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经动态    2022年8月9日 第145期

2022年8月9日 第145期

 

 

国内财经

商务部:抓好政策落实 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赴江苏调研外贸外资情况时表示,商务部将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继续抓好各项政策落实,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用好现有机制和专班,加强服务保障,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为外贸外资企业排忧解难、支持经营发展。

王文涛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外资工作,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大力帮助外贸外资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推动解决供应链等困难问题,取得积极成效。

王文涛还指出,将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为企业营造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也欢迎企业持续深耕、扩大投资,加快拓展业务,积极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等重大展会,分享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展会平台,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和第五届进博会正在积极筹备,将于下半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

在中共上海市委举行的“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第五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到目前为止,签约展览面积已占规划面积的85%以上,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签约270多家,国家展已有50多个国家确认线上参展。

龚正说,进博会企业展面积从首届的27万平方米扩展到36.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数量保持在3000家左右,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另外,2022年服贸会计划8月31日晚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9月1日至9月5日举办展览及论坛会议等相关活动。此前的“我在服贸会等你”新闻发布会消息显示,本届服贸会新增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展览场地,展览展示总面积达15.2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2.6万平方米,进一步满足展览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449亿元,同比增加59.5%,有11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

从投向来看,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河湖生态修复保护完成投资4046亿元。其中,聚焦保障防洪安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完成投资1313亿元;聚焦保障供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898亿元;聚焦保障生态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完成投资835亿元。

投融资政策落地见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吸纳社会资本等支持政策,拓宽了水利项目筹资渠道。1至6月,在落实的水利建设投资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1600亿元,同比增加293%;银行贷款和社会资本等达1392亿元,同比增加29.4%。

吸纳就业人口效果显著。水利项目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作用突显。据统计,上半年累计吸纳就业人数130万人。

锚定今年水利建设投资超过8000亿元的目标,水利部提出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19项工作举措,实行清单式管理,分析研判工程进展。

上半年新增企业贷款超一半投向民营企业 民企获得更多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更多信贷“活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超一半投向了民营企业。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抓实抓细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落地,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民营企业体制机制。

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提升

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2万亿元,同比增长11.4%;有贷款余额民营企业户数8347万户,同比增长11.4%。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何国锋介绍,今年上半年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比重为53.5%,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民营企业“敢贷、愿贷、能贷”的贷款长效机制建设已取得积极进展,融资覆盖面稳步扩大,服务质效明显改善。

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今年上半年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为4.74%,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许多银行专门为民营企业配置低成本资金,推动贷款利率适当下降。

融资可得性不断提升。何国锋介绍,今年以来大量民营小微企业获得线上融资,更多信用贷款被发放给民营企业,目前民营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已达9.8万亿元,同比增幅达28.7%。

继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为149.6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金额共计3.33万亿元。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银保监会推动银行机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对风险评估、信贷决策、贷款发放等环节的支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同时,各地监管部门不断优化银行保险机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银行主动对接企业,从“等客户”转变为“找客户”。山东银保监局向超12万家企业派出企业金融辅导员,解决融资需求8000多亿元。

银行机构聚焦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痛点堵点难点,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建立“链长制”工作机制,“一行一策”为核心企业制定“全链路”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目前已服务企业超6000户,供应链业务贷款余额近300亿元。

保险机构推动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业务发展,帮助民营企业有效缓释疫情冲击。例如,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结合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民营小微企业需求,推出“乐享”系列产品,保险责任涵盖了店内财产损失、顾客损失、员工意外损失等。

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

银行业保险业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将继续强化。银保监会表示,要进一步做好餐饮、住宿、文旅、运输等困难行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银行要尽量满足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确保贷款持续稳步增长。银行可以提高这些行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幅度不超过3个百分点。同时,保险公司也要多开展针对企业的营业中断险、财产损失险等业务,让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渠道分散风险。”何国锋说。

日前举行的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保持贷款持续平稳增长。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加快推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推动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企业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会议提出,要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鼓励发放信用贷款。督促银行落实好各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

