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经动态    2022年8月8日 第144期

2022年8月8日 第144期

 

 

国内财经

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041亿美元 较6月末上升1.07%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

7月外汇储备规模回升,受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综合作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及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从汇率因素看,在通胀预期抬升、美联储加息等因素推动下,7月份,美元汇率指数上涨1.2%至105.9,维持高位;非美货币中,7月份,欧元下跌2.5%,英镑下跌0.1%,日元上涨1.8%。“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小幅折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

从资产价格因素看,7月份,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全球股票市场则呈低位反弹。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表示,7月份,以美债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债券价格普遍上升,对外汇储备余额增加形成较大贡献。

其中,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2.5%;标普500股票指数上涨9.1%,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7.3%,日经225指数上涨5.3%。“股债两方面资产价格变化推动外储规模上升,且上升幅度超过汇率折算带来的下降影响。”温彬说。

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均衡。温彬表示,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据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

未来,随着各项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有坚实支撑。王春英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中国外贸前7个月增长10.4%!

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路透社7日以“尽管全球需求疲软,但中国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为题报道中国今年前7个月外贸取得的成绩,认为中国经济正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下滑中复苏。

报道称,按美元计,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长18%,实现“出人意料地加速”,为经济提供令人鼓舞的提振。中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前7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外贸总值的15%;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3万亿元,增长8.9%;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2.93万亿元,增长11.8%,其中,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57万亿元,扩大21.7%;韩国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总值为1.39万亿元,增长8.9%。

在地区多边贸易领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带来的红利开始显现。从今年1月1日RCEP生效以来,我国前7个月与RCEP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5%。这一成绩与RCEP带来的关税优惠、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措施密不可分。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7月,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

同期,“一带一路”带来的溢出效应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7.55万亿元,增长19.8%。

路透社称,尽管中国官方发布的制造业指数显示上个月有萎缩,但有迹象表明,由疫情封锁造成的运输和供应链中断正在缓解。路透社认为,这一时机正好赶上海外客户为年底需求高峰做准备的时间。在出口方面,在经历了不稳定的第二季度之后,大多数分析师预计中国的进口势头将在下半年温和回升。

彭博社7日评论称,中国出口增长超过预期,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7月份出口增长18%的数据,超过彭博社此前对经济学家调查得出的14.1%的增长中值预测。

保银投资总裁张智威对彭博社表示,中国7月的出口增长再次出人意料地上升,强劲的出口增长帮助中国经济度过艰难的一年。此外,出口增长还将有助于提振全球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信心,进而有助于遏制资本外流。

财政部调研结果显示,组合式税费政策成效显著

规模性减税降费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性举措,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惠企利民政策。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成效如何?近期,财政部对江苏、湖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工作开展情况和政策成效开展调研。调研结果及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成效显著,在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居民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政策有力有效实施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切实加快退税进度,大幅提前中型和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实施时间,确保退税上半年大头落地。截至7月20日,已有20005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

为推进留抵退税政策的高效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落实留抵退税政策三部门会商机制,加强沟通协调。4月以来,三部门联合召开7次专题会议,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企业留抵退税申报、审核、拨付及时到位。

各地建立了减税降费工作组,搭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上下联动。江苏、广东等多地通过“省财政厅—市财政局—联系点企业”模式,建立企业定点联系机制,跟踪调研企业享受政策情况;四川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强统筹协调,对市县开展专题部署;重庆创新推出“点即退”等智慧办税服务功能,做到申请即办、高效退税。

为确保退税及时退付、“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足额保障,中央财政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持,加大库款调度,并将专项资金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截至目前,财政部已下达3批支持地方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补助1.2万亿元。同时,加大过“紧日子”力度,并压实地方责任,加快执行进度。

为更好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对国家授权地方的事项包括“六税两费”优惠政策、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及对困难纳税人出台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等,地方财政部门积极按照顶格贯彻执行。例如,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对小微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按照50%顶格减征;陕西对旅游、住宿、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免征水利建设基金;江苏免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6个行业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全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既重视政策宣传,也严防严控骗税风险

云南编制2022年减税降费政策电子书,湖北持续更新税收优惠政策指南,深圳专门为税费措施开通直线电话……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多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解读政策难点、回应社会热点。各地将退税减税降费工作落实情况纳入省级政府年度暗访督查范围,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落实政策打折走样等行为零容忍、严追责。

