亮眼成绩,其营收和利润总额占机械工业总营收和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9.3%和76.64%,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3.38个和2.67个百分点。代表性产品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均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同时,能源装备制造业逆势上涨,营收同比增长20.9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65%。

机械工业践行“双碳”战略,为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提供绿色动力。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沂蒙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梅州抽水蓄能电站4号机组,哈电集团自主研制的荒沟4号抽水蓄能机组相继投产发电。“我国抽水蓄能机组设计、制造和安装质量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管理水平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陈斌说。

机械行业装备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绿色发展转型取得显著成果。以三一集团为例,三一集团推出电动堆高机、电动集装箱卡车、电动抓钢(料)机、电动重载叉车等全系列电动港口设备,助力我国港口产业实现绿色生态智慧转型。

利好因素陆续释放

展望下半年,陈斌表示,利好机械工业运行与发展的因素陆续释放。稳增长相关政策措施效用进一步显现,各地区、各部门出台诸多稳定经济运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措施。同时,“十四五”各类规划中明确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已相继开工,为机械工业稳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调查显示,多数企业对于下半年营业收入和实现利润的预期高于上半年实际完成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中央与地方陆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有力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回稳向好。下半年汽车行业将对机械工业平稳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陈斌说,随着稳定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落地,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逐步回升,全年有望实现平稳增长。

 

 

转载:中企联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