“银行业要继续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能延期的尽量给企业延期。”何国锋说,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优质民营企业,不仅要延期,而且要增加信贷支持。此外,要鼓励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更长期限的贷款,像中期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融资等金融产品。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抓实抓细各项金融支持政策措施落地,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民营企业体制机制,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民营企业实际情况开发产品服务,运用新技术提高业务办理时效。

财政部调研显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显著

今年,我国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财政部近期对10个地区的工作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结果及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显著,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获悉,财政部调研的10个地区包括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深圳、重庆、四川、云南、陕西。按照应享尽享、能减尽减、能快则快的原则,各地有力推动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快速落实落地,全力支持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在资金保障上,中央财政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加大库款调度,并将专项资金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截至目前,财政部已下达三批支持地方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补助1.2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内外部协调配合,前端落实退税政策,后端调度资金,做好资金退付工作。例如,浙江、四川建立资金紧急调度绿色通道,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资金退付;云南建立留抵退税补助资金在州市间“调盈补缺”横向动态调整机制。

统计显示,4月至6月,全国税务机关办理留抵退税17222亿元,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上半年共有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已达去年全年办理规模的2.9倍。

分地区看。与地区经济体量相对应,东部地区留抵退税总量较大,共有115.6万户纳税人获得退税9380亿元,占比54.5%,其中广东(1752亿元)、江苏(1573亿元)、浙江(1414亿元)退税规模位居前三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完成退税3501亿元、4342亿元,占比分别为20.3%和25.2%。

“留抵退税是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性举措,也是深化增值税改革重大措施之一,尤其是采用兼顾存量、增量退税的方式将更大力度地化解企业财务困境,对应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宏观经济的三重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说。

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除留抵退税外,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5074亿元(新增减税4097亿元、新增降费977亿元)。李旭红认为,今年我国采取减税、免税、缓税和退税等多种不同的税收优惠方式,有针对性地惠及不同的行业及市场主体,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平稳有序。

调查中,不少地区和企业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最终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最重要内容,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通过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强力支撑。

陕西调研结果显示,80%的企业享受了留抵退税政策,其中向西安公交集团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6.29亿元,在企业1月至5月营业收入仅为2.06亿元、应付账款高达22.16亿元的情况下,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困境;江苏广联管廊建设有限公司受今年疫情影响,项目复工复产难度大,1.8亿元退税款的及时到账,犹如“定心丸”,极大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辐射下游企业240家左右,保障了项目的平稳运行。

2022年,留抵退税政策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和优先安排对象,一系列组合式支持政策极大增强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底气,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复元气。深圳4月1日至6月15日,共为约7万户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384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95%,金额占比过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认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主要分布在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因资金、技术等局限,抗风险能力弱,也是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此次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退税,体现了国家尽最大努力保住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这关系到民生保障,也关系到社会稳定”。

制造业企业获益明显,有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面解决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力度等,不仅有利于支持制造业纾困发展,而且有利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设备更新,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例如,深圳上半年办理留抵退税的六大重点行业中,制造业受惠最大,超过200亿元;河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近年面临巨大经营压力,今年收到2.2亿元退税,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稳步释放,及时有效引导和改善市场预期,企业生产经营信心逐渐增强。企业普遍反映,及时足额享受到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免、税费缓缴等优惠,切实增强了其发展信心,感受到政府部门全力以赴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例如,浙江问卷调查显示,通过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77.3%的企业增强了发展预期,96.1%的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

李旭红分析,预计下半年一系列减税退税政策将逐渐显示出更明显的成效,进一步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恢复。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全面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以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记者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作业能力明显增强。

“我国基本形成了从机器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机器人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一批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汪宏说。

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将持续推动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加强联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和整机企业形成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上,将系统推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软件和整机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推动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

同时,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我们将深耕行业应用,遴选发布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机器人产品和场景。同时拓展新兴应用,鼓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汪宏说。

四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要推动绿色智能家居产品下乡,拓展三、四线城市家居消费市场;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并培育一批家居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方案》指出,到2025年,培育50个左右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培育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