为防止退税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严密防范退税风险,严厉打击骗税行为,严肃财经纪律。财政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财政部各地监管局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执行情况监控力度,确保退税又稳又准,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

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风险防控嵌入退税减税办理全流程,坚决防范并严肃查处企业“骗退税”等扰乱财经秩序的行为。例如,四川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动态监管机制,把防控风险贯穿退税工作全过程;深圳重点研究落实留抵退税落实细节,包括校验银行账号有效性、严查退税后快速注销企业等。

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调研中,不少地区和企业表示,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扩大有效投资、拉动最终消费、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大规模留抵退税通过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直接为企业提供现金流,促进其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重点惠及小微企业,微观主体活力显著增强。

“受疫情冲击,企业一度面临经营停摆,工人流失严重。4月初我们收到了9万余元的退税款,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关怀。”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说。

“今年的留抵退税政策将小微企业作为重点和优先安排对象,再加上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增强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底气,有利于帮助他们渡难关、复元气。”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说。

——制造业企业获益明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显示,深圳上半年办理留抵退税的六大重点行业中,制造业受惠最大,超过200亿元。

“实施留抵退税、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所得税税前扣除力度等,有利于支持制造业纾困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设备更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说。

——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行业,助力企业恢复发展。

调研企业普遍反映,及时足额享受到留抵退税、“六税两费”减免、税费缓缴等优惠,切实增强了其发展信心。浙江问卷调查显示,通过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77.3%的企业增强了发展预期,96.1%的企业提振了发展信心。

财政部表示,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释放政策红利,全力以赴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截至2021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2%。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21亿。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不断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但在政策支持、服务能力、人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如何破解医养结合中的难点堵点?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意见》要求,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一是积极提供居家医疗服务。例如,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失能(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医疗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居家医疗服务。二是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例如,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机构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认为,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需求的增多。医养结合跨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养”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融合。《意见》是对我国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加明确了发展方向、定位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为我国医养结合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认为,《意见》是在总结近些年我国快速推进的医养结合试点经验基础上,针对凸显的矛盾和未来发展趋势,以问题为导向作出的系统解答,为推动医养结合迈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竹认为,《意见》立足于我国实际,将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符合我国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有机结合,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家庭社区医养整体性服务建设,一方面,能够使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环境中与家人、邻里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把医疗保障纳入家庭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可以使老年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推动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意见》指出,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一是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例如,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将上门医疗服务向养老机构拓展,为符合条件的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服务。二是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例如,支持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合作,为养老机构提供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上门巡诊等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老年学研究所教授黄石松认为,实现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面努力,既要扩大社会力量办医,充分调动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其机制灵活的优势,扩大医养结合服务的增量资源供给;也要给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松绑,充分调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盘活医养结合存量资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研究员郝晓宁提出,家庭医生是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家庭病床、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意见》提出,在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稳步提高失能(失智)、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各地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基于老年人差异化健康需求,设计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进一步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提升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可及性和获得感。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医疗支持,满足入住机构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根据入住老年人总体情况及健康状况,可提供家庭病床、上门巡诊、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引才育才

《意见》指出,完善价格政策,加大保险支持,盘活土地资源,落实财税优惠。例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等人群提供上门医疗服务,采取“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的方式收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可用于建设医养结合项目;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养结合服务。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认为,《意见》突出了系统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3个亮点,完善医养结合多维度支持体系,加强医养结合服务连续性,确保医养结合服务可持续性。《意见》进一步扩大了医养结合体系所包含的服务对象、服务供应主体与供应场域,为我国构建连续性“医—养—护”服务框架奠定了基础,以满足老年群体不断变化的医疗与长期照护需求。从本质上讲,老年群体的健康状况在照护缺口期内较为脆弱,“医—养—护”连续性服务体系填补了老年群体医疗与长期照护之间的缺口。

《意见》提出,多渠道引才育才,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引导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例如,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将老年医学、护理、康复、全科等医学人才以及养老护理员、养老院院长、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纳入相关培训项目;根据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情况,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郝晓宁认为,《意见》在强化家庭医生等医养结合人才队伍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措施,以创造更好的支持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如明确提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予倾斜。各地应结合工作实际,鼓励积极挖掘退休医务人员、二级三级医院医师等各类医务人员,充实家庭医生队伍,并通过对家庭医生进行老年医学科专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加强家庭医生能力建设。