《方案》提出,拓展三、四线城市家居消费市场,促进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市场开发个性化、定制化、健康化智能绿色家电产品,通过新零售、农村电商等方式推动渠道和市场下沉,开展促销让利、以旧换新等活动,完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促进农村居民升级消费。

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业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升级。支持东部地区打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家居产业发展高地。支持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群作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要加快技术突破和设计能力提升,《方案》指出,推动建设国家级、区域级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新材料、关键零部件、高精装备、基础软件等关键环节创新突破;加强关联行业在健康应用技术、智能家居集成、智能化解决方案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产业联动创新。

加快智能家居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产业互信、互联、互通发展。《方案》要求,对家居场景涉及的多产品开展跨领域融合标准研制,加快智能家居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等处理环节安全标准研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推进家居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方面,《方案》提出,加强质量管理数字化创新与应用,引导企业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仿真优化、验证评价、智能在线检测和智能化设备管理,提高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

《方案》要求,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链主”企业,发挥其在技术攻关、上下游协作等环节的支撑引领作用。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支持建设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增强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企业动态

中国大唐紧盯关键环节压实责任 保障迎峰度夏能源供应

近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华银公司纪委派员列席下属公司生产会议现场督导,并对保供生产中出现的责任落实不力、保供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下发监督建议书,督促下属公司党委积极落实能源保供各项决策部署,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持续发力。

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聚焦中央企业能源保供职责使命,紧盯安全生产、燃料供应、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指导督促有关纪检机构对38家重点核心保电企业开展专项督查,压实能源保供政治责任,确保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稳定供应。

聚焦能源电力保供责任落实,紧盯“关键少数”、重点任务开展监督。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担负对北京保电的重要任务,该公司纪委与职能部门建立“周沟通”联动机制,紧盯发电量和燃料等经营关键指标,对重点保电企业落实保供中是否存在责任落实不力等作风问题开展检查,对任务完成落后企业开展专项监督。入夏以来,共对25家生产企业纪委书记进行督导提醒,强调纪委要强化政治监督,积极督促本单位党委认真落实集团公司能源保供各项任务安排,压紧压实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政治责任。

夏季汛期多发,水力发电迎来防汛“大考”。紧盯防汛度汛和能源保供责任落实,该集团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纪委成立专项监督组,会同公司党委对水库大坝泄洪设备设施、边坡、生活区周边地质灾害、备用电源及柴油发电机、防汛物资仓库等开展实地察访,针对检查发现的麻痹松懈、作风散漫等问题,及时约谈分管领导,切实压实责任,确保公司在红水河流域水电机组运行安全。目前,该公司红水河干流5座主力电厂开足马力,日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为防汛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能源保供中,特别是安全生产、燃料供应、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出现的责任、作风突出问题,该集团纪检监察组严肃追责问责,筑牢能源保供堤坝。7月,针对能源保供燃料采购中的违规等问题,该集团纪检监察组联合山西省太原市监委,对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原总经理刘鹏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该集团黑龙江公司纪委对监督发现的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18份,目前已督促整改问题32个,提醒谈话74人次。

“下一步,集团纪检监察组将继续从提高政治站位、紧盯‘关键少数’、聚焦重点任务、严明纪律作风等方面指导集团所属公司纪委加强监督执纪问责,持续推动能源保供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永辉超市拟最高7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8月8日晚间,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公告称,拟以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回购不超过1.5亿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65%。拟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价格不超过5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为4亿元至7亿元。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本次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公司如在股份回购完成之后36个月内未能全部用于上述用途,未使用的部分将依法予以注销,公司将启动另行处置的程序。

根据永辉超市目前经营、财务及未来发展规划,此次回购不会对公司经营活动、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股份回购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上市地位。

对于回购股份的目的,公告称,为进一步稳定投资者对公司股票长期价值的预期,构建稳定的投资者结构,增强投资者信心和提升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同时充分调动公司员工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永辉超市总资产为713.1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10.77亿元,流动资产287.14亿元,资产负债率84.47%。假设本次回购资金7亿元(含)全部使用完毕,按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测算,回购资金分别约占公司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98%、6.32%、2.44%,占比较低。

永辉超市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目前永辉超市已在全国发展超千家连锁超市,业务覆盖29个省份,585个城市,经营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去年永辉超市营收910.62亿元,同比下降2.29%。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为-39.44亿元,同比下降319.78%。今年一季度营收272.43亿元,同比增长3.45%,归母净利润为5.02亿元,同比增长2053.54%。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的预计情况,永辉超市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上年同期为-10.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88.89%。

公告称,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的公允价值持续下跌。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复,居民消费水平较疫情前有所下滑。公司一方面作为民生企业,需要稳岗、稳物价、保销售,毛利率水平虽有提升但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永兴材料上半年净利同比增6倍 碳酸锂业务井喷

8月8日晚间,永兴材料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4.14亿元,同比增长110.51%;实现净利润22.63亿元,同比增长647.64%;扣非后净利润21.83亿元,同比增长798.59%。基本每股收益5.63元。

对于上半年业绩大增的原因,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产品量价齐升,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盈利能力大幅提高,是公司半年度净利润主要来源。2022年1-6月份,公司实现碳酸锂销量7380吨,同比增长35.46%。该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21亿元,同比增长685.41%;归母净利润21.02亿元,同比增长1846.05%。

半年报显示,永兴材料锂电新能源业务已建成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三大业务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公司与多家三元、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保持稳定合作关系,保持云母提锂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二期项目及配套的采矿、选矿项目进展顺利。目前,二期项目的二条碳酸锂生产线均已投料测试,其中第一条生产线测试进展顺利,日产量已接近设计产能,碳酸锂产能有效提高。

此外,18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进入建设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投产后将为二期项目碳酸锂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年产300万吨锂矿石技改扩建项目已经进入建设阶段,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证载生产规模已由100万吨/年变更为300万吨/年,为锂电新能源业务下阶段的发展奠定原材料基础。

在上游资源方面,永兴材料控股子公司花桥矿业拥有的化山瓷石矿矿权面积1.8714平方公里,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4507.30万吨,是公司锂云母和碳酸锂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保障渠道。公司的联营公司花锂矿业拥有白水洞高岭土矿矿权面积0.7614平方公里,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730.74万吨,也系公司锂电材料业务的补充保障。

不过,与锂电材料业务相比,永兴材料的特钢新材料业务在上半年遭遇了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疫情多地散发等超预期突发因素的不利影响,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报告期内,特钢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2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1亿元,同比降低17.13%。

具体而言,一方面,公司重要原材料镍合金价格频繁大幅波动,对客户行情判断、公司订单接取及成本加成定价产生较大影响,导致盈利空间收窄,单吨毛利同比下滑;另一方面,国内疫情多地散发,华东地区尤为严重,多家不锈钢下游企业出现停产减产,产品需求减弱,而公司特钢新材料产品华东地区客户占比较高,销售量同比下降。在经营压力之下,永兴材料通过新产品研发、老产品挖潜、深化工艺改进、产品结构调整、原材料供应方案优化等多途径强化企业发展韧性,尽力削弱市场不利因素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的超级双相钢焊接材料ER2594实现进口替代;沉淀硬化不锈钢631实现生命周期大幅提升,半导体装备用高纯不锈钢316LV实现新型“双V”冶炼工艺深度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核电用钢、汽车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提升;在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的同时,公司选择最优原材料配比,并适当调整采购节奏,缓解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冲击。

软银集团录得创纪录亏损,孙正义承诺全面削减开支

彭博近日消息,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表示,计划对该集团及其愿景基金实施全面的成本削减措施,“将必须包括裁减人手,对此我已经下定决心”。

孙正义称,要为在市场高点买进初创公司的决定负责,同时承诺削减开支以重回正轨,“将会评估一切削减支出的选项,没有任何一块是特例”。据悉,软银将对前端和后台办公室的高级和初级别员工进行审查,其程度将“前所未有”。

软银今日早些时候发布一季度财报,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亏损逾230亿美元,因旗下愿景基金投资受到全球科技股抛售潮重创。