深交所召开座谈会 用好用活信用保护工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交易所市场信用保护工具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于近日举行。该座谈会由证监会统筹指导,深圳证券交易所牵头召开,来自证监会、深沪交易所、中国结算、中证金融及26家券商机构的近90位代表通过视频连线参会。

会议就用好用活新政策、积极参与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大力推进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等议题交流探讨,形成落实方案。

与会代表表示,组合型信用保护工具作为信用保护工具产品序列中的重要一类,其常态化的双边报价安排、标准化的合约要素为投资人及创设机构提供了更公允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更高的交易达成效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信用保护工具的流动性。同时,受信用保护债券回购入库标准的放宽既为证券公司等机构创设信用保护工具提供了更多政策工具及激励措施,也便利投资人参与质押式回购和开展流动性管理,有望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信用保护工具服务民营经济的整体效能。

2022年至今,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交易所市场持续开展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创新,构建信用保护工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如在大力落实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方面,目前交易所市场已落地9单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并做好后续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的创设安排。

在研究推出交易所市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方面,深交所于7月29日发布“深交所主要发行人CDX组合”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发行人CDX组合”,目前正积极组织市场做好首批试点落地工作。

除此之外,交易所配合中国结算放宽受信用保护债券入库标准,引导市场机构用好支持政策,通过质押式回购业务与信用保护工具产品的优势互补,有效提升民企债券、科技创新债券的市场吸引力。

证监会债券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证监会高度重视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持续完善,积极鼓励市场各方发挥信用保护工具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性作用,并将适当对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企提供增信支持的证券公司等机构进行表彰,以进一步激励市场、凝聚合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下一步,深沪交易所将在证监会统筹领导下继续坚持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三部委通知精神,鼓励并培育市场机构用好用活政策,发挥合力推动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长效开展,同时基于市场诉求进一步探索研究信用保护工具业务创新,持续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助力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核增煤炭产能1.8亿吨/年

记者从国家矿山安监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监局审核同意147处先进产能煤矿、增加产能1.8亿吨/年,自去年9月以来共核增煤炭产能4.9亿吨/年。

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全基础司副司长王万生介绍,今年以来,国家矿山安监局从优化煤矿产能核增政策、科学有序释放先进产能、加强煤矿复工复产指导服务、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促进稳定保供、坚持煤炭安全保供“每周一报”、开展煤矿采掘接续紧张专项监察等6个方面,推进煤炭安全保供工作。

王万生表示,下一步,国家矿山安监局将严格标准审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支持因用地用草、矿权、环保等手续不全无法投产达产的煤矿尽快依法依规投产达产;继续强化煤矿复工复产服务指导,推动煤矿安全复工复产;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紧盯采掘接续紧张煤矿措施落实,坚决防范煤矿重特大事故。

企业动态

百济神州产品收入翻倍上半年亏超66亿

三地上市的国产创新药公司百济神州上半年业绩出炉。

近日,百济神州公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收入42.10亿元,同比下降1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6亿元,亏损扩大41.7亿元。

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已累计亏损约400亿元。

这与持续高昂的研发投入不无关系。据choice数据,过去5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共317亿元,超营收2倍。

不过,随着持续投入研发新药,2022年上半年,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销售增长,百济神州实现产品收入36.76亿元,同比提升132.2%。

五年半累计亏损400亿

备受资本青睐的百济神州,仍难突破业绩持续亏损的现状。

公开资料显示,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于2016年首次上市,其主营研究、开发、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企龙头企业之一。

自上市以来,百济神州经营业绩一直不稳,且一直未实现盈利,亏损还呈现扩大趋势。

数据显示,2017—2020年,百济神州分别实现营收16.11亿元、13.1亿元、29.54亿元、21.20亿元,总体保持增长;而净亏损却持续扩大,亏损额由9.8亿元升至113.8亿元。

2021年,受自研产品销量增加的影响,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加257.94%;实现净亏损97.5亿元,同比减少16.4亿元。

但好景不长,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收入42.10亿元,同比下滑13.9%;净亏损6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93亿元,亏损扩大41.7亿元。