软银公布,截至6月30日的季度净亏损达创纪录的3.16万亿日元(约合234亿美元)。与之相比,今年1-3月净亏损2.1万亿日元。在截至3月31日的整个财政年度里,软银报告亏损1.71万亿日元,创下纪录。

软银称,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两支愿景基金Vision Fund 1、Vision Fund 2和其他投资业务的总计损失达到2.33万亿日元(约合172亿美元)。Vision Fund 2目前是软银投资科技公司的主要工具。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软银在去年急于将资金投入科技初创企业,因为看到金融和医疗健康等业务在新冠疫情期间浮现出新机会。根据软银提交的文件,软银CEO孙正义及其团队去年通过Vision Fund 2向183家公司总共投资380亿美元。今年5月,随着这些投资开始出现损失,孙正义表示,他正在转向防守性策略,在进行新投资时将更加谨慎。

中国金茂:前7个月销售额803亿元,同比下降45.55%

昨日,中国金茂披露7月份销售情况。

公告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金茂及其附属公司取得签约销售金额104.97亿元,同比减少40.02%;其中包含(如有)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项目、南京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项目、宁波生命科学城项目、嘉善·上海之窗智慧科学城项目、郑州二七区马寨新城项目、温州鳌江国际新城项目、金华金茂未来科学城项目、湖州金茂南太湖未来之窗项目及上海横沔古镇城市运营项目的成交销售金额,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587455.82平方米。

截至2022年7月31日止7个月,中国金茂集团累计取得签约销售金额共计803.93亿元,同比减少45.55%;以及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约427.13万平方米。

此前,中国金茂曾宣布,公司拟私有化中国宏泰发展,最高代价为25.65亿港元。

7月29日,中国金茂公告了有关私有化中国宏泰建议购股权要约及可换股票据要约,建议撤销中国宏泰上市地位,有关存续安排、控股股东注销价及股东安排特别交易每月资料更新。

公告称,已按中国金茂满意的条款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批准;已取得截至公告日期结欠中国宏泰集团未偿还境内借款总额至少50%的有关贷款人给予的所需同意或豁免。除上述外,所有先决条件仍未满足。

中国金茂称,公司及中国宏泰一直并将继续努力争取尽快达成先决条件。

另外,在南京市第二批集中供地中,中国金茂联合体以45.4亿元拿下秦淮区商住地,该地块也是南京第二批次集中供地中最贵的地块。该宗地编号NO.2022G27,出让面积5.31万平方米,容积率5.63,规划为商住混合用地,建筑限高200米。

海外经济

美航管局批准波音重启787“梦想”飞机交付

据知情人士称,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周一批准了自2021年5月以来首架波音787“梦想”客机的交付。

美国航空公司随后证实,这架飞机最早将于周三交付给该公司。美国航空表示,这架飞机“将从查尔斯顿交付,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投入商业服务。”

两年多来,波音一直面临787飞机的生产问题。2020年9月,FAA表示正在调查一些787“梦想”客机的制造缺陷。

在FAA对波音提出的检查方法提出担忧后,波音于2021年5月暂停了该型号飞机的交付。FAA此前发布了两项适航指令,以解决现役飞机的生产问题,并在2021年7月确定了一个新问题。

今年早些时候,FAA批准了波音公司的具体检查计划,以验证该型号飞机是否满足要求,并确认所有工作已经完成。

波音公司已向FAA申请批准第一批等待交付的约120架787飞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将在签发适航证书并批准交付前对每架飞机进行检查。”

美国航空在7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今年将收到9架787“梦想”飞机,其中两架将在8月初收到。

巴菲特再度加仓西方石油,持股超过20%

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地时间周一晚间提交的监管文件披露,在8月4日至8月8日期间又买入了约668万股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花费了大约3.91亿美元。