对于此,百济神州表示,主要由于上半年合作收入下降27.74亿元,以及美元升值导致汇兑损失7.71亿元所致。

数据显示,2017至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已累计亏损约400亿元。

百济神州的持续亏损与“烧钱”研发不无关系。

自成立以来,百济神州一直专注于肿瘤等创新药研发。目前,百济神州共有百悦泽、百泽安、百汇泽三款自主研发药物实现商业化,还有安加维等8款药物正在或计划进行商业化。

然而,创新药的研发是众所周知的“烧钱”赛道,百济神州更是如此。

据choice数据,2017—2021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分别为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共计316.83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3.3%。

当前,百济神州研发投入仍在扩大,据公告,百济神州正在大力推进其他自主研发管线产品的全球临床布局和进展;位于美国的全新商业化阶段生产基地和临床研发中心已开工建设;苏州和广州的生物药生产基地也准备扩建。

面对如此高额的研发费用,百济神州曾遭受质疑,2019年,香港投资咨询公司研究曾表示,百济神州研发人员开支畸高,要么是极度浪费,要么就是虚报开支。

记者注意到,同样研制抗癌药的行业龙头恒瑞医药,2017—2021年,研发费用共计192.57亿元,与百济神州也存在一定差距。

今年一季度,百济神州研发费用25.17亿元,超出营收近三成。

A股股价长期破发最高跌58.48%

持续投入研发新药,百济神州的自研产品商业化也更进一步。

据公告,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实现产品收入36.76亿元,同比上升132.2%。

百济神州表示,产品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产品百悦泽和百泽安的销售增长。

分产品看,2022年上半年,百悦泽全球销售额总计15.14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美国销售额为10.15亿元;中国销售额为4.55亿元。百泽安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12.51亿元,同比增长56.4%。

此外,上半年,安进公司授权产品销售额为3.84亿元;百时美施贵宝授权产品的销售额为3.27亿元。

在优化产品的同时,百济神州还选择向海外市场发力,谋求业绩突围。

据2021年报,百济神州实现境内营收33.36亿元,同比增长67.27%;境外营收42.53亿元,同比暴涨3282.5%。

此前,百济神州也曾在线上说明会上强调要聚焦全球市场发展。公司高管吴晓滨也表示,已在全球建立了一支商业化团队,在未来几年,公司整体海外收入会超过在中国的收入。

不过,作为行业的后来者,面对海外市场的一片红海,百济神州的压力不小。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资金需求,百济神州谋求多地上市。当前,已于2016年、2018年、2021年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三地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实现“A+H+N”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记者发现,前两次上市百济神州收获颇丰。2016年美股上市,百济神州股价累计上涨近9倍。2018年8月,百济神州上市港交所,股价最高也曾上涨1.6倍。

而2021年12月15日登陆A股,百济神州却表现平平。百济神州A股发行价格为192.6元/股,上市首日即破发,最低曾跌停至79.96元/股,跌幅达58.48%。截至8月5日收盘,百济神州A股价报112.05元/股,仍处破发状态。

苹果开始录制 iPhone 14系列发布会,将于9月举行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已经“开始录制”9月的虚拟发布会,届时有望发布新款iPhone 14、Apple Watch Series 8和新的“耐用版”Apple Watch。文章表示,此次发布会将于9月初举行,目前已经在制作过程中,这表明苹果今年仍将预先录制虚拟发布会。 9 月的发布会将专注于新的 iPhone 和 Apple Watch,而 10 月的第二场发布会将专注于 Mac 和 iPad。

绿地控股获股东30亿元资金支持

近日,绿地控股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向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地产”)、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城投”)分别借款15亿元,借款期限为两年,借款年利率为6%。借款将以委托贷款方式发放,并由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鉴于上海地产、上海城投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绿地控股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围绕“聚焦、转型、再造、强体”的主线,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上海地产、上海城投均为上海市国有独资的大型企业集团,本次交易是国有股东支持公司发展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公司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保交付、稳民生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促进转型升级,保障公司长期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绿地控股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7.36亿元,同比下降27.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02亿元,同比下降48.97%。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围绕销售去化、生产交付等核心工作,连续推进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包括统筹推进住宅散售及大宗资产去化,上半年累计完成销售金额681亿元,回款777亿元;把交付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倾斜资源予以保障,上半年完成交付面积934万平方米,结转收入为755亿元,基本完成计划目标,一批重大项目也如期完成建设节点。

南京高科:净利润连续19年增长 股权投资收益超百亿

自1992年扬帆起航,南京高科已经走过三十载春秋。

30年来,南京高科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集中资源发展市政、房地产及股权投资三大主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高科特色的发展之路。从一家成立时仅有9600万元资本金、业务单一的园区配套开发企业,成长为总资产339亿元、净资产157亿元,业绩持续增长的知名上市公司。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高科人均创利538万元,在江苏6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居榜首,在A股4800余家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六。在公司成立30周年暨上市25周年之际,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南京高科,与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益民面对面交流,探寻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

净利润连续19年增长

1992年,在扬子江畔的新港开发区,南京高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承担起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早期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职责。1997年,在黄浦江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南京高科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开始利用品牌及资金优势投建各项基础设施并进行股权投资。

随着新港片区开发建设工作的基本完成,南京高科逐步确立了“城市运营商和价值创造者”的战略定位,集中资源发展房地产、市政及股权投资三大主业,开启了真正的市场化发展进程,进入全面成长的“二次创业”时代。“每家子公司都要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完成什么目标,就给予什么待遇”,徐益民表示,“坚持绩效导向、优胜劣汰,这样就形成了每个板块都能够赚钱的良好态势。”

“我们在股权投资上已经有20多年经验”,徐益民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南京高科在上市之初主要依靠管理团队进行投资决策,“发展速度不算快,但是比较稳健。”从1999年到2002年,南京高科先后参股中信证券、栖霞建设、南京银行等公司,这些参股公司后来陆续上市,为南京高科股权投资业务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基础。

2015年,公司投资近7亿元分别设立高科新浚及新浚一期基金,建立起涵盖“南京高科、高科新创、高科科贷、高科新浚”四大专业股权投资平台。高科新浚的核心成员来自国内外一流投资、投行机构、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知名企业以及科研体系的专家学者,具有横跨产业、科研和资本市场的丰富背景。徐益民向记者强调,“公司高管没有任何股份在里面,我们也要思想解放,坚持用市场化的原则去组建投资队伍。”

2020年,南京高科净利润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2021年,南京高科净利润达到23.52亿元的历史新高——公司净利润指标连续19年持续增长,其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高科人均创利538万元,在江苏6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居榜首,在A股4800余家上市公司中位居第六位。从一家成立时仅有9600万元资本金、业务单一的园区配套开发企业,成长为总资产339亿元、净资产157亿元,业绩持续增长的知名上市公司,南京高科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发展。

股权投资收益超百亿

在股权投资领域耕耘20余年,南京高科持续迎来“丰收季”。

2021年,南京高科投资的百普赛斯、华兰股份、金埔园林、诺唯赞等成功上市,实现投资收益23.7亿元,同比增长61.9%。今年3月2日,南京高科参股投资的赛特斯成功过会,公司8年长情陪伴结出硕果。

成立于2008年的赛特斯,是国内领先的软件定义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年3月,南京高科旗下投资平台——高科新创、高科科贷投资了赛特斯。“当时赛特斯在三网融合领域崭露头角,我们的团队发现这家公司以后,通过调研决策首期投资了9100万元”,徐益民介绍,接下来在赛特斯有股东退出、需要资金支持的关键时刻,南京高科都选择“加码”支持,累计投资金额达到2亿元,合计持有赛特斯股份达到3603.2万股,占其发行前总股本的7.82%——这笔投资有望为南京高科带来较好的收益。

“我们的科创投资聚焦医疗健康、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很多项目都陪伴企业成长多年并持续加码,财务盈利是我们投资的结果,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徐益民表示,南京高科以成长期、中后期的投资为主,实施高成长型价值投资,“依托公司整体的资源禀赋和金融生态,我们能够为被投企业的发展提供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和商业赋能。”

“不过我们很少参与天使轮或者VC风险投资,我们一般会选择前景相对能看清楚的企业,即便两三年内不能上市,但产品和模式已经得到市场验证,能看到利润、税收的企业,即使这家公司不能很快上市,企业价值也是有一定保障的。”在徐益民看来,作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风险控制也非常重要,这样的投资也许估值会相对高一点,但是风险会小很多。

就在去年,公司适时处置所持有的厦门钨业、艾力斯等金融资产,及时兑现了部分投资收益。“这两年,我们的股权投资业务每年贡献的利润都超过20亿元,占到公司整体净利润的绝大部分。”徐益民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公司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战略投资与科创投资并举,有序进退、滚动发展。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南京高科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超180亿元;其中南京银行、栖霞建设、中信证券、南京、硕世生物、百普赛斯等13家公司已上市,实现增值超100亿元,每年现金分红近6亿元,累计实现投资收益超110亿元。