现在,该公司总计持有1.884亿股西方石油股票,价值约113亿美元,其持股比例达到20.2%,超过了“并表”所需的20%门槛。

持股超过20%将使伯克希尔可以通过所谓的权益会计方法,将其在西方石油公司的盈利中所占份额计入自己的业绩中,即所谓的“并表”。

当然,伯克希尔也可以选择不这么做,因为其持股是被动的。

根据Refinitiv I/B/E/S的数据,目前分析师平均预计西方石油公司今年将实现105亿美元的利润。

这意味着按现在的持股比例计算,如果“并表”西方石油,伯克希尔今年的利润将增加约20亿美元。

伯克希尔还持有100亿美元的西方石油优先股,每年股息收入达8亿美元,并拥有以50亿美元(每股59.62美元)购买另外8390万股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伯克希尔今年以来不断增持西方石油股份引发了市场猜测,认为巴菲特最终可能会买下整个西方石油公司。

澳大利亚央行启动数字货币研究项目

澳大利亚央行周二表示,将启动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

该行表示,正在与数字金融合作研究中心(DFCRC)合作,这是一个政府支持的行业组织。

该项目将寻求确定可以通过发布CBDC来支持的创新用例和业务模型,并更好地理解其一些技术、法律和监管方面的考虑。

该项目将涉及开发一个有限规模的CBDC试点,该试点将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运行。

澳大利亚央行表示,将邀请有兴趣的业界人士开发具体的用例,展示如何利用商业中心为家庭和企业提供创新和增值的支付结算服务。

外国投资者7月净买入逾5万亿日元日本债券,创历史纪录

今年7月,随着全球债市反弹以及对日本央行政策调整的预期减弱,外国投资者购买了创纪录数量的日本长期债券。

海外基金当月净买入了5.06万亿日元(约合374亿美元)的日本债券,其中大部分是政府债券,扭转了6月份净抛售4.1万亿日元的势头。日本央行上月坚持其低利率、0.25%的基准收益率上限以及前所未有的资产购买政策不变。

日本债券市场今年受到投机性攻击的冲击,交易员押注全球通胀加速将迫使日本央行调整政策。但现在,对通胀的担忧已经让位于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加息将抑制经济增长的担忧。

日本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份曾跌至0.175%的低位,而在6月份曾一度高于日本央行设定的0.25%的基准线。

瑞穗证券首席外汇策略师Masafumi Yamamoto说:“海外投资者在7月份购买日本国债是因为收益率停止了上升和下降,取消对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也可能是一个因素。对日本投资者重返国内市场的预期,也可能促使海外同行买入。”

研究探索

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

发展需要资本,资本的活力需要施展的舞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各种形态的资本,同其他生产要素一起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贡献,其积极作用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国有资本的发展质量,关系着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集体资本尤其是农村集体资本,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上意义重大;民营资本在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作用显著;外国资本为我国引入新技术、管理理念、激励方式提供了一种渠道;混合资本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物,有利于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发挥各自优势……它们为企业正常经营运转提供着保障,一并构成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有效激发资本活力是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不断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的实践创新中一步步探索解答。

稳预期,各类资本是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预期稳,则信心足。稳定预期,主要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理性判断我国经济未来走向,打消市场焦虑情绪,使人们对经济形势的主观认识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轨迹协调同步。

协调配套不足的政策、某些市场主体刻意释放的悲观信号等,都可能诱发预期不稳。此前,面对一些领域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监管部门及时出手。但由于部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一些政策出现不稳定、不连贯、不一致,导致部分市场主体预期不稳,对于资本如何被看待、该如何发展持观望态度。

提高政策协同配套性,使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之间平衡协调联动,以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这就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比如,在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上,“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兼顾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继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支持和鼓励我国资本和企业走向世界”,有助于为各类资本发展释放出更大空间。

  加强舆论引导,防范各种杂音、噪音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和经济行为。有针对性主动引导市场预期,是社会心理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媒体、各类市场机构珍惜话语权,对各项政策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防止企业对政策效果产生误判,防止市场机构出现“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预期,防止非专业非理性的价值取向误导预期。2018年,经济日报曾及时有力驳斥那种扰乱人心的“私营经济离场论”,再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舆论引导。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这是坚定不移的原则。当前,我国存在各种形态的资本,呈现出规模显著增加、主体更加多元、运行速度加快、国际资本大量进入等明显特征。