94.3296万千瓦时,方大特钢自发电量再创历史新

日前,方大特钢多措并举努力提高自发电量,以降低用电高峰时段的企业用电负荷,确保居民生活等重要用户电力供应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减少企业用电成本。

方大特钢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公司自发电量达7939.2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04.17万千瓦时,自发电率同比增长4.87%。其中,7月10日中班,公司自发电量创出94.2288万千瓦时的历史最好水平;7月12日早班,自发电量达到94.3296万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

方大特钢介绍,公司能源动力系统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能源管理办法,优化煤气、燃气、蒸汽等能源使用,减少非计划的能源放散,全力保障企业发电需求;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有针对性地破除制约、影响发电的各类瓶颈,实施130平方米烧结机蒸汽接入改造,并在轧钢厂加热炉低压蒸汽系统新增一套蒸汽直接膨胀螺杆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在充分利用蒸汽发电的同时消除蒸汽放散;公司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和工艺标准,努力创造有利的发电条件,全面协调、平衡好煤气、蒸汽使用,提高富余煤气、蒸汽的利用率,有效提升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在设备管理上,落实设备三级点检管理责任,提高巡检质量,及时发现、消除设备可能存在的缺陷隐患,确保自发电工作安全高效。

同时,方大特钢对生产负荷用电性质、辅助设备及附属设施的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避峰、限电、最低限度生产、保安全四个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用电负荷控制措施,精细优化企业各工序生产安排,对运行设备制定错峰用电具体操作要求,加强可阶段性停、开设备计划性管理。

对于江西省能源局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可中断负荷管理工作的通知》,方大特钢认真对待,既做到错峰用电,又确保企业生产稳定。“正常情况下各单位可阶段性停、开设备原则上每日用电高峰段安排停机。对电机烘干设备原则上不安排在用电高峰段开启,对于部分不重要设备的计划性检修原则上必须安排在用电高峰段进行。循环水池在满足液位要求的前提下,保持总开泵时间不变但用电峰段少开、用电谷段多开,达到减少电耗节约电费的目的。”方大特钢动力厂相关负责人举例说。

此外,方大特钢还加大节约用电的宣传力度,开展节能知识教育和技术交流,积极采取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节能;积极开展峰谷电量核算工作,对峰谷用电数据进行日核算、周分析、月总结,从而合理进行避峰填谷。7月份,方大特钢通过推进错峰用电,累计峰段用电低于谷段用电58.39万千瓦时,降低用电成本约48万元。

海外经济

美汽车业称参议院新通过的法案将危及2030年电动汽车目标

一个代表通用、丰田、大众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组织警告称,美国参议院周日通过的一项4300亿美元的法案将使美国在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普及的目标面临危险。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上周五晚些时候警告称,根据该法案,大多数电动汽车车型将没有资格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该联盟曾游说改变电池组件和关键矿物的采购要求,但未能成功。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泽拉(John Bozzella)表示:“不幸的是,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要求将使大多数汽车立即失去享受奖励的资格。”

这一变化“也将危及我们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40% -50%的共同目标。”

英国7月份房价环比下跌0.1%,一年来首次下跌

英国7月房价出现一年来首次下跌,原因是利率上升和通胀飙升最终造成了损害,预计未来几个月房价将进一步放缓。

英国最大抵押贷款机构Halifax周五表示,7月份房价环比下跌0.1%,是自2021年6月以来的首次下跌,住房平均价格为293221英镑。

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仍高出11.8%,但增长速度正在放缓,预计这将标志着在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实质性失去动力。

英国各个收入阶层的家庭现在都面临着严峻的生活成本紧缩,通胀率今年秋季可能达到13%以上,而急剧上升的借贷成本更是雪上加霜。

英国央行周四加息50个基点,为27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并警告称经济衰退迫在眉睫,这进一步打击了房主。

房地产门户网站Rightmove估计,加息50个基点将使首次购房者的月供达到收入的40%,这是2012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水平。

德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0.4%

德国联邦统计局(Destatis)周五表示,6月份经日历调整的工业产出(包括制造业、能源和建筑业)环比增长0.4%,尽管面临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链问题。

这一增幅略高于市场预期。5月份工业产出萎缩幅度被从此前报告的0.2%修正为0.1%。

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0.7%,建筑业产出下降0.8%,而能源产出停滞不前。

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按年率计算,6月份工业产出下降了0.5%。

在工业产出数据公布之前,德国周四公布了制造业订单数据,经调整后,6月份制造业订单环比下降0.4%。

澳大利亚铜金矿商Oz Minerals拒绝必和必拓收购提议

澳大利亚铜金矿商Oz Minerals周一表示,已拒绝了必和必拓集团提出的一项非约束性收购提议,因该提议严重低估了公司的价值。

总部位于阿德莱德的Oz Minerals表示,在8月5日收到了这家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主动提出的有条件收购要约,后者计划以每股25澳元(合17.30美元)的价格收购其股票。Oz Minerals股价上周五收于18.92澳元。

该公司表示,必和必拓目前已持有其不到5%的股份。

必和必拓CEO迈克·亨利(Mike Henry)表示,他“对OZL董事会表示不愿意考虑我们有吸引力的报价,也不愿向我们提供与我们的报价相关的尽职调查的机会感到失望。”

研究探索

提标扩面、均衡发展 完善县域治理之道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县城建设则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2021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意见》的出台,专家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到了下半场。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以及协调城乡关系将成为工作重点。

那么,应如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建设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此问题,新京智库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发展均衡,人口才能均衡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初步核算,在已公布数据的2700余个县区中,2010至2020年常住人口减少的县和县级市有近1200个,人口流失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意见》中首提“人口流失县城”的概念,强调要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人口流失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一个现象。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晓斌告诉新京智库,如果区域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分布更均衡,人口流动也会更均衡地分布,“这需要国家政策来引导”,何晓斌说。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地区人口流失可能相对严重一些,这些地区往往也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区域。就此,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有3亿农民工,只需要其中5%能够返乡创业就足够我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了。这些人如果从事农产品(5.830, 0.02, 0.34%)的加工、运输、存储等等相关服务业,将为我国以小农户为主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很大的助力。

对于已返乡创业的人群,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琦表示,可通过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加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或以孵化器的形式为创业人员提供一定比例的初创资金。对创业失败的人员,应当通过保险的手段降低其损失。对于创业企业应实行一定的税费优惠政策,对于依托县域优势产业创业的人员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此外,应为创业农民工提供优质的软硬件条件和营商环境,鼓励创业企业相互协作,并经常对典型创业企业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创业企业的生存状况及其需求并及时给予帮扶。

匹配区域特点 规划发展路径

《意见》发布以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例如,对于大城市周边县城而言,要主动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强化快速交通连接,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特别是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疏解转移。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要立足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等等。

这些不同的县城在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等存在很大差异。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仇叶认为,不应以问题化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因为“这种不平衡性恰恰为中国建立多层级、梯度化的弹性城镇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仇叶将我国县城分为处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区的“城市型”县域和以小农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底色,工业发展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相对较弱的“乡村型”两类。他认为,“城市型”县域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找准发展定位,突出优势,避免低质量盲目竞争。第二,积极主动融入所在的城市群与都市圈,承接核心城区转移的人口、产业、功能,积极抓住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机遇,并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第三,提升县域的人口吸纳能力,包括快速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县域的人口包容能力与开放度,同时也要降低县域城镇化的成本,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尤其是吸纳无法承担大城市生活成本、市场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以应对中心城市人口吸纳乏力的问题。

对于“农业型”县域的发展,仇叶认为,第一,要顺应人口流动的趋势,避免因过度建设、盲目建设大量浪费国家公共资源。第二,将民生需求满足与公共服务供给作为“农村型”县域发展的核心内容,形成县域统筹、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有机公共服务体系。第三,提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能力,实现与全国大市场的对接。将相对分散在农村的经济要素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并与大中城市形成畅通循环,这是县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县域发展必须坚持差异化定位、分类施策。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德福表示,目前除具备区位和资源优势、已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县城外,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县城基本不具备复制“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基础。因此,要严防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名,脱离实际、违背规律搞大规模工业园建设,盲目招商引资,浪费土地资源和政府财政资源,防止县城建设“大城市化”,而是要真正形成适应自身需要,匹配治理能力的县城风貌。