以银行业为例。一方面,扩大对内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随后,我国于2014年批筹了首批5家民营银行。截至目前,已开业的民营银行有19家,它们充分发挥来自民间、熟悉民企、贴近民众的天然特点,补充了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不足,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10年来,我国金融管理部门推出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2021年,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10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10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

兴利伴随除弊。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服从、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这是最稳定的预期。

促激励,坚持合法合规原则处理利益分配问题

稳预期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促激励,这与资本天生的逐利性密切相关。资本要追求投入的回报,即资本保值增值。资本概念的内在含义,就是需要有其发挥生产要素功能而伴随的“增值”。因此,它的运作必然会体现出追求扩张的特征,这是与生产力发展有关的动力源机制,势必要求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合法获得增值和发展。

对此,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科学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

当前,国有资本在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不断实现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的决定性进展中,实施更加多样、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的激励方式是一项重要成果。具体来看,我们完善了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推动了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还灵活开展了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支持探索超额利润分享机制、骨干员工跟投机制。

接下来,我们还将聚焦提高资本回报,构建国有资本高效运营体系。一是以科学化的考核引导提升资本回报,二是以市场化的机制促进提升资本回报,三是以精细化的预算管理推动提升资本回报。例如,完善激励约束,指导支持董事会加强对经理层的精准考核,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统筹运用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员工持股等激励政策,探索运用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项目跟投等激励方式,激发企业各类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效益效率和国有资本回报的不断提升。

对于民营资本,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只有产权得到科学界定和有效保护,各市场主体才能安心谋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随后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会议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保护产权。一系列部署,都明确和肯定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给依法经营的企业撑腰打气。放眼长远,我国还将努力健全产权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实施公平竞争政策,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各种市场壁垒,使各类资本机会平等、公平进入、有序竞争。

在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值和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分配中体现人民至上。

建法治,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正因具有天然的逐利性,资本在流动过程中“有空子就钻”,对此必须予以规范和引导。社会主义是法治经济,资本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为资本设置“红绿灯”,这是一个建法治、立规矩的过程。

第一,针对资本发展,要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形成框架完整、逻辑清晰、制度完备的规则体系。

目前,资本无序扩张的部分领域属于新兴经济业态,通常存在法律空白,即便已有相关法律,但创新行为的复杂性导致多头监管,多头监管的结果往往又是各部门相互掣肘、甚至“都不管”。为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要尽快完善,已有法律法规的要严格执法监管。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导向,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例如,哪些领域可以准入、哪些领域不能准入、准入的领域要如何加强监管和风险预警,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之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决定》,新法已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释放出了“建法治”的强烈信号。新版的反垄断法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明确了反垄断法的执法主体,细化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的适用规则,补充了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市场主体精准设置了“红绿灯”。

作为“经济宪法”,反垄断法适用于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以及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境外垄断行为,没有行业偏好和所有制偏好。修订反垄断法,更不是为了一味禁止企业做大做强,而是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明确规则,划出底线,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第二,针对资本行为,要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落脚到实践,就是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依法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管理部门曾多次约谈蚂蚁集团,提出多项针对性要求,内容涵盖支付、个人信息保护、关联交易、公司治理及信贷、保险、理财等领域,并要求蚂蚁集团制定整改方案,不折不扣达到监管要求。前不久,有关部门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罚款80.26亿元。事实上,这再次面向市场强调了“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规范”的原则。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普惠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金融科技平台必须解决好高速扩张带来的“数据垄断”、破坏竞争、损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问题。

第三,针对资本运用,要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

如果没有主体因素的介入,那么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就无法自行识别并遵守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资本主体作为资本运用的主观因素,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将直接投射到资本的增值运动中。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诚信文化,教育引导资本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信用信义、重社会责任,为资本注入了价值理性,为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注入了优秀的文化基因,使得其在重大义利抉择中,能够守道德底线、重社会责任、走人间正道。这是更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抓好抓牢。