招揽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和全方位服务

越是落后的县域,其发展越需要人才。然而,人才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往往是从相对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因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陈丽君认为,如何有效招才引智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陈丽君介绍,近年来,人才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发现,与“人才跟随产业流动”的传统观念不同,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往往是产业跟着人才走。尤其是对一些相对不太发达的地区而言,“引进一个人才,诞生一个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故事并不鲜见。要实现这样高质量的人才驱动发展,就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在陈丽君看来,所谓“刀刃”,一个是包括专项资金在内的引进人才的激励政策,一个是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项目政策。

除了机制和政策上发力以外,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人才也是很好的手段。张琦以“轴承之都”辽宁省瓦房店市举例称,该市近年来先后开展三批“一事一议”人才工作,围绕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住房保障等人才发展全周期全链条需求,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

此外,发展县域经济还可以在更广范围内实行人才挂职制度。何晓斌提出,将国家干部、企业骨干、高校学者等人才到县域地区帮扶发展的经历纳入其在本单位的考核升迁指标,通过这种挂职政策鼓励人才交换,可为县域发展带来更多资源和活力。

公共服务发展要提标扩面

《意见》中强调,要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实现医疗、教育、养老托育、文体设施、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提标扩面,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发展的衔接配合。

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县城来说,其发展规划建立在两个基本现实之上,其一是短期人口向县城集聚和长期人口向大城市流失的现实,其二是农村仍将是重要的人口承载地,发挥着现代化的社会稳定器功能。就此,王德福提出,县城建设应以保底为核心原则,将公共资源集中到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来,将县城建设成为县域社会的“大脑”与“心脏”,将乡镇建设为公共服务“节点”,为“城乡两栖”的农民家庭提供便利和低成本的公共服务条件,让留在农村和落脚县城的农民能够稳得住,过上体面生活,从而更加从容地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流动与城市化。

而对于具备发展为大城市卫星城条件的县城,王德福表示,这些县城应成为纾解“大城市病”、提高大城市重大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承载地。卫星县城(包括远城区)还要发挥好承接市民郊区化和农民城市化的双重任务,在实现更好的产城融合、构建职住平衡的宜居城市上进行重点创新。

县域治理数字化的三步走战略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质的新一代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涌现加速了数字政府建设,为减少社会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成本、实时了解群众诉求、实现县域公共服务高效化、推进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支持。

就进一步释放数字治理的效能,张琦提出,要积极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规模化部署和基站建设,确保覆盖所有县城,显著提高用户普及率,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补上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同时,深化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强化标准协同、系统对接,推进应急、市政、交通、卫健、社区等公共领域部门间数据整合共享。

根据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目前我国已出现的良好的县域治理数字化方案,其具有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的“三新”特征。其中,新思路指的是以县域为中心的数字化;新模式指的是以平台+N的模式全面整合区域工业、农业、文旅、政务、社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信息和数据;新技术主要包括云存储、政务应用现代化、区县视频汇聚和智能分析、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基于实时音视频的远程智慧诊疗等等。

然而,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也决定了不同地区政府应用数字技术的水平和程度将有所差异。王德福表示,就中西部地区的县域而言,如今大多仍是具有较强乡土性的乡村社会,这些地方社会治理的重点是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以村庄为单位,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避免对数字化技术过于依赖,治理工作还是要以将人动员和组织起来为核心,提高社会合作自治的水平。 

社团工作

两协会将对月饼过度包装进行消费监督

为进一步遏制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消息称,将在中秋节前联合对月饼过度包装情况进行消费监督,倡导月饼产品回归食品本身属性和简约适度包装的理念。

本次中消协和中焙糖协联合开展的消费监督工作,将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要求,并兼顾过渡期“双标并行”对月饼的过度包装情况进行监督,包括对混装套装礼盒的监督。

为扩大该项消费监督工作范围,中消协将发动分布于全国的中消协消费维权【进入黑猫投诉】志愿者队伍,依照相关国家标准,在节日期间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监督。志愿者在中秋节前对网上、实体店铺销售的月饼,采取有针对性的浏览比较和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发现、汇总可能存在的过度包装月饼和组合产品搭售行为。同时,中消协还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扫网”行动,进行覆盖性调查,及时收集线索、发现案例,并于调查结束后面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中消协负责人表示,食品是用来吃的,过度包装偏离了食品的本身属性,又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不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此次调查监督工作,旨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企业不再耗时费力把心思花在精心包装的“面子”上,应该在提升产品品质、花样和口味等“里子”上用心思、下功夫、求突破。

 

 

 

转载:中企联

公告通知