资本,不断凝聚力量,也在不断释放着力量。在“稳预期”“促激励”“建法治”上下功夫,激发市场信心,释放资本活力,才能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的:“注重激发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活力”“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 

社团工作

乘联会、中汽协:前7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额增长54.4%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总额达1757.4亿元,同比增长54.4%。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链的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填补了全球汽车市场供给不足的缺口,使我国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超强增长。

“新能源车是我国汽车当前出口的核心增长点,改变了依赖新兴市场的汽车出口被动局面。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仍有望释放增量,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也具备规模及成本优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汽车出口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他说。

中国汽车出口的高增长,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中国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产品竞争力强,增势迅猛;另一方面,作为长产业链行业,汽车产业由于缺芯、缺电池等问题造成全球减产,而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中国在保障全球供给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亮色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强劲。部分企业已成功进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

崔东树认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亮色,从需求端来看,是因为近几个月来,全球多国尤其是欧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拉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外需。

Marklines等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欧洲八国新能源汽车注册量约为88万辆。截至6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21%。与此同时,近几个月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增加,截至6月已升至7.6%。

崔东树进一步分析称,之所以多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在政策端仍在不断加码,使汽车行业不断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油价不断上涨,推升消费者使用燃油车的成本,令使用新能源汽车更为划算。

6月,欧洲议会支持欧盟委员会于去年7月14日提出的立法建议,决定到2035年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

市场研究机构Global Petrol Price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法国、德国柴油价格一度涨至2.13、2.06欧元/升的高位。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显示,此前全美平均汽油价格一度冲破每加仑5美元(1加仑约为3.7升)的高位。

崔东树还称,从供给端来看,目前全球仍面临缺芯潮,导致欧美、日本等地汽车产能缩减,而中国车企在芯片保供方面做得就较好,填补了全球汽车、新能源汽车供给不足的缺口,因此获得了巨大增量。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223万辆。其中,大部分减产来自欧洲等地区,中国累计减产规模不算太大。

不过,在海通证券科技行业资深分析师李轩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较快的一个原因在于,基数相对较低。“因此当有一定出口增幅时,其增速就表现得较为明显。”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出口汽车都卖到哪里去了?

乘联会称,受新能源汽车出口拉动,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地区是欧洲地区,增量在经济发达地区。2022年1~6月,我国对比利时、英国汽车出口约为7.8万辆和4.5万辆。

李轩认为,这体现了我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优势。在汽车向电气化转型的过程中,汽车的电子消费品属性越来越强,而我国新能源车企在动力性能,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具有一定技术及产品优势。

在此背景下,诸多新能源车企进一步加速进军欧洲的步伐。继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后,近日比亚迪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将于第四季度交付。

乘联会的数据还显示,除欧洲以外,今年上半年,我国对智利、墨西哥、秘鲁等南美国家汽车出口量较多,分别出口11.2万辆、9.4万辆及3.9万辆。

在崔东树看来,上述现象的原因也在于北美、南美汽车工厂受芯片短缺影响,产量降幅较为严重。截至6月12日,今年南美地区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9.8万辆。

展望后市,中国汽车出口速度有望继续提升?在崔东树看来,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仍然是乘用车的增长空间,而在全球多国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背景下,这一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拥有较为完整的规模,规模效应又将带来成本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进一步加速。

李轩则认为,未来中国汽车出口将呈现高端车和中低端车出口并行的两条主线。在高端车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抢滩欧洲、北美市场。在中低端车方面,中国车企可能将深耕亚洲、南美等新兴市场,以性价比为优势,借助中国汽车全产业链模式,进一步提升在当地的市场份额。“未来我国汽车、新能源汽车出口将是全面开花的。”他说。

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整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达到201.5万辆,世界排名第三。排名第一的日本销量为382万辆,第二则是德国23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比较完整,在此基础上能够满足全球各地整车产品的需求,进入全球供应系统。近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一直在“向外走”,自主品牌也日益强大,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有一定的帮助。中国需要有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做好全球化布局,比如在海外建厂,持续输出产能和技术。同时,提升车企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市场认可中国的产品、技术和品牌。

 

 

 

转载:中企